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依托“互联网+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一起侵害作品网络传播权纠纷。从案件受理到双方达成和解、原告撤诉,全程仅用5个工作日,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便解决了矛盾,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的高效与便捷。
据悉,该案中原告李某发现某高校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在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遂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而被告以非商用为由拒绝担责。
承案调解员梳理案情后,发现双方均有协商意愿,且身处不同城市,线下诉讼成本较高。为此,调解员通过电话沟通与线上“隔空对话”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向被告释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其侵权责任;另一方面倾听被告因工作疏忽导致侵权、已删除图片并愿协商的诉求。最终,原告考虑到被告侵权情节较轻且已采取补救措施,同意降低赔偿金额,被告也致歉并当场转账履行赔偿义务。
近年来,船营法院聚焦知识产权纠纷特点,将线上调解贯穿案件审理全流程,通过简化程序、优化服务,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解纷途径。此举不仅维护了权利人合法权益,也提升了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提升线上解纷能力,让司法服务的温度与速度惠及更多群众。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美佳
责编 周凇宇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