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ype="normal"SectionTitle="01" Type="normal"@@
10月25日,年仅37岁的湘潭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昊霖,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
刘昊霖2006年考入四川大学,本硕博连读,2015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24年11月评上教授。
从博士毕业到评上教授,只用了短短的9年,其优秀程度、努力程度都不是常人能够想象。
只可惜评上教授还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真是天妒英才。
有学生留言:“昨天下午(10月24日)他刚给我们班上了linux最后一节课,划了重点,我还录了音。特别喜欢这位老师,非常负责非常有耐心,今天听到消息像做梦一样。”
人生如梦,生死只在一瞬间。
02
近年来,中青年学者英年早逝的报道屡见不鲜,据统计2025年已有30余位中青年学者去世,包括今年8月浙江大学35岁博导杜某某坠楼。
高校教师科研、考核、职称压力之大,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不仅仅是高校,各行各业都越来越卷,压力山大。
在内卷化日益严重的当下,我们更要有着清醒的认知。
1.活着最重要,不要太卷
小孩子卷学习,成年人卷工作,成了现在的常态。
学习要名列前茅,考名牌大学,工作要加薪晋级,进入领导阶层。
追求功名利禄,成为人上人,成了许多人一生的桎梏。
卷完自己再卷孩子、孙子,生生不息,死而后已。
其实,人生是平衡的,得到的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失去,失去的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弥补。
你功成名就,但可能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你碌碌无为,但可能拥有了闲暇的快乐。
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人不可能什么都得到,你拼命争取的一切,也会消耗你的能量,让你早早失去许多东西,比如健康和生命。
到头来,你才会发现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活着,你才有机会享受更多美好的人生,看见更多无法想象的未来。
2.享受当下,不要总想着留到以后。
等你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所以考上大学之前就得朝死里学。
等我退休了,我要好好享受人生,所以退休前就要拼命赚钱。
许多人为自己的人生设下一个又一个目标,总想着等到目标实现后再去享受人生。
我们以为前半生做苦行僧,后半生就可以做享乐者。
可是,你根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也许你根本等不到目标实现。
就像这些年轻的优秀学者,他们怎么可能想到在风华正茂的年龄,生命就会突然枯萎。
他们在拼搏中度过了一生,却根本来不及享受人生。
所以,活着的每一天,我们都要学会享受当下,而不是永远在为未来做准备,永远在为养老做准备。
学习和工作都只是你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你不需要拼尽全力。
人生是一场长跑,与其急匆匆地去赶路,不如慢下来看看路边的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