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加坡高等法院审理了一起“母女房产大战”,堪称现实版豪门恩怨。
女儿状告78岁的母亲,要分一半家族在新加坡的房产——整整26套!
![]()
26套房产的纠纷,从一套中峇鲁公寓开始
53岁的 Jenny Prawesti,是印尼富商家庭的女儿。
她声称,早在2002年,母亲 Sauw 女士和她共同买下了 Centrepoint 的一套公寓(当时价格38万新币),母亲还曾承诺:“以后买房都一起买,平分一半。”
听上去像是母女一起投资的温馨故事。
但此后20多年里,母亲却陆续在新加坡买下25套房子——这些房产的产权几乎都写成母亲占90%、弟弟占9%、女儿只占1%。
Jenny 觉得自己被“冷落”,于是状告母亲,要求拿回自己应得的“50%股份”。
母亲反击:孩子只是我“代名人”
78岁的 Sauw 女士完全否认有过“平分房产”的承诺。
她解释说,买房时只是借用孩子的名字,方便操作,也顺便教他们学投资。
她还反指女儿这次闹上法庭,是因为自己在2021年停止帮她还信用卡后,女儿心生怨恨。
这个剧情听起来比电视剧还精彩。
法院怎么说?
高庭法官 Hri Kumar Nair 在10月23日作出判决——女儿败诉。
原因有三点。
首先,没有证据证明有“平分承诺”。Jenny 直到打官司一年多后才突然提出“母亲承诺过平分房产”的说法,可信度低。
其次,多年间她从没要求过分红。从2018到2020年,她多次向母亲求助还卡债,甚至卖掉自己在澳洲的房产,但从未要求母亲给她“应得的租金或分成”。
如果真有一半产权,早该要钱了。
最后,所有房产几乎都是母亲出钱。除了一点小额出资外,其余贷款、购房、维护费用全由母亲承担。
法院最终裁定:Centrepoint 那一套母女确实共同持有;
其余25套,全部属于母亲。
还钱、补钱,各有往来
法官也作出了一些经济上的调整。
母亲需还给 Jenny 约26,000新币,这是她早年在部分单位(如 Golden Mile、Hoa Nam)的出资。
女儿则要把自己在 Hawaii Tower(美雅路)的租金收入,全额还给母亲。
背后的“富豪家族”背景
听起来母女在为几十套房闹翻,背后其实是一个超级富裕的印尼家族故事。
判词中提到,Jenny 在法庭上自己说,家族在印尼还有超过50套房产、一座私人小岛和大片庄园。
母亲 Sauw 在1986年带着三个孩子搬来新加坡,父亲留在印尼做生意,每月汇款生活费:从1987年至2000年,每月大约10万美元;2000年后更是涨到每周4.7万美元。
靠着这笔巨额现金流,Sauw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新加坡疯狂扫楼,2007年一年内就买下了20套房!
母女决裂:从信任到法庭
母女之间的信任彻底破裂,是在2021年。
Jenny 发现母亲用“授权书”(power of attorney)在她名下签了集体出售协议,觉得被“利用”;
而母亲则认为,是她断了经济支持,女儿才“反咬一口”。
最终,这场跨越三国(印尼、新加坡、澳洲)的家产大战,以母亲完胜、女儿败诉告终。
豪门不一定幸福,家产越多,矛盾越深。
一句“我以后会分你一半”,在法庭上,如果没有证据,什么都不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