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饭量与寿命密切相关?经常每天只吃2顿饭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0
分享至



清晨的社区小花园里,58岁的李大妈端着一杯温水,轻声和邻居们聊着天。大家早就注意到,她近几年一直坚持每天只吃两顿饭,甚至有时干脆省掉早餐。有人问她原因,她总是半开玩笑地说:“别人一日三餐,我两顿足够清肠排毒,还能延年益寿。”

可就在前不久,她去体检时被查出血糖偏低,意识力有所减退,医生叹气道:“再这么下去,真要小心身体亮红灯了啊!”



其实,像李大妈这样主动“精简饭量”的人,近几年来变得越来越多。节食被视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不少人也分分钟打起“轻断食”算盘,坚信吃得越少越健康,甚至有助于长寿。但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真的安全吗?每天只吃两顿饭,比起“三餐规律”,到底让身体经历了什么?

很多人相信,“少吃一顿、轻松减负”,觉得这样能帮身体“修整修整”。但医学研究与权威数据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先看一组数据。清华大学与协和医院的联合追踪数据显示:长期(3年以上)每天只吃两顿饭的人,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比每日三餐规律进食的人高出17.6%,尤其在6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体中,这一数字升至22%。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也在一份流行病学调查中指出:“每减少一餐,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糖代谢障碍的风险都有明显上升。”

为什么“饭量节俭”反而会危及健康?这与人体的能量供应、激素分泌密切相关。长期减少餐次,人体进入应激状态,容易造成血糖不稳定;胆囊长期空置,容易形成结石;胃酸分泌紊乱,伤及胃黏膜;肠道菌群生态也明显受损。而这种“隐形的伤害”,往往初期毫无症状,一旦显现出来,已是健康亮红灯。



这些科学依据告诉我们:饭量并非越少越好,三餐规律才是长寿的关键。

也许你会疑惑,自己省了一餐后,好像并没什么感觉。可是,医学观察和实验统计发现,每天只吃两顿饭带给身体的“暗变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尤其是这3个方面,你可能无感却危险。

血糖波动,增加心血管风险

规律三餐能让血糖平稳释放能量,但只吃两顿饭时,餐间空腹时间大幅度拉长,血糖波动范围扩大。好比水库反复开关闸门,会造成冲击。长期这样,易诱发胰岛素分泌负担,增加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概率。一项面向我国中老年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两餐制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比三餐制高12.4%,心梗等血管事件风险也有所上升。



代谢减慢,反而容易长胖

人体需要稳定供能,“一饿再饿”后再大量进食,只会诱发吃得更多,反而容易造成热量超标和体重增加。有数据显示,长期每天只吃两顿饭的人,超重或肥胖率反而更高,达到29.2%(对照组为23%)。这是因为身体进入“节俭模式”,能量利用率下降。

肠胃胆囊承受损伤,消化系统亮红灯

胆囊每天需多次收缩排空胆汁,防止结石形成。省略一餐等于减少一次胆汁排放,胆固醇容易沉积,胆结石风险骤增。此外,长期空腹状态下易导致胃黏膜蠕动迟缓,胃炎、消化道溃疡等发病率上升8.7%。

不得不提醒:这些变化在初期可能很隐性,但“积少成多”,几年下来才后悔真的晚了。

与其盲目追求一天少吃一顿,不如专注于科学分配三餐饭量与营养结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不超负荷、又不亏待身体。医生建议,做到这3点,你的寿命才更有保障:

三餐定时定量,早餐一定不能省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天建议分三餐均衡摄入,其中早餐热量应占全天25-30%,午餐35-40%,晚餐30-35%。尤其是早餐不可缺席,它能有效分担一天的代谢负担。

每餐食物多样,主食粗细搭配

每天摄入谷类250-400克、蔬菜300-500克、蛋白质60-80克。主食建议一半可以用全谷杂粮替代;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高质量蛋白。这样有助于血糖平稳、肠道健康。



