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茨海默症的"偷窃"是悄无声息的。它不会突然降临,而是像一滴水慢慢渗入干涸的土壤,悄悄地、持续地改变着一个人的大脑。
据统计,中国有超过10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每10秒就有1人被确诊。但令人欣慰的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显著延缓病情发展,让患者保持更长时间的独立生活能力。
你可能正在经历的"小遗忘",不是"老糊涂"
阿尔茨海默症不是简单的"记性差",而是大脑中负责记忆、思维和情感的区域(如海马体、大脑皮质)逐渐受损、死亡。它的早期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变化与正常衰老有本质区别:
1. 近事遗忘:刚说过的话、刚吃过的饭转眼就忘,但几十年前的事记得清清楚楚
2. 语言障碍: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或者突然停顿,思维不连贯
3. 日常能力下降:忘记怎么煮饭、怎么使用手机,甚至忘记自己家的住址
4. 情绪和行为改变:变得孤僻、焦虑、易怒,或者突然变得特别温和
为什么它来得如此"悄无声息"?
阿尔茨海默症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分为三个阶段:
1. 早期(轻度认知障碍期):最明显的特征是"近事遗忘",比如刚放下的钥匙转眼就找不到,刚说过的话很快忘记。此时患者仍能独立生活,但家人可能误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反应",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2. 中期(中度认知障碍期):记忆障碍进一步恶化,不仅记不住近期事,连熟悉的人(如子女、配偶)也可能认错。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无法完成简单的日常任务,情绪波动变大。
3. 晚期(重度认知障碍期):大脑功能严重衰退,患者无法说话、走路,甚至不能自主进食、排便,完全依赖他人照护。
阿尔茨海默症的"真凶"是谁?
目前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医学研究发现,以下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1. 年龄:65岁后发病率每5年翻倍,8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30%
2. 遗传:若直系亲属患病,自身风险增加2-3倍;携带"APOEε4"基因的人,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的4倍
3. 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因血管长期受损,大脑供血供氧不足
4. 生活方式:长期孤独、缺乏社交,或有吸烟、酗酒、熬夜习惯,饮食油腻、不爱运动
![]()
你离阿尔茨海默症有多远?
别以为"阿尔茨海默症是老年人的专利"。研究表明,40岁开始的预防,能显著降低未来患病风险。以下人群需特别警惕:
1. 40岁以上,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
2. 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且控制不佳的人
3. 长期缺乏社交、孤独感强的人
4. 有吸烟、酗酒、熬夜习惯的人
5. 从不运动、饮食不健康的人
早期干预:不是"无药可救",而是"可以延缓"!
阿尔茨海默症无法根治,但早期干预能显著延缓病情发展。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目前,阿尔茨海默症的干预包括:
1. 药物干预:如多奈哌齐、GV-971(甘露特钠)等,通过改善神经递质功能或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认知衰退症状。
2. 非药物干预: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部分,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
3个简单方法,守护你和家人的大脑健康
1. 认知训练:让大脑"动起来"
大脑和肌肉一样,"用进废退"。日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给大脑"充电":
记忆训练:每天记住3个新事物,如新朋友的名字、购物清单、最近发生的事
学习新技能:学习一门新语言、乐器,或者参加兴趣班
阅读和思考:每天阅读15分钟,思考文章内容
玩益智游戏:如数独、拼图、棋牌类游戏,既能锻炼大脑,又能社交
2. 适度运动:给大脑"送氧气"
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直接滋养大脑。它能促进血液循环,为大脑输送更多氧气和营养,同时刺激神经细胞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这种物质被称为"大脑的生长激素"。
推荐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
每周2-3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打太极)
老年人可选择广场舞、八段锦等
"我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不仅身体好了,记性也比以前强了。"
3. 健康饮食:给大脑"吃"出保护罩
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重点关注以下食物:
多吃"健脑食材":每周吃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每天吃一把坚果(核桃、杏仁等),多吃深色蔬菜(菠菜、西蓝花)和水果(蓝莓、草莓)
少吃"伤脑食物":控制高糖、高盐、高油食物的摄入
补充关键营养素:若存在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
![]()
你和家人,可以做些什么?
定期筛查:40岁以上,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建议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1. 关注早期信号:记忆力下降、语言障碍、情绪改变等,不要忽视
2.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3. 社交互动:多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长期孤独
4. 家庭支持:如果家人出现早期症状,不要指责,要耐心陪伴
阿尔茨海默症不是"命中注定"的悲剧,而是可以预防、可以延缓的疾病。它提醒我们:健康不是"等生病了再重视",而是需要日常的细心呵护。
下次当你感到记忆力下降时,别再告诉自己"年纪大了,记性差";当你看到家人出现"小遗忘"时,别再视而不见。大脑的健康,关乎一生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