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闹得挺大的事儿,美国媒体那边放出了中国歼-36战机的正面照片,还说这玩意儿的设计跟俄罗斯的苏-34有点像,但压根儿就不够六代机的格儿。这消息一出,军迷圈子炸锅了,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空军这步棋到底走得咋样。话说回来,歼-36这名字其实是外界给的代号,中国官方还没正式公布过,但从各种渠道的照片和情报看,这架飞机确实在成都那边搞得热火朝天。
美媒的报道主要是基于一张从社交平台流出来的高清正面照,照片里飞机机头宽宽的,座舱是并列双座的布局,看起来像是要两个人一块儿操作,机鼻下面还有个大大的传感器窗口。报道说,这张照片最早是2025年5月左右在国内论坛上冒头的,后来传到国外,被《国家利益》杂志给盯上了。他们找了几个航空专家分析,说歼-36的整体造型扁平,翼身融合得挺彻底,但机头部分太宽了,跟苏-34的战斗轰炸机有几分神似,苏-34那可是俄罗斯用来干地面打击的家伙,体积大,航程远,但机动性一般。
![]()
其实,美媒这么一说,也不是空穴来风。苏-34的机头设计是为了让飞行员和领航员坐得舒服点,能更好地协调轰炸任务,歼-36正面看过去,也有点那味儿,座舱玻璃面积不小,估计是为了装更多电子设备。报道里还提了,歼-36的进气口是梯形的,放在机腹位置,这跟F-22有点像,但整体上更偏向重型平台。专家们说,这种设计适合长距离巡航和携带大弹药,但要说隐身能力,得看实际测试。美媒的调子是,这飞机体积太大,最大起飞重量可能上50吨,航程能到3000公里,但超音速机动估计不如歼-20灵活。他们觉得,六代机应该更注重AI、无人化和超巡航速度,歼-36看着像个多功能打击机,而不是纯空优的未来战士。
![]()
中国空军这些年进步飞快,从歼-20服役到现在,才几年啊,就开始搞新一代了。歼-36据说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项目,跟沈阳那边的歼-35不一样,这款更重型,可能是三台发动机配置。网上有卫星照片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成都机场附近有原型机在滑行测试,正面照就是从那个时候漏出来的。美媒分析说,中国可能是想用这种飞机补上五代机的短板,五代机弹舱小,带不了大导弹,歼-36的内置舱估计能塞远程空空导弹甚至小型高超音速武器。这样一来,它不光能打空战,还能当隐身轰炸机使。报道里引用了兰德公司的评估,说中国这步是针对西太平洋的战略需求,航程远就能覆盖第二岛链,克制美军的B-52和航母群。
![]()
不过,美媒也酸溜溜地说,这设计不符合六代机标准。啥叫六代机?其实没统一说法,但西方一般认为得有全向隐身、2马赫巡航、AI自主作战和指挥无人机能力。歼-36无尾布局是好,阻力小,隐身强,但座舱并列双座说明还得靠人操作,没完全无人化。苏-34的影响可能是因为中国早年跟俄罗斯合作过,学了点重型机的经验,但现在中国自己的气动设计已经很成熟了。报道提到,歼-36的雷达可能是相控阵的,探测距离超400公里,电力供应足,能支持电子战系统。专家们对比了美国的NGAD项目,说NGAD更小巧,强调速度和机动,歼-36看着像轻型轰炸机,速度顶多1.8马赫,不够激进。
![]()
话说回来,中国为啥要搞这种飞机?主要是战场需求变了。现在空战不光是狗斗,得整合情报、打击和指挥。歼-36大机身能装更多传感器,当个空中节点用,指挥忠诚僚机群。美媒报道说,从照片看,飞机后缘融合了喷管,减少红外信号,这点比五代机强。但他们质疑真实性,说可能是中国故意放风,心理威慑。类似事儿以前有过,歼-20首飞前西方也不信,现在歼-20都批量服役了。2025年10月到现在,更多照片出来了,侧面照显示翼展24米,机长22米,确实大一圈。情报显示,中国空军已经在整合歼-36到体系里,跟歼-20和歼-16配合作战演练。
![]()
设计风格跟苏-34类似,主要体现在机头宽大和双座布局上。苏-34是俄罗斯的鸭式布局,重45吨,专干对地攻击,歼-36虽然无鸭翼,但体积相近,估计也是多角色。美媒说,这让歼-36更像四代半改进,而不是六代跃进。因为六代机得在核心技术上突破,比如可变循环发动机或激光武器,歼-36看着还用涡扇发动机,没看到革命性东西。专家分析,中国的标准可能不一样,强调实用性和成本,西方更追求科幻级性能。但现实是,中国航空工业产能强,歼-36如果量产快,能快速改变平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