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妈妈,给我10块钱”,当孩子开口要钱时,这4句话千万别说

0
分享至

文|凝妈悟语

社交平台上,有一位男士分享了一件深藏心底的隐痛:

年少的时候,有两位女同学来家里做客,他想大方一回,请他们喝茶,就跟妈妈要零花钱。

妈妈掏出5毛钱,狠狠地扔在地上,不耐烦地说:拿去。

他当时就有种屈辱的感觉,但碍于同学的面子,弯腰从地上捡起那枚硬币,不过,尊严碎了一地。

他已经30多岁,经济独立,但是始终没有办法和父母亲近,也特别抗拒婚姻。

他说,那5毛钱就是导致这一切的根源。



在一个关于小时候跟父母要钱的文章里,多条评论引发共鸣:

有人说 “小时候要钱买练习本,妈妈骂我‘败家子’,直到现在花钱都有负罪感”;有人回忆 “想要 钱参加同学生日会,爸爸说‘不如把这钱省下来给你交学费’,从此再也不敢提任何需求”。

孩子开口要钱,本是带着依赖和信任的期待,可父母随口的回应,却常把这份期待变成伤害。

以下这 4 句话,最该从父母的嘴边剔除,因为它们伤害的不只是孩子当下的心情,更是未来面对金钱与亲情的底气。

第1句话:“你以后听话吗?不听话,就不给你这10块钱”

“想要这10块钱买漫画?先保证叫你干啥就干啥,听话才给你!” 这句话,几乎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要钱时的 “条件反射”。

我们总觉得,用钱当 “诱饵”,能让孩子乖乖听话,可没想到,这短暂的 “顺从” 背后,藏着更长远的伤害。

有网友说:如果不说“我听话”,就得不到钱,只好违心服从。那种无助、屈辱的感觉一辈子忘不了。

同时,可能让孩子养成凡事和金钱挂钩的习惯。

有一位上海的妈妈在社交平台分享困惑:每次让女儿帮忙做些小事,女儿总是问“给多少钱”。

思前想后,才反应过来,是她长期把钱当作 “听话才给钱”挂在嘴边:孩子一要钱,就说“你做到好好吃饭就给你钱”“你做到按时睡觉就给你钱”。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内部动机外化

当 10 块钱变成 “听话” 的交换条件,孩子不会明白 “听话是因为尊重他人”,只会觉得 “服从是为了拿到这 10 块钱”,连亲情都成了需要用金钱衡量的交易。



第2句话:“你学习好了,再给你这 10 块钱”

“想要10 块钱?先考进班级前10名再说!”“这次月考进步了,才给你10块钱!”

在看重成绩的当下,很多父母总习惯把 “钱” 和 “学习” 绑在一起,以为能激励孩子,却没想到,我们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把成绩当筹码,可能透支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

河南高中生小宇为了买心仪的篮球鞋,拼命冲刺月考,终于考进年级前十。可当他拿着成绩单要零花钱时,母亲却改口:“这点进步算什么?等考上重点大学再说。”

小宇瞬间崩溃,从此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

心理学上的德西效应认为:当外在奖励取代内在兴趣,人会逐渐失去对事物本身的热情。

学习本是孩子自我成长的过程,可 “成绩换钱” 的逻辑,让学习变成了 “挣钱” 的任务。

更可悲的是,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觉得 “父母的爱需要用分数兑换”,亲子间的情感也沦为功利交易。



第3句话:“别买零食!这 10 块钱省下来做别的”

“想要10块钱?是不是又想买零食?别买那些垃圾食品,这 10 块钱省下来给你买练习本!”

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要钱,就默认是买零食,下意识地拒绝。

我们怕孩子吃坏身体,却忘了,这10块钱背后,可能藏着孩子的社交需求、小小的心愿。

当我们刻意强调“别买零食”,孩子反而更容易去买零食。

央视网曾采访过一位 “焦虑妈妈”:

为了让孩子少吃垃圾食品,她对零食严防死守,孩子每次要钱买零食都被厉声拒绝。

可没想到,孩子上初中后开始偷偷攒钱买零食,甚至一次吃下好几包薯片,身体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

这位妈妈才意识到,过度禁止反而引发了孩子的 “报复性消费”。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6-12 岁是孩子建立自主意识的关键期,适度的消费选择权能帮助他们培养判断力。

合理引导远比一味禁止更有效。

一位妈妈的做法则值得借鉴:她给孩子设立 “每周15元零食基金”,告诉孩子 “可以自己选零食,但要注意看配料表”。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学会了比价,还能主动选出相对健康的选项,甚至会把零食分享给同学。



第4句话:“你就知道要 10 块钱,你知道妈妈多辛苦吗?”

