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400场!江苏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让经典在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0
分享至

10月25日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学术指导,江苏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黎星工作室联合制作的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上海迎来第400场演出。

大幕升起又落下,两个多小时的演绎如诗如画,中式美学在肢体流转间绽放出雅致而浪漫的光华。


民族舞剧《红楼梦》自2021年试演以来,从南岛海滨到北国都市,从西部雄川至东方明珠,剧组跨越山海,走进41座城市,吸引近60万观众走进剧场,只为让更多人“入梦红楼”。



该剧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登上央视《国家舞台》和B站跨年晚会;作为“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之一在京展演;去年更是成功出海,首次在新加坡连演四场;今年相继在中国台北、香港、澳门上演,成功俘获港澳台观众的心……它已逐渐成长为一张“行走的中华文化名片”,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文化自信。

就在不久前,民族舞剧《红楼梦》还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完成了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角逐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奖”。


民族舞剧《红楼梦》不仅是一台舞剧,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样本。它不囿于原著的厚重,而以现代审美解构经典,用身体的语言传递情感的厚度与美学的高度,让“红楼”不再是书架上的文字,而成为可感、可舞、可共鸣的舞台生命。


“几赴上海,一票难求”“有观众追随七场,从西安拖着行李箱直奔剧院”……这些真实的故事,成为《红楼梦》巡演路上最动人的风景。不少观众表示,每次走进剧场,都仿佛完成了一次“文化的朝圣”,感受到中华美学精神的延续与生长。

观众阳仔今年15岁,此前没有走进过剧场,这次观演对《红楼梦》原著有了实感:“黛玉去世的时候,那块布轻柔地掉下来象征着她的离开、生命的结束,这让我很震撼。”阳仔妈妈对民族舞剧《红楼梦》400场的坚持啧啧称赞:“了不起!带孩子来看,第一次‘遇见’红楼梦,感谢剧组用美的形式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没有观众,就没有这400场的坚持。这份坚持,离不开以黎星、李超为代表的每一位主创和主演,他们用年轻的艺术审美共同打造了这部艺术作品,展现《红楼梦》中的人生百态。”江苏大剧院总经理、民族舞剧《红楼梦》出品人廖屹说:“是大家的掌声、眼泪与不离不弃,支撑着我们一路走到今天。我们始终坚信,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最终更要服务人民。这部作品从诞生之初,就立志要用最真挚的创作回应当代观众对经典的期待,让传统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通讯员 陈楚楚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

(摄影:宋灏 赵龙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3800文章数 1403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