中国人对对联的喜爱,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逢年过节贴春联自不必说,就连街坊聊天、朋友聚会,但凡识字者,都爱凑几句对仗的话找找乐子 。
我认为对联这民俗没有门槛,比吟诗作词更接地气,也更有烟火气。
![]()
林大娘,就是这么个“对联迷”。她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现在每天雷打不动读半小时《对联话旧》,社区对联擂台赛没少拿奖,去年就凭着 “春风暖巷开新户,秋雨润窗结善邻” 拿了奖。
这不,中秋团圆,三个女儿女婿围坐一堂,空气中弥漫着饭菜香与团圆暖意。酒杯碰撞声、家常谈笑声交织成节日的交响,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菜尝五味,林大娘看着满桌人,心里的 “对联瘾” 又忍不住冒头了。她地目光落在桌上那碗热气腾腾的三鲜面上,忽然眼睛一亮。
只见她眼镜一推,夹起一筷子三鲜面的手停在半空:“今儿个兴致好,咱玩个对对联!”
三个女婿更是直了直身子,都知道岳母爱这口,谁也不想扫了兴。林大娘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念:“一碗二两三鲜面。”
这上联出得妙啊!简简单单七个字,用“一二三”三个数字串联起日常生活里最普通的美食,既亲切又考验应对者的机智。
大女婿是做建材生意的,平时见人多、应酬多,性子最是爽朗。听了上联没怎么琢磨,端起面前的白酒杯一扬手就站了起来,声音洪亮:“我对‘三人四瓶五粮液’!”
![]()
这话一出,众人随即哄堂大笑。林大娘也乐了分析:“‘三人’对‘一碗’,是说咱们仨女婿;‘四瓶’对‘二两’,正好是桌上刚开的酒;连‘五粮液’的酒气,都和‘三鲜面’的香气能对上,既工整又贴场景,你这是把酒桌当戏台了,够豪迈!”
大女婿嘿嘿一笑,仰头喝了口酒:那可不,尽显其社交场上的练达与豪迈。
二女婿掌管家中日常开销,素来精打细算。他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说:“大姐夫对得豪气,酒量也好,我比不了,那就来个实在的——四块五毛六分钱。”
这下联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林大娘点评道:“你这下联,倒是把你的本色对得淋漓尽致。‘四块五毛六分钱’,数字连贯,贴近日常生活,虽然听起来俗,却俗得巧妙、俗得真实。”
二女婿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不,昨天刚买了菜,记得清楚着呢。”
家人报以会心的轻笑,这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对句,何尝不是另一种智慧?
![]()
轮到三女婿周明远了。他在中学当历史老师,平时话不多,偏爱捧着紫砂壶慢喝。见大家笑作一团,他端起茶杯抿了口,才慢悠悠开口:“妈,我这对——三餐四季五味茶。”
林大娘眼指着三女婿直夸:“还是你有心!‘一碗二两三鲜面’是眼前的饭,你这对跳到了‘三餐四季’,从一碗面说到一辈子;‘三鲜面’是具体的味,‘五味茶’是生活的味——酸甜苦辣咸,都在茶里泡着,这才是过日子的真滋味!”
外孙女趴在妈妈肩头问:“什么是五味茶呀?”她妈妈摸摸孩子头:“就是茶里有生活的各种味道呀。”
三女婿微笑点头:“岳母懂我。生活不就是这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品尽酸甜苦辣咸后,方知清茶最宜人吗?”
林大娘笑眯了眼,逐一点评:“老大贴场景,老二显真实,老三有韵味,各有各的巧思。”
她接着说:“其实民间对联就是这样,不追求极致的工整,更看重‘生活化’和‘趣味性’。
你们看,刚才这三个下联,不正是我们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
那天的家宴,最后在一片笑声里结束。林大娘把三个女婿的下联都写在纸上,贴在了冰箱上,逢人来就指着说:“你看这对联怎么样?你能对上吗?”
屏幕前地你,能对上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