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那场让西贝股价预期跳水的舆情灾难,堪称餐饮界公关反面教材天花板。
创始人贾国龙一套硬刚、煽情到降价的迷之操作,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这场惨败不是偶然翻车,是企业长期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扒开表象看内核,全是能让所有老板抄作业的血泪教训。
![]()
回头看看西贝最风光的时候,贾国龙那股“猛劲”确实让人服气。他当年就是个不怕死的愣头青,先是卖香烟起家,后来开面馆,一路折腾到做出个餐饮帝国,短短几年,营收干到了62亿。
那会儿的贾国龙,说话冲,做事狠,认准了就干,哪怕别人说他疯。他那股“我就这么干”的劲儿,刚好踩在了当时经济腾飞、消费升级的节奏上,西贝也顺势成了家庭聚餐的首选之一。
![]()
说白了,那时候的西贝靠的是贾国龙的狠劲儿和决心,现在的问题也是出在他这股“我说了算”的脾气上走了偏。
说白了,预制菜这事本身真没多大问题,海底捞、外婆家哪个不是在用?大家能接受的关键是——你别装。结果西贝一听顾客说不好吃,第一反应不是解释不是改,而是甩出营业执照来证明合法,这不就等于对着顾客说“我们合规,凭啥挑我毛病”?拿法律底线当卖点,谁信啊?
![]()
更搞笑的是,刚刚强硬失败,马上就开始打苦情牌,发了个煽情文案《7岁的毛毛:我以为再也吃不到西贝了》,配图是个小孩举着碗眼泪汪汪,画风直接从餐饮评论跳到狗血电视剧。
结果怎么样?全网开嘲,网友直接把“充值1000送北京房”的老段子又翻出来调侃,评论区笑疯了。这哪是危机公关?简直像在试镜都市情感剧,还没台词就被全网pass掉了。
![]()
这事最开始其实挺简单。9月10号,罗永浩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他在西贝吃到了预制菜,价格还贵,吃着让人恶心。他提了个建议:餐馆应该明确标注有没有用预制菜,消费者有知情权。
结果因为老罗影响力大,这句话一下子冲上热搜,引发了全民大讨论,什么“知情权”也成了热词。
![]()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顾客的直白吐槽,但刚好戳中了餐饮行业最敏感的地方:菜值不值那个价、你到底是不是在忽悠人。大家真正在乎的,不是有没有预制菜,而是你敢不敢明说。
这事的根子,其实不在预制菜到底好不好吃,而是消费者、餐厅、监管这三方对“预制菜”这仨字的理解,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
在罗永浩和普通人眼里,“预制菜”听着就是不新鲜、不是现炒的、厨房没烟火气的玩意儿。老罗晒出消费小票,说菜几乎全是预制的,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花这么多钱来餐厅,不是为了吃一份微波炉热出来的“高配盒饭”。
这感觉就像你进店点了一桌热菜,结果发现背后是泡面+调料包,换谁心里能舒服?
![]()
对头部主播来说,说话就是开枪;对餐饮品牌来说,顾客信任就是命。
这场仗,拼的是谁的话更刺耳,也比的是谁的底子更扎实。
![]()
但问题来了,西贝的底子,一揭开实在有点尴尬。
谁在为西贝买单?其实答案挺明显:爸妈。
![]()
那群为了孩子肯花钱、不愿让孩子吃垃圾食品的中产家长。
麦当劳、肯德基不敢去,怕不健康,那就选西贝。
![]()
因为西贝的人设一直是:现炒现做、干净卫生、健康新鲜。
可现在你告诉人家这些菜是提前做好的、塑料袋里热出来的?这不就是砸人设吗?这信任一旦碎了,哪还拼得过真快餐。
![]()
但最离谱的还不是预制菜,也不是公关操作,最离谱的,是西贝董事长那一连串发言,简直让全国网友看得一脸懵。
先是放狠话,说宁可企业不干了,也要跟罗永浩争个输赢!
![]()
接着又上演大型“双面人”现场,一边发致歉信说要学习胖东来,一边又跳出来骂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关键是啥?关键是罗永浩都已经说算了,不想再跟西贝纠缠了。
![]()
结果你人家刚放下架子不吵了,董事长这边又冲上来点火,说人家是网络黑社会,这不就等着人家回怼吗?
这不是道歉,这是拱火。看不懂也正常,因为它本来就不正常。
![]()
西贝从年赚62亿到现在一天亏上百万,真不是罗永浩一句话能搞垮的,根子在贾国龙自己认知跟不上:把互联网当江湖,把公关当吵架,把降价当救命稻草。
明明手里有12万亩莜麦地、4个中央厨房,还踩中了“带娃食堂”这种好赛道,结果就因为自己一通迷惑操作,硬是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
那西贝要想翻身,第一步该干嘛?
贾老板得先补补网感课,别老觉得网友是敌人;公关团队也别再整那些煽情剧本,真想挽回口碑,就踏实做事——比如菜现炒、厨房敞开给人看,这才是顾客要的安全感。
![]()
最后,别一着急就乱降价,把自己的定位砸了。中高端餐饮不是靠便宜赢的,是靠让家长觉得“这钱花得值”。安全、透明、有诚意,才是翻身的正道。
舆论一烧起来,西贝又开始搞煽情这一套。那篇“7岁毛毛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的文章一发出来,网友直接笑疯了,说这哪是公关,分明是在参加“狗血剧本大赛”。
![]()
更离谱的是后面的“充钱送房”故事,一个比一个魔幻,搞得像在自导自演小品,哪有半点危机公关的专业感。
网友一边吐槽一边看热闹:“你们这不是在公关,是在搞笑。”
![]()
一直到2025年,西贝才终于醒悟,知道光靠煽情没用,开始推出“现做菜”“明厨亮灶”这些真正对路子的整改措施。
这波操作才总算踩准了点。说到底,问题不是在煽不煽情,而是你一直绕着问题走,顾客最在意的那些痛点,你根本没碰。
![]()
西贝在全国开了快400家店,想要保证每家店的出品差不多,确实得靠中央厨房和预加工这一套流程。
说实话,中餐要走向现代化,预制这一步是绕不开的,里面有工业化、科技化,也有现代食品生产该有的流程,这都正常。
![]()
但问题来了,西贝一边靠标准化省钱省力,另一边还打着“匠心现做”的招牌,价格照样收得死贵,嘴上说是手工现炒,实际拿的是工厂流水线的料。这事儿要是摊在谁身上,都会觉得自己被当成冤大头。你要么诚实点,要么就别收那么贵。两头都想占,最后只能两头都翻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