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的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揭示了上海法院如何用“法律放大镜”解剖产品颜值的微妙差异。
2016年,A公司(原型为小米)推出一款智能手机,机身采用弧形边框设计和四角圆弧过渡。
三个月后,B公司(原型为苹果)向某法院提起诉讼,指控A公司侵犯其手机外观设计专利权,索赔1亿元。
B公司主张其专利设计包含三大核心特征:
非对称弧形边框——手机正面到背面的弧线曲率不一致
特定曲率的四角过渡——转角弧度精确到0.1毫米级差异
屏幕浮于基体表面的悬浮效果
庭审中,A公司工程师当庭测量被控侵权手机:“我们的四角弧度比B公司专利设计小0.3毫米,背面弧线是完全对称的!”
B公司代理律师则指着专利图纸强调:“0.3毫米差异肉眼根本无法识别,消费者购买时必然产生混淆。”
01 裁判结果与理由链条
法院最终判决:A公司不构成侵权
核心裁判理由构成三层逻辑链:
第一步:锁定设计特征比对基准
以专利公告图片而非实际产品为比对对象
剔除仅由产品功能决定的设计特征(如屏幕尺寸)
聚焦“非对称弧形设计”这一专利区别于现有设计的特征
第二步:整体视觉效果实质性差异判定
被控侵权设计采用对称弧度,专利设计为非对称弧度
二者转角曲率存在可测量的物理差异(0.3毫米)
一般消费者能察觉二者视觉差异,不会误认
第三步:设计空间考量
手机行业外观设计自由度较高
微小差异在自由设计空间中足以影响视觉效果
判决书特别指出:“在创新活跃的消费电子领域,0.1毫米的曲线变化可能就是设计突破的边界。”
02 法律分析:上海法院3步判定法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提示:本案揭示上海法院审理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系统性裁判方法,企业可据此构建侵权风险防火墙。
第一步:产品种类过滤网
根据《专利法司法解释》第九条,法院首先判断被控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相近种类:
参考要素:
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仅作参考)
产品实际用途(如手机与平板电脑可能属相近种类)
销售渠道和消费群体重叠度
企业风控建议:开发新品前检索《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的同时,务必调查竞品实际使用场景。某保温杯厂商曾因将产品设计用于车载咖啡架,被判对咖啡器具外观专利侵权。
第二步:设计特征解构术
采用“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原则(《专利法司法解释》第十一条),重点把握:
比对要素法律效力典型案例启示设计要点对视觉效果影响权重最高高仪淋浴喷头案中跑道型出水口设计成决定性特征惯常设计对视觉效果影响弱手机圆形Home键不被单独保护功能性设计排除在保护范围外汽车轮胎花纹不具美感不受保护动态GUI界面需比对全部变化状态“趣键盘”案因进度条动画被判侵权
上海公司法律师特别提示:上海法院在晨光文具诉得力案中确立“设计特征权重三分法”:
形状特征权重>图案>色彩
创新性特征权重>惯常设计
产品主要观察面权重>次要面
第三步:设计空间校准器
设计空间指设计者在特定产品上创作时的自由度:
设计空间大(如家具、日用品):微小差异通常不侵权
设计空间小(如轮胎、电路板):细微变化可能构成创新
上海法院在GUI案件中进一步明确: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需考虑界面转换的动态过程,不能仅静态比对单一界面”
03 给企业的3道护城河
基于上海法院裁判倾向,俞强律师为企业绘制风控蓝图:
研发期:专利地图导航
创新点分级保护:核心设计特征申请立体保护(外观专利+著作权登记)
设计文档留痕:保存设计草图、模型修改记录,证明独创性
GUI动态保护:界面变化过程需录制视频作为证据附件
应诉时:三大抗辩路径
设计空间抗辩:举证行业设计限制因素(如手机天线位置限制)
现有设计抗辩:检索专利申请日前公开的同类产品设计
区别特征放大:通过3D建模对比差异点可见性
合作中:供应链责任切割
上海法院在“趣键盘”案中认定:
“软件开发商导致侵权界面在手机上呈现,应承担制造侵权责任”
协议必备条款:
供应商知识产权瑕疵担保条款
二次设计侵权赔偿兜底条款
软件界面知识产权合规承诺
04 特殊类型外观设计保护前沿
随着产品形态演进,上海法院对新型外观设计侵权认定呈现新特点:
GUI侵权责任穿透
软件开发商视为产品制造商(“趣键盘”案)
应用商店未尽审核义务可能构成帮助侵权
零部件保护规则
组装关系唯一的组件产品(如拼装玩具),按整体设计保护
通用零部件(如手机电池),需证明其单独销售时具有美感
局部设计保护突破
2021年专利法修改后,上海法院在破壁机案中认定:
“对产品局部设计创新点的模仿,可能构成实质性相似”
俞强律师带领的争议解决法律服务团队,深耕知识产权争议领域多年,曾代理多起重大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件。团队通过“可视化比对技术”和“设计空间评估模型”,帮助企业精准预判侵权风险。
在近期代理的某智能家居外观设计案中,团队通过解构23个设计特征权重比例,成功论证0.5毫米的曲面差异构成实质性区别,为客户避免2300万元赔偿。
法律是设计创新的尺子,而非束缚创造力的绳索
风险提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具体案件需要咨询专业律师。在面临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时,建议企业及时留存设计过程证据,并委托专业知识产权律师进行侵权风险评估。
俞强律师 争议解决法律服务团队
核心理念:致力于通过专业、高效、务实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化解商事纠纷,捍卫核心权益,实现商业目标。
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争议与纠纷不可避免。如何高效、策略性地处理争议,将法律风险转化为商业优势,是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面临的关键挑战。本团队深耕争议解决领域多年,凭借精湛的法律技艺、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对商业逻辑的深刻理解,为客户提供贯穿争议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定制化法律服务。
我们擅长处理各类复杂的商事争议,尤其在以下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公司股权纠纷:股东资格确认、股东出资、公司决议效力、股权转让、股权激励、公司控制权争夺、股东代表诉讼、董监高责任纠纷等
合同纠纷:买卖、担保、借款、租赁、建设工程、房地产开发、合伙协议等合同的订立、履行、违约、解除及损害赔偿
知识产权与不正当竞争:技术合同、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侵权,以及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案件
俞强律师执业机构: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198号世纪汇广场一座12楼
教育背景:北京大学法律硕士
law咨询方式:俞强律师已在公众号开通免费咨询通道,或通过“君澜律所”官网预约专业咨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