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的6代机以半公开的方式对外露面之后,大洋彼岸的美国显然有些坐不住了,因为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第6代战斗机仍然存在于PPT,没有任何的实体机型出现(包括被特朗普予以厚望的F47)。虽然后续美国媒体把B21硬说是第6代战斗机,但是这样的言论想必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面对我国先进战斗机平台首次超过美国,他们显然极其的不适应。
![]()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当地时间10月21号,TWZ媒体对外发布了一则消息,说美国的Shied AI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的无人战斗机。这是一款飞翼布局,采用垂直起降的平台。
根据美国媒体的介绍,该款无人机的总长度大约是8米左右,翼展12米,这款无人机的有效航程可以做到3700公里,最高飞行高度15,000米。在使用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陆地发射基座发射,也可以通过海上平台进行发射,并且都具备一定的回收能力。
![]()
该公司的设计理念其实在技术方面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性,考虑到中国的6代机已经出现,为了加快美国更加先进战斗机的生产速度,该公司其实是把目光瞄准了降低成本这个方向。他们推出的这款名为X—BAT的无人机,在执行战斗任务的时候,同样具备隐身能力,与第五代战斗机类似。但是与第5代战斗机的生产成本相比,该公司声称,这种无人机的生产成本可以压缩到5代机的十分之一。生产成本的大大下滑,也就带动了生产量和效率的快速提升,随着数量优势上来之后,美国军队就可以大规模的采购,从而有对抗中国的第5代甚至是第6代战斗机的能力。
![]()
不知道大家在看到美国人公布的这款所谓的新型飞行平台之后的第1反应是什么?反正我看到之后,马上就想起了二战末期德国推出的一款火箭发射平台。也是可以采用垂直发射,也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虽然美国人公布的这款装备从技术性方面已经先进了太多,但感觉和当年的那款装备有点一脉相承的意思。
![]()
那么这样的一款装备真的能够对抗5代机甚至是我们的6代机吗?在我看来,这有点过于的异想天开了!
首先是目前无人作战平台根本没有办法完全取代有人驾驶的战斗机。
虽然美国媒体并没有提到这款无人平台升空之后具体的战斗方式是什么,但基本上应该是把这玩意发射到一定空域之后,让其进行投弹或者是对空射击这样的能力。这种娇小的体格,注定不可能搭载远程导弹。而我们的战斗机别说是第6代战斗机了,即便是我们的歼20和歼35,都具备超视距远程攻击的能力。用这种小短腿的无人机去对付中国的5代机或者是6代机,光是从导弹射程方面来说,就纯属无稽之谈。
![]()
其次是隐身性。
对于我们来说,第6代战斗机相比于第5代战斗机在隐身性能方面只能更加强悍。也就是说,即便美国真的想考虑对付第6代战斗机的话,面对的第1个问题,应该是如何发现第6代战斗机。这就需要强悍的雷达技术作为后盾,在目前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美国的技术与中国相比,几乎已经出现了代差(这一点在阿利伯克和055两款平台的对比上看得非常明显),也就是说美国的雷达根本发现不了6代机或者是我们的5代机。既然他们发现不了,那这款小东西被发射到天空中之后,要往哪里飞呢?作战对象又是谁?总不能和看不见的敌人战斗吧,这同样不现实。
![]()
第三,无人机领域美国没有优势。
美国人提到的这款无人机的一些作战指标,航程3700公里,飞行高度15,000米,这些数据中国的无人机同样也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而至于所谓的无人机的成本优势,得益于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已经发展出来的先进技术和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即便这款无人机真的可以把造价压缩到5代机的1/10,与中国生产无人机的单价相比,仍然要高不少。也就是说,该公司所追求的降低价格这个主要方向,根本就没有走通。
在存在如此明显的短板和问题的前提之下,该美国公司一味的宣称要利用这样的无人平台与中国的5代机甚至是6代机对抗,这显然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