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药单引发的警觉,深秋的一个午后,王阿姨坐在儿子的陪伴下,手心里紧拽着刚刚在电视频道买下的所谓“糖尿病根治药”。
一年前,她却还充满希望地托人四处打听偏方、祖传秘制药膏,甚至不惜花去十多年的积蓄,只求“把病治彻底”。但在无数次的失望后,身体反而越来越虚弱。
直到被骗的教训让全家如梦初醒,王阿姨这才明白,有些病,倾家荡产也无法彻底除根。这一幕,其实每天都在无数中国家庭上演。
遗憾却真实的是:世界级医学权威机构明确指出,下文这6类病根本无“彻底治愈”之说,所有承诺包治的广告几乎都是骗局。你还会继续相信“花费越多越能治好”吗?
![]()
那么,到底是哪些病让无数普通人误信“能根治”,又为何医学界坦言“做不到”?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揭底!
这些病,医学上目前真治不了
文末第6条尤其关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搞明白,结果钱花了、健康也伤了。
许多人总以为,只要舍得花钱、吃对药、用上高科技仪器,总能彻底摆脱疾病。但事实告诉我们,面对某些慢性与特定疾病,医学在当下的确还不能突破“根本治愈”。常被误以为可“根治”的主要有以下6类:
![]()
据202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全球20-79岁成人中约11.1%(5.89亿人)患有糖尿病,中国患者数量高达1.48亿,并且有一半人在确诊前未察觉。
糖尿病绝大多数(尤其2型)目前仅能用药物和生活方式控制血糖,无法彻底治愈。无论是市面上流行的所谓“糖尿病神药”、“治疗仪器”、“祖传偏方”,都无法根除病因。
中山大学专家杨川主任提醒:科学控糖是关键,切勿盲目停药或轻信极端疗法,定期检测和规范治疗才是防控并发症、延长健康寿命的正道。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病毒通过神经系统迅速扩散,临床几乎无药可治。在中国,每年因狂犬病死亡者屈指可数,但零星的悲剧仍不断发生。
![]()
预防胜于治疗:若被可疑动物咬伤、抓伤,第一时间清洗伤口并及时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大多数情况下可避免发病。
所以,所谓“狂犬病治疗新药”完全是欺骗,已发病后现代医学也无能为力。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90%以上为育龄女性患者。常伴皮疹、口腔溃疡、关节不适等症状。
医生强调,目前无药能根除红斑狼疮。现代医疗可通过长期药物、科学作息、饮食调理,让大部分轻中度患者生活如常,但只能“持续控制”,不能永久治愈。所谓根治性疗法全属误导,不少人因轻信广告花了大量冤枉钱,甚至加剧病情。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我国慢阻肺患者约有1亿人,很多人症状不明显而忽视。该病源于肺部不可逆损伤(原因主要为吸烟、长期吸入粉尘等)。当前所有治疗手段,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只能缓解症状稳定疾病进展,无法修复已坏死的肺组织。
因此所有承诺“恢复如新”的产品都不可信。患者需坚持用药、戒烟并避开有害因子,可大幅改善生活质量。
![]()
五、阿尔茨海默病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年痴呆。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4%-7%,且随年龄翻倍增长。目前真正导致阿尔茨海默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破解,已发病者只能依靠药物、认知训练延缓衰退,无法逆转及根除。部分商家夸大“记忆恢复灵药”,误导家属付出巨额金钱和期望,却收效甚微。
只有早发现、早干预,结合健康饮食与脑部锻炼,方能最大限度延缓发展,让患者生活更有尊严。
六、风湿性疾病
风湿病并非单指一种,而是一类以关节、骨骼、肌肉等反复发炎、损伤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多达100多种亚型。目前主流治疗仍是药物缓解、物理康复及合理休息,并辅以手术等特殊场合应用。风湿病的核心特点就是难以根治,易反复。
![]()
正确的做法是与医生保持长期随访,规范用药,生活中避免诱发因素,而不是被网传“秘方”、“保健品”误导。
如果遇到这些承诺“包治根除”的,一定要警觉——钱花得越多,也可能换不来健康!
既然诸多疾病当前医学尚未攻克,我们还能做什么?医生和权威学会反复强调:科学管理和生活干预,才是对抗慢病的核心法宝。
以下几点建议助你少走弯路:
1. 坚决不信包治广告与偏方
所有承诺“根治”慢性病、器质性疾病的神药、特效仪器、远程理疗,绝大部分无严谨医学支撑。警惕虚假宣传,防止上当受骗,避免浪费金钱和延误正规治疗时机。
![]()
2. 坚持规范治疗、定期复查
不论糖尿病、狼疮、慢阻肺还是风湿病,请严格遵照专业医生制订的方案按时用药、监测身体指标,不能私自停药或随意换药。
3. 关注日常生活细节
合理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对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例如慢阻肺患者应彻底远离烟草,阿尔茨海默病人多做记忆力锻炼活动。
4. 家庭支持、心理建设同等重要
慢性疾病管理是“持久战”,一定需要家人的陪伴和科学认知。树立积极心态,避免因病致贫、因病生忧。
5. 出现新症状及时就医
发现异常莫拖延,尤其是疾病变化、用药副反应、突发体征异常,应立刻找正规医疗机构面诊,切忌相信江湖偏方或网络购药。
6. 关注权威健康知识,迈开健康第一步
获取最新疾病科普信息,始终以疾控中心、大型医院、知名医学网站为信息源,甄别并远离小广告与医学骗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