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年薪80万也焦虑!中产的方式崩溃,房贷、学费、体面一样都逃不掉

0
分享至

有网友说,自己认识的一些中产家庭,几年前还在朋友圈晒环球旅行、晒孩子拿国际学校奖状,晒家里的咖啡机和中岛台。

如今,他们的朋友圈安静了,取而代之的是拼多多砍价链接和帮孩子卖课包的转发。

这几年,中产过得并不体面。

不是真的没钱,而是那种随时会塌方的焦虑笼罩着每一个人。



房贷压顶,孩子的学费越来越高,公司的位置随时可能被年轻人替代,过去他们追求的是品质生活,现在他们开始精打细算。

中产抠门已经成了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

更准确地说,这届中产不是不想花钱,而是不敢了。

01

中国的“中产梦”,其实是从房子开始的。

二十年前,只要你有稳定工作、赶上买房的浪潮,就能搭上通往中产的快车。

那时候的规则很简单,只要敢贷款,就能实现财富自由的幻觉。

很多中产的第一桶金都来自房地产。

有人在魔都拿下一套老破小,几年后房价翻了三倍;有人靠拆迁摇身一变,成了千万资产的有房族。

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算富,但在外人看来,有房有车、有学历、有体面工作、有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就够了。

这是一种“看起来很幸福”的生活模板。



但繁荣的表象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结构性陷阱,房子带来了财富幻觉,却也锁死了他们的未来。

那一代人以为只要买得起房,生活就稳了,可十几年后,他们才发现,房子成了枷锁。

资产缩水、房贷高企、换房无门,而工资却没有跟上通胀。

这一切的转折,发生得悄无声息。

中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他们还在继续用过去的消费逻辑,过着如今的高压生活。

02

我认识一位在上海前滩买房的妈妈,丈夫是互联网高管,她自己辞职在家照顾孩子。

孩子上国际学校,一年学费25万,外加五六个兴趣班,钢琴、马术、网球等等,每个月光课外支出就上万。

以前她会觉得,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资。

但这两年,她常常陷入自我怀疑:“这些钱花下去,到底是在培养孩子,还是在填补我们自己的焦虑?”

他们那套1000多万的房子,贷款400万,月供两万多,疫情那几年收入断崖式下滑,生活开始有点绷不住。



她坦白说,最让她破防的,是孩子的钢琴课。

钢琴曾是他们中产身份的象征,买琴三四万,报班300一节,比赛1000块场地费。

但现在她说:“钢琴成了家里的鸡肋,不学可惜,继续又吃力。”

这样的故事,我听过太多。

一个个原本光鲜的家庭,正在被“高消费的惯性”拖向深渊。

他们已经不是在追求生活品质,而是在维持体面。

更残酷的是,房子卖不掉,孩子转不回体制内,工作也不再安全。

这届中产,已经退无可退。

03

中产是夹在两层之间的群体,往上看,够不着富人,往下看,又放不下身段。

他们想体面地焦虑,可体面成本太高。

他们羡慕富人有底气不怕失业,又嫉妒穷人能活得轻松自在。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教育、医疗全靠自己扛。

他们最怕的不是失业,而是突然没了安全感。



一位做金融的网友说:“以前我怕没钱,现在我怕被动。”

他口中的被动,不是躺平,而是努力也没用,焦虑没出口。

中产的痛,不只是经济层面的,还有精神层面的撕扯。

他们明白体制内更稳定,却又不甘心回头,他们懂得理财,却发现市场早变。

他们读了很多成功学,却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卖梦了。

更残酷的现实是,孩子的竞争,比他们年轻时更激烈。

中年的职场,不再奖励忠诚,父母养老、子女教育,像两根绳子,勒在他们的脖子上。

曾经,中产是中国社会最稳定的力量,现在,他们成了最焦虑的一群人。

04

我越来越相信,真正的中产危机,不在钱,而在幻觉。

他们被困在一种身份焦虑里。

要住大房子,要送孩子去国际学校,要请保姆,要吃进口有机食品。

这些原本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但现在,却成了他们不得不负重前行的“体面牢笼”。

