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曾经,欧美澳绿卡是中产阶级趋之若鹜的“阶层通行证”。
如今,“反润”回国潮悄然兴起,绿卡正在被越来越多人主动放下。
80万留学生、超3800名华人科学家回流。
这场潮流的反转,放在十年前几乎难以想象。
![]()
回国潮
那时的移民市场上,加拿大的枫叶卡、澳大利亚的PR(永久居留权)、美国的EB-5签证,都是中产阶级眼中“阶层稳固”的硬通货。
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赴加拿大移民人数超2万,占该国新移民总数的9.2%。
澳大利亚每三份教育移民申请中就有一份来自中国。
美国EB-5投资移民中,中国家庭占比超80%,配额被炒到120万美元仍供不应求。
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分享移民申请经验、海外置业攻略的帖子,《北京人在纽约》里“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的台词,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信条。
![]()
如今风向彻底变了。
最新统计显示,三年间已有3876名华裔科学家返回中国。
留学生群体的回流速度更惊人,2024年回国留学生突破80万,较2019年增长50%,计算机、金融等高薪专业归国率高达70%。
在社交媒体上,“移民回国”“反润”等话题评论量动辄破万。
曾经的移民攻略帖下,如今满是“如何办理回国落户”的咨询。
促使这些人放下绿卡的,是海外生活“滤镜”破碎后的现实冲击。
![]()
国外生活
医疗和生活成本的压力,更让中产喘不过气。
在加拿大定居八年的水哥,曾因心脏剧痛去公立医院就诊。
却被告知排期要等三个月,最后只能自费去私立医院才避免延误治疗。
“所谓的免费医疗,在紧急情况下根本靠不住。”
更让他无奈的是税收压力,作为企业主的他要缴纳46%的最高收入税。
而身边有些难民不用工作,每月就能领到五六千加元补贴,印度移民靠多生孩子甚至能月入2万加元。
![]()
加拿大媒体报道
“辛苦赚的钱被大量用于福利支出,可自己的孩子却要在充斥着大麻味的社区上学,因为当地大麻已经合法化。”
最终,水哥花20万加元办理手续,放弃加籍带着家人回国。
职场上的“隐形天花板”,成了高端人才回国的重要推手。
在美国某知名实验室工作的刘畅,曾因“中国行动计划”被审查,虽然最终证明清白,却让他彻底寒心。
“每天专注研究还要提心吊胆,这种环境根本没法安心搞科研。”
![]()
他提到,自“中国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美国官方发起了2000多项调查,148名科学家受到审查,其中130人为华裔。
而回到北大实验室后,他不仅获得了百万级科研项目资助,还能用到充足的低价试剂,这是在海外难以想象的。
移民政策的突然收紧,更让不少人的“海外梦”戛然而止。
加拿大曾在2022年一年吸纳100万移民,直接让人口从3900万增至4100万,但随之而来的房价暴涨、资源挤占引发民众不满。
![]()
2024年起,加拿大开始精准限制移民。
5月起,公立私立合作留学项目新生、“课程许可协议”院校毕业生无法申请毕业工签,2025年1月BCPNP硕博类移民也将终止。
8月更突然提前终止“旅游签转工签”政策,导致超7万留学生面临工签到期被驱逐的风险,其中大部分是印度和中国学生。
澳大利亚的政策同样趋严,年初暂停了华人青睐的投资移民计划,3000多份未审批申请被退回,不少中国富人白白损失了数年等待时间。
![]()
曾经被称为“移民三宝”的幼教、护士、社工专业,如今也卷到极致,幼教专业的邀请分数从60-70分暴涨至85分。
有的学生投了上百份简历才有个位数反馈,薪资甚至达不到移民局要求。
以前读个紧缺专业就能拿身份,现在连找份工作都难。
与海外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强大吸引力。
广东“百万英才计划”为留学生提供最高67万元购房补贴,苏州AI产业园博士入职即享20万元启动资金,创业可申请500万元免息贷款。
![]()
这些政策精准击中了归国人员的需求,也让国内成为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一位硅谷工程师的账单很有说服力,他举例说旧金山一碗面要15美元,深圳仅需15元人民币,这种生活成本的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过,“反润”之路也并非全是坦途。
在德国工作五年的陈乐,回国后用了三个月才适应996工作制。
曾经在德国习惯的“朝九晚五”和悠长假期,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几乎不存在。
![]()
美国驱逐非法移民
部分企业对海外资历的不认可也让他受挫,面试时多次被质疑“海外经验不接地气”。
甚至出现职位倒挂的情况。
曾经为了逃避“内卷”移民,如今却要面对新的学业压力。
在这场归国潮中,最可贵的是人们心态的成熟。
曾经,不少人将移民视为“成功的标志”,盲目追捧海外的一切。
![]()
如今,无论是选择留下还是回国,更多人开始理性权衡自身需求。
追求稳定生活、行业发展平缓的人,依然会选择海外的“慢节奏”。
而身处AI、量子计算等国内风口行业,渴望快速实现价值的人,回国自然更具优势。
从十年前的移民热到如今的“反润”潮,变化的是国内外发展的格局,不变的是人们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
![]()
结语
那些放下绿卡回国的人,不是否定海外的价值,而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舞台。
那些依然坚守海外的人,也并非不爱国,只是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正如那句老话,月亮圆不圆,从来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要自己抬头去看。
而祖国的强大,恰恰给了我们抬头选择的底气。
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轮圆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