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有家长求助
![]()
你问娃:作业做完没?
他说:包的!
你吼娃:少跟我来这些网络黑话烂梗
他说:那咋了?
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打得燃火了
![]()
莫慌,不是只有你家娃儿才这样
据说
全国中小学生的口头禅都统一了
来看看,你听过几句?
![]()
这个“包的”听着似乎像承诺,可态度却拒人千里。孩子随时用这些梗言梗语回应你,这一定让你觉得极其敷衍。这种“梗式沟通”,像一堵由网络黑话砌成的墙,你急得不行,他却用一个“梗”四两拨千斤,让你所有关心都像打在棉花上。
![]()
今天,成都七中东部学校张卓副校长想告诉大家
遇见这句“包的”,该怎么办?
也许我们能把这种无效沟通
变成一次高效引导
成为一个绝佳的教育契机!
![]()
“梗言梗语”背后,表达的是什么?
孩子为什么爱说梗?好玩?
我认为跟风背后,其实是语言的降级正在悄悄喂养思维的懒惰。
一句“包的!”,实际上暴露了以下核心问题:孩子放弃了对困难或状态的精准描述。
网络热梗,本质是思想懒人包,把复杂情绪打包成标准回复。开心是YYDS,无语是绝绝子,孩子习惯用梗就意味着放弃了对自我情绪的内省和认知,绕开了最需要锻炼的思辨能力。
![]()
同时,这句“包的”也像一个自我保护壳,用玩世不恭掩盖真实的无助与烦躁,在自己和父母间竖起了一道情感壁垒。
看到了吗?从语言降级到思维懒惰,再到情感壁垒,这才是那句“包的”背后,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
好了,现在上“干货”
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
可以试试这个万能公式:
![]()
第一步:暂停
管住你的火气,别当“梗警察”
当孩子说出“包的”,请别吼。你的第一任务不是纠正他的用词,而是解决他的问题。
你一旦开始批评“你怎么不好好说话”,对话就从“解决问题”变成了“针锋相对”,这天就聊不下去了。
![]()
第二步:共情
先拆“情绪的墙”,再谈具体的事
穿透“梗”的表象,看到他内心的情绪,无论是面对作业的烦躁,还是解不出题的挫败。
不要说:“你这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试试这么说,直接点破但又表示理解:
行,妈收到你的“包”了,但是感觉你有疑惑呢?是遇到难题了还是不想写了?遇到问题很正常,我们先看看问题在哪吧。
这句话的效果是:我听懂了你的“梗”,没跟你较劲。 我更关心你“梗”背后的情绪。
当孩子觉得你不是来抓他“不好好说话”的梗警察,心里的防线就会放下来。
![]()
第三步:探寻
用提问破掉“梗”的保护壳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把亲子对话从“梗式敷衍”拉回“清晰沟通”的破局点。我们要做引导思考的“教练”,而非直接给答案的“拐杖”,用提问让孩子主动跳出“梗”的依赖,用具体语言描述真实需求。
当孩子说“这题超难,我直接‘摆烂’了”,别急着反驳,试着问:“把题目读给我听听?你觉得它难在要我们求什么、还是哪一步没头绪呀?”
若孩子用“我‘麻了’,根本不会”回应,可继续引导:“刚刚你说思路时提到了先找条件,是从找条件这步开始卡壳,还是后面算的时候‘麻’了呀?”
哪怕孩子用“这题跟之前的‘不是一个画风’”打岔,也能接话:“那你想想,它和我们上周做的哪道题,都是需要先算同一个步骤的呀?”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被迫从“用梗回避”转向“主动思考和表达”。一旦他能说清“我是这步的公式记混了”“我没看懂这个条件”,那个用来敷衍的“梗”自然就失去了作用——他会从“我不会,摆烂了”的笼统状态,转变为“哦,原来我是这个地方没弄明白”。
![]()
问题解决后
才是和孩子聊“梗”的最佳时机
你可以轻松地问:“刚刚你说‘摆烂’,是觉得这题实在没思路,想放弃了吗?”
等孩子在愉悦的状态下解释后,再顺势把这次沟通和“用梗”做对比:“原来是这个意思呀!不过你看,刚才你说清‘是公式用错了’,我们三分钟就解决了问题;要是一直说‘摆烂’,我就算想帮你,也不知道该从哪入手,对不对?以后你可以清晰地表达,妈妈才能秒懂,比用梗省事多啦!”
这样一来
我们不仅帮孩子解决了学习问题
更破解了“梗”造成的沟通僵局
让孩子慢慢明白:
比起用梗回避
清晰表达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同时还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亲子互动
![]()
各位家长朋友,我们堵不住新的“梗”,也无需去堵。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在合适的场合,使用精准、清晰的语言,去表达复杂的思想和真诚的情感。这才是能陪伴孩子一生的核心素养。
下次再听到“包的”,请别急着破防。把它当成一个邀请,用我们的引导公式,你会发现,那堵墙的背后,藏着一个渴望被理解、等待被引导的可爱灵魂。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
咨询电话:028—27215514
局长信箱:jysjyjqzjb@163.com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简阳市教育局官方微信【简阳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