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他们不是失去了中产身份,而是被中产身份绑架了。



他们以为有了房子、学区、名校,就能稳稳当当。

却忽略了,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低杠杆、稳现金流、可选择。

真正该被珍视的,是不靠标签的生活能力。

能接受换小房子,不觉得丢脸,能让孩子读普通学校,也依然快乐,能不和别人比,就能过得轻松。

一对夫妻,去年从北京搬到青岛,卖掉一套房,还掉贷款,换来一笔现金。

他们说:“我们终于能睡个踏实觉。”生活没有变得多富,但他们笑得更自然。

这也许是新一代中产最该学会的事,别再“假装富有”,要学会“真心生活”。

05

当房价不再上涨,外企撤离,孩子的学费账单越堆越厚,那个曾经被神话的中产时代,其实已经结束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产的消失,而是幻想的瓦解。

过去的中产靠资产堆出来,现在的中产,靠心态撑出来。

他们不必再为了面子透支未来,不必再拿孩子的教育去证明身份,不必再为社交体面花掉全部积蓄。

能稳稳生活、有一点积蓄、有自己的选择,这才是新时代真正的中产。



有人说,这届中产抠了、怂了、不敢花钱了。

但我觉得,他们其实是终于醒了。

攒钱,不是吝啬,而是自救,低欲望,不是躺平,而是觉醒。

我们终将明白,房子不等于幸福,体面不等于安全。

最值得守住的,不是“身份”,而是心里的笃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烈史
2025-11-02 07:35:24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扬子晚报
2025-11-02 22:05:59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1 23:02:23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封面新闻
2025-11-02 17:14:02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换上又换下!热刺6500万标王沦为水货 13场仅1助攻

换上又换下!热刺6500万标王沦为水货 13场仅1助攻

球事百科吖
2025-11-02 05:14:53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嘪科普
2025-10-23 19:21:38
辽宁56岁厂长邀15名女子吃饭,酒足饭饱后,15人却被抛尸下水道

辽宁56岁厂长邀15名女子吃饭,酒足饭饱后,15人却被抛尸下水道

谈史论天地
2025-11-02 17:33:39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量子位
2025-11-02 12:42:05
中国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将无惧任何国家垄断!

中国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将无惧任何国家垄断!

元爸体育
2025-11-02 07:09:50
54岁男子夜钓时头部遭枪击,家属:中枪后他自己走回家,事发20余天仍昏迷不醒

54岁男子夜钓时头部遭枪击,家属:中枪后他自己走回家,事发20余天仍昏迷不醒

极目新闻
2025-11-02 18:26:43
“吉林一号”回应俯瞰台湾:我们想拍哪里,就能拍到哪里

“吉林一号”回应俯瞰台湾:我们想拍哪里,就能拍到哪里

极目新闻
2025-11-02 17:55:34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央八首播!30集谍战大作,仅播出3天,热度收视率全面开花

央八首播!30集谍战大作,仅播出3天,热度收视率全面开花

乐枫电影
2025-11-02 14:50:03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澎湃新闻
2025-11-02 16:02:26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红色先驱
2025-10-27 18:18:06
同房时,男生都有哪些性观念误区?(女生勿入)

同房时,男生都有哪些性观念误区?(女生勿入)

许超医生
2025-10-31 10:08:22
《数据周报89》:中国养老金人均领取2.2万元

《数据周报89》:中国养老金人均领取2.2万元

智本社
2025-11-02 17:25:54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乡野小珥
2025-10-26 06:59:35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31 12:36:54
2025-11-02 23:43:00
阿器谈史 incentive-icons
阿器谈史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7407文章数 11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亲子要闻

宝蓝跟爸爸赛玩 “卖冰淇淋”,看谁卖得更多~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