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深夜,深圳机场官方发文,对郑智化先生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后进行了情况说明。
![]()
总结起来有三点:
远机位停靠是因为近机位资源饱和。
登机车和飞机舱门之间要保持20厘米的高度差,是为了防止设备剐蹭飞机,符合安全操作规范。
郑先生是在1名地服人员和1名机组人员协助下进入客舱的。
![]()
深圳机场只是对这件事做了详细的情况说明,并不是官方的道歉。
很快,当事人郑智化发文回应,表示深圳机场已经给他道了歉,他将不再追究此事。
但是,郑智化的愤怒似乎并没有消解,还是将矛头对准了升降机司机的个人恶劣行径。
![]()
深圳机场公开了调查视频,真相似乎和郑智化描述的并不一致。
在视频中,郑智化是被穿着“深圳机场”马甲的工作人员推到机舱口的,而且机舱内有两名乘务人员接应。
![]()
升降台和舱门确实有高度差,而且轮椅宽度进不了门,工作人员搀扶着郑智化起身,并协助他使用拐杖。
而且能清楚的看到,乘务人员也扶着郑智化的胳膊,给他助力搀扶。
最后工作人员还弯腰帮他把不方便的腿跨进门。
全程用了两分钟的时间。
![]()
郑智化之前的发文言辞激烈,怒斥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没人性,骂升降车司机不顾乘客安全冷眼旁观。
有视频为证,郑智化之前说自己是“连滚带爬”进的机舱,确实有点夸大其词了。
![]()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吐槽,说郑智化是没想到大陆到处都有摄像头,是不是连滚带爬公众看得一清二楚。
确实,作为公众人物,他可以向机场正常提出改善意见,没必要夸大其词。
开升降车的司机只是按照民航规范要求执行日常工作任务而已。
![]()
![]()
但也有不少人能体谅郑智化当时的委屈和无助。
视频里只有一个人搀扶他,舱门狭窄不能同时通过,工作人员能助力多少尚未可知。他自己撑拐杖的胳膊是颤抖的。
一个长期残障人士,被工作人员从轮椅上一路架到他的座位,这个感受很狼狈,无异于连滚带爬。
![]()
无障碍通行,是指残障人士可以屁股不离开轮椅,凭借自己操作独立进出。20厘米的高度差对轮椅来说如同天堑。
深圳机场的回复及时,整改也迅速推进,马上推出3项措施,增加保障人员、试点新设备、优先安排廊桥。
![]()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郑智化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引起了机场的重视,以后能更加关注行动不便的人群。
无障碍通行还是任重道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