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今年五月份那场印巴边境的空中摩擦,简直像老邻居为块地皮吵翻天,结果牵扯出一堆军工秘闻。巴基斯坦空军用上了中国出口的霹雳-15E导弹,试图从远处敲印度战机,结果一枚没炸就栽进了旁遮普的田里,印度人捡了个现成。这事儿从五月初爆出来,到现在十月份还余波荡漾,印度媒体一口咬定,他们拆解残骸后把中国空军逼得缩手,采购量直线掉,转头抱PL-16大腿。听起来像间谍小说,可细扒扒,里面水分不小,但也透着大国博弈的酸爽味儿。
先得说说背景,那场叫“辛杜尔行动”的87小时冲突,巴方JF-17和J-10C战机挂着PL-15E上阵,声称干掉印度五架飞机,包括拉法叶那种法国货。 这导弹是2018年服役的中国精品,外贸版射程超200公里,速度能飙到5马赫,靠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推着走,导引头用氮化镓AESA阵列,抗干扰本事强,本该是空战杀手。 巴空军四月份还公开秀过JF-17带四枚的照片,信心满满。 可实战中,一枚导弹偏航落单,没自毁机制,完整掉在印度霍希亚尔普尔附近,距发射点才100公里。印度地面部队五月九日就回收了,专家直呼这是卡吉尔战争后最值钱的军事情报。
![]()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没闲着,立马拆解这宝贝。残骸保存好,推进系统、导引头和电子件基本齐全,他们用X射线扫描、电磁测试和模拟验证,挖出不少干货。 比如那AESA导引头,体积小功率大,能多目标跟踪,还带波形敏捷性,帮导弹在电子战里不迷路。双脉冲发动机是亮点,第一脉冲冲刺,第二脉冲续航,让它高空保持Mach 5以上,末端机动灵活。 推进剂高能量密度,结构简单,没进气道,研发门槛不高。印度人看在眼里,馋在心里,决定逆把这些技术,塞进自家Astra Mk2导弹里。
Astra系列是印度本土心血,从2003年首飞拖到现在,Mk1射程才80-110公里,电子对抗还行,但远不及PL-15E。 借着残骸,DRDO瞄准升级:射程拉到160公里,导引头换AESA架构,提升角度探测和抗干扰;发动机改双脉冲,速度和动能稳住;还加了家庭干扰机制,能反杀敌方电子源。 项目批下来,公私合作,Bharat Dynamics管一条线,L&T和Tata搞另一条,目标是苏-30MKI和Tejas全家桶上阵。 国防部点头,预计几年内见效,加速本土化,含量超80%,顺带瞄准出口,越南菲律宾那些东南亚哥们儿可能感兴趣。 这不光是技术活儿,还带点民族自豪,印度媒体天天吹,称PL-15E被自家“频谱”系统压得死死的,射程实际才150公里。
![]()
中国这边呢,低调得很。五月底,外交部发言人被问起,淡淡说出口版和自用版天差地别,PL-15E没自毁是巴方问题,印度学去也难复制核心。 军迷圈分析,PL-15自用版双脉冲更牛,氮化镓模块加密,算法优先级针对东方签名,印度Samyukta干扰器对E版管用,对国内版就悬。 采购减少?没影儿。相反,空军正常换装,PL-16是为歼-20和歼-35量身定做,体积小兼容好,射程不输,属于迭代升级。 今年珠海航展,歼-10C秀PL-15时,顺带提PL-16优化发动机燃料效率,螺蛳壳里做道场,挂载多一倍。 巴空军检讨挂架,擦油渍继续用,证明E版实战靠谱,只是那枚倒霉蛋暴露了设计小毛病。
这事儿闹大,国际上也凑热闹。法国达索、日本三菱眼热,求数据分享雷达签名和制导逻辑,美国五眼联盟低声下气要情报。 专家Vijainder Thakur说,这是印度盟友的技术宝藏,Vishnu Som补刀,情报捷径直通空军优势。 搁印度空军,苏-30MKI威胁库更新,Tejas加闪避profile,模拟器里导弹轨迹弯得溜。 可现实里,印度军工底子薄,Astra拖22年才勉强上,借PL-15也得几年磨合。 中国空军稳扎,歼-16留PL-17重火力,歼-20歼-35抱PL-16,采购节奏照旧。
![]()
想想这背后的弯弯绕,军备竞赛像无底洞,技术偷师是常态,可真用上战场,拼的还是人机默契和后勤咬合力。印度捡残骸那叫一个机灵,DRDO工程师熬夜拆,数据敲键盘,换来Astra小步快跑;中国设计师迭代PL-16,优化舱位,空军飞行员练超视距,日子照过。印媒那标题,搁茶馆里说说解闷,专业圈一笑置之。希望这南亚天空,早点清静点,别总让导弹残骸当主角,技术为和平添砖,才是真本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