遵循“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

调整饭量要循序渐进,饿一顿、饱一顿极易扰乱代谢平衡。把握“吃到七分饱”的感受,进食速度适中,给消化系统留出“预警”时间,有助于避免能量过剩——或不足。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著名神经病学家蒋雨平因病逝世,享年83岁

著名神经病学家蒋雨平因病逝世,享年83岁

澎湃新闻
2025-11-13 17:28:37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3 13:37:50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上海3-0战胜江苏,许昕两战全胜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上海3-0战胜江苏,许昕两战全胜

懂球帝
2025-11-14 12:16:38
除了性生活就是打麻将!中国2000多个县城的生存现状纪实

除了性生活就是打麻将!中国2000多个县城的生存现状纪实

数局
2025-01-19 18:00:53
转场归队!蒯纪闻等驰援U22国足迎战韩国,央视电视平台暂不直播

转场归队!蒯纪闻等驰援U22国足迎战韩国,央视电视平台暂不直播

实事球是
2025-11-14 12:09:39
河南江苏大战成榜首之争!朱婷带领队友冲击多位国手所在的江苏

河南江苏大战成榜首之争!朱婷带领队友冲击多位国手所在的江苏

金毛爱女排
2025-11-14 00:00:03
46秒40破世界纪录,潘展乐给家人的家书:接棒孙杨?

46秒40破世界纪录,潘展乐给家人的家书:接棒孙杨?

有趣的胡侃
2025-11-14 09:18:42
木村拓哉迎50岁生日,女儿:没我爸帅的男人不嫁!

木村拓哉迎50岁生日,女儿:没我爸帅的男人不嫁!

ChicMyGeek
2025-11-14 19:06:05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华润城价格全面失守,投资客正在集体离场?

华润城价格全面失守,投资客正在集体离场?

楼市诸葛
2025-11-14 14:44:38
新华社快讯:中国驻印尼登巴萨总领馆14日证实,5名中国公民当天在巴厘岛一起交通事故中遇难

新华社快讯:中国驻印尼登巴萨总领馆14日证实,5名中国公民当天在巴厘岛一起交通事故中遇难

新华社
2025-11-14 16:18:05
高市早苗通知全球,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攻击11亮相

高市早苗通知全球,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攻击11亮相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13 16:10:40
全国最大,南京建成了!覆盖全市606万户房屋

全国最大,南京建成了!覆盖全市606万户房屋

林子说事
2025-11-14 14:38:58
佘智江和老燕子黄有龙的瓜!

佘智江和老燕子黄有龙的瓜!

八卦疯叔
2025-11-14 10:26:18
月销腰斩后,小米汽车改款来了!

月销腰斩后,小米汽车改款来了!

营销报
2025-11-12 17:53:25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4 00:01:00
“十四五”首都高校答卷|中国戏曲学院:从课堂到舞台的育人实践

“十四五”首都高校答卷|中国戏曲学院:从课堂到舞台的育人实践

新京报
2025-11-13 18:23:04
反击开始!中方通告高市早苗,日本胆敢介入台海,下场只有4个字

反击开始!中方通告高市早苗,日本胆敢介入台海,下场只有4个字

博览历史
2025-11-14 18:51:57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3 00:15:03
非洲雄狮陨落 遭绝杀无缘世界杯 曾8次参赛 4巨星梦碎+奥纳纳瘫坐

非洲雄狮陨落 遭绝杀无缘世界杯 曾8次参赛 4巨星梦碎+奥纳纳瘫坐

我爱英超
2025-11-14 09:41:52
2025-11-14 20:23:00
小彭的灿烂笔记1
小彭的灿烂笔记1
矮脚弟弟,记录小汤圆的幸福生活
1332文章数 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赛唯一女选手"冷美人"退赛 本人表示"不甘心"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赛唯一女选手"冷美人"退赛 本人表示"不甘心"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旅游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哈趣H3 Ultra:哈曼联名登场,打造千元投影音画新标杆

旅游要闻

从安吉到加纳利:联合国榜单背后的“乡村价值”再发现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