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朋友,是懒得再演。
![]()
![]()
后台一条留言,把中年人社交的遮羞布一把扯掉。
社科院刚出的报告说,78%的中年人手里至少握着两种“搭子关系”。
不是闺蜜,不是兄弟,连备注都懒得改全名,却每天准时出现——
饭点@你,步数@你,机票链接@你。
回完消息,彼此安静躺在列表,像两盏节能灯,用时亮,用完灭。
最夸张的是“饭搭子”。
![]()
45-55岁里63%的人靠它续命,比两年前多了快三成。
原因很简单:一个人吃,饭店给白眼;两个人,刚好凑一份套餐,还能多尝一个味。
味道一散,各回各家,没人追问“你最近到底累什么”。
“健身搭子”更赤裸。
北京上海已经跑出线下平台,五十万人注册,头像清一色运动墨镜。
约好了,谁先到谁占器械,迟到十分钟默认取消,连“路上堵车”都懒得解释。
![]()
数据说,这样平均每周能多练1.2次,比花几千块请私教管用。
新冒头的“旅行搭子”直接把携程干懵了。
50+的“结伴游”订单一年翻185%,大爷大妈不再等子女有空,自己拉群拼团。
好处列得明明白白:双人房均摊、拍照互勉、急救药共享,散团后朋友圈互不点赞。
线上还有“数字树洞”。
微信话题“中年树洞”阅读3.2亿次,付费倾诉成新生意。
![]()
50块半小时,对方只回“嗯”“我懂”“还有吗”。
没人劝,没人打断,比回家跟墙壁说话强。
最野的是“兴趣合伙人”。
小区公告栏贴着“银发英语角”,阿姨们一边练口语,一边合伙代购澳洲奶粉。
副业、兴趣、社交三合一,亏了算兴趣,赚了算养老补贴。
民政部也看懂了,今年把“非婚社交关系”写进社区服务文件。
![]()
翻译成人话:以后居委会办活动,不再只发“夫妻双人报名”,也给“搭子”留座。
北大社会学李教授一句话点破:
“这就是社交降噪,把情绪外包,只留下功能。
说穿了,中年人的精力配额见底,没空再演“天长地久”,只想“此刻有用”。
想试水,记住三条土规则:
![]()
1. 约法三章在前,钱算清,事说短,别过夜。
2. 线下见面先选公共场所,身份证不露,紧急联系人要设。
3. 一旦对方开始深夜长语音,立刻降温,树洞归树洞,别把自己栽进去。
关系不必深,够用就行。
灯亮就一起吃顿饭,灯灭各自疗伤,
省下情绪,留给明天的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