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先苦后甜,那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先苦后甜呢?
答案是否定的,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先苦后甜。
绝大多数人,都会从早年,一直痛苦到晚年。或许,晚年的时候更苦。
随着年岁的衰老,物质条件并没有改变,那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一场悲剧。
不然,哪有“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一说呢?
一个人,晚年能不能享福,只看以下4个条件。
![]()
一、是否身体健康。
说一千,道一万,“健康”二字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所谓“历经世间多少事,方知平安值千金”就是这个道理。
有健康,不用卧病在床,晚年才有质量。反之,没有健康,需要卧病在床,哪怕活到一百岁,也没有意义。
有一部分老人,六七十岁,就瘫在床上了,需要子女来服侍。
子女不仅给老人脸色看,老人也活成了植物人的模样。这,真的有尊严吗?
保重身体,是晚年幸福的前提。其余的,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老人健康一点,医药费少花一点,家庭的压力也能小一点。
![]()
二、是否兜里有钱。
仅次于健康的,就是金钱物质。
人老了,需要护工来照顾,不得不花钱;需要去医院看病,不得不花钱。
养老的本质,就是通过金钱、物质,来赡养自己的往后余生。至于什么子女,其实都靠不住。
你看农村的贫穷老人,为什么会被抛弃?不就是因为他们没钱嘛。
你看底层的孤寡老人,为什么会孤苦终老?不就是因为他们没钱嘛。
你可以认为,重视金钱,就是拜金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你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养老金可以高一点。这,很现实。
谁不希望自己的养老金高一点呢?别唱高调,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秤。
![]()
三、是否有自己的房子。
一部分老人,由于没有房子,所以只能跟子女住一起,平时只能看子女的脸色做人。
对此,肯定有人不理解,父母跟子女住一起,为什么要看子女的脸色做人呢?
就一句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自己没有房子,需要跟子女住一起,那子女就掌握了“主动权”。父母为了有立锥之地,不就只能“低头”吗?
人老了,既没有房子,也不想跟子女住一起,这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很难租到房子。
为什么老人很难租到房子?因为房东都害怕老人死在他们的房子里边。
话虽难听,可现实如此。留一套房子给自己养老,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
四、能否跟老伴处好关系。
俗话说:“年少夫妻老来伴。”
结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就只有一个目的,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什么生理需求、肉体需求,那都是虚的。而陪伴,才是实打实的。做不到陪伴的夫妻,那他们结婚也没有意义。
随着人到中晚年,终究需要有人来“依靠”。而“依靠”的对象,并不是子女,而是老伴。
道理很简单,父母跟子女,利益追求是不一样的,而老夫老妻,利益追求是一样的。
子女的利益追求,或许是赚钱。而老人的利益追求,只能是养老。
所以说啊,好好跟老伴处好关系,有人陪伴,这比什么“养儿防老”更靠谱。
文/舒山有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