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王羲之的传世法帖,普遍篇幅短小,不方便临摹,好在唐朝时期,李世民的引导之下,“集王字”风潮兴起,产生《圣教序》、《澄清唐帖》、《十七帖》、《半截碑》等范本。
![]()
很多初学者,或者了解一点书法的外行,觉得《圣教序》最精妙,制作精细,技艺完备,称其“百代楷模”,首先肯定的是,《圣教序》原稿的确精妙,但是此帖真迹失传,市面盛传的拓本,实在漫漶、模糊严重。
![]()
临摹它们,根本无法掌握精准、正统的王羲之笔法,幸好近期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一幅王羲之巨作,虽然也是拓本传世,但是较之《圣教序》优秀数倍,此帖就是《新集金刚经》。
![]()
唐文宗李昂敕令制作,彼时杨承和总结《金刚经》6种译本,将其内容修编、删减,推出精准的“7译本”,为了凸显此本的重要性,便采用王羲之的字迹集成,卷内还有郑覃、柳公权等8位大臣,所题写的经赞。
![]()
明朝的陈继儒,曾评价曰:“文皇《圣教序》千余言,怀仁集右军书未免凑合。若《金刚》梵字无多,不必假借,其为逸少真迹无疑矣”,全卷共计5100多字,内容浩瀚,相当于3部《圣教序》。
![]()
这才是真正的把王羲之笔法,一次性展现清楚,字字畅意舒和、典雅遒劲,十分灵活生动,章法排布也十分精细,仔细考量前后2字关系,保障气脉相通,意韵自然,还原王羲之的书法风韵。
![]()
如同《圣教序》一样,此帖集成之后,就在大和六年,摹刻上石,宋朝石碑丢失,仅有拓本传世,这是一部“唐拓孤本”,书法界仅存一幅,着墨浓厚,字体清晰鲜明的还原纸面,细节也尽备。
![]()
如今藏在北京故宫,将其视为“镇馆之宝”,因内容是经书,有人看后声称这字能“镇宅”,每看一眼都是福气,可时常临摹,学习完备、正确的王羲之笔法,不夸张的说,掌握此作,临摹历朝法帖,基本不是问题。
![]()
而今,我们对王羲之《新集金刚经》,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分为上下2册,装裱精细,便于翻折、临摹和查找。
![]()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此帖极为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