“又要10块钱?我一天上班才赚多少钱,要交房租、要给你交学费,你就不能省着点花?”

经济压力大时,很多父母听到孩子要钱,就忍不住倾诉辛苦。

我们以为是 “忆苦思甜”,却没想到,这10块钱成了压在孩子心里的 “负罪石”。

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童年阴影:每次他要钱买文具,母亲都会翻出账本哭诉:“你知道我一个月工资才 3000,这10块钱够我买两天的菜了。”

久而久之,他变得极度自卑,成年后哪怕经济独立,也不敢花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总觉得 “享受就是罪过”。

儿童心理学专家指出,孩子的认知里,“10 块钱” 就是 “想买的东西”,理解不了 “10 块钱背后的生活压力”。

过度强调 “妈妈辛苦”,会让孩子觉得 “我要 10 块钱是错的,我是家里的负担”,甚至形成 “花钱就是罪过” 的扭曲认知。

就像一位网友吐槽的:“每次妈妈说‘我为你多辛苦’,我都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孩子想要10块钱,是 “我的需求会被听见”“我会被好好对待” 的安全感。

用金钱绑架听话,会让孩子失去自主人格;用成绩兑换金钱,会透支学习的热情;用禁止否定需求,会剥夺成长的机会;用苦难施压,会套上负罪的枷锁。

下次孩子再开口说 “妈妈,给我10块钱” 时,不妨先停一秒,蹲下来问问他 “想用来做什么”。

这 10 块钱可能买不了贵重的东西,却能买给孩子一份被尊重、被理解的底气 —— 而这份底气,会支撑他未来敢花钱、会规划,更敢爱与被爱。

毕竟,你回应的不只是 10 块钱,更是在塑造一个懂得尊重、拥有热情、学会自主、心怀底气的生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庆球迷邀请“铁帅”李章洙吃火锅:李章洙很喜欢重庆的麻辣

重庆球迷邀请“铁帅”李章洙吃火锅:李章洙很喜欢重庆的麻辣

懂球帝
2025-11-12 14:09:07
老人“黄金体重”已公布!不是110斤,越接近这个数身体越健康

老人“黄金体重”已公布!不是110斤,越接近这个数身体越健康

白宸侃片
2025-11-12 14:12:28
已经“停产”的方便面!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你吃过几碗?

已经“停产”的方便面!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你吃过几碗?

夜深爱杂谈
2025-11-12 00:10:35
县委书记被双规,他的妻子去找市委书记,不久县委书记官复原职

县委书记被双规,他的妻子去找市委书记,不久县委书记官复原职

乔生桂
2024-08-28 10:45:06
iPhone 17 Pro 无卡 eSIM 版本创造史上最长续航!

iPhone 17 Pro 无卡 eSIM 版本创造史上最长续航!

XCiOS俱乐部
2025-11-12 15:08:39
为攀附铤而走险!无锡某区原宣传部女部长余敏燕与书记生子,惊动中纪委

为攀附铤而走险!无锡某区原宣传部女部长余敏燕与书记生子,惊动中纪委

鸣哥观江苏
2025-11-12 10:53:32
一天三四次!56岁大妈患上肛门癌,丈夫痛哭道:根本不知道有害

一天三四次!56岁大妈患上肛门癌,丈夫痛哭道:根本不知道有害

阿晪美食
2025-09-30 14:45:42
信息差能让普通人有多绝望?网友:三支一扶知道是什么吗?

信息差能让普通人有多绝望?网友:三支一扶知道是什么吗?

夜深爱杂谈
2025-11-12 00:03:56
叶帅曾任八路军总参谋长,1949年为何是林彪下级?四野发展太迅猛

叶帅曾任八路军总参谋长,1949年为何是林彪下级?四野发展太迅猛

舆图看世界
2025-11-12 16:35:03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于他一路顺风顺水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于他一路顺风顺水

热点菌本君
2025-11-10 15:45:57
谌容:晚年一个月丧夫丧子,在美被问对中共感情,一句话听众哑然

谌容:晚年一个月丧夫丧子,在美被问对中共感情,一句话听众哑然

鹤羽说个事
2025-11-01 14:46:52
郭士强都留不住!余嘉豪放弃全运会决赛,力压周琦大秋却无缘金牌

郭士强都留不住!余嘉豪放弃全运会决赛,力压周琦大秋却无缘金牌

嘴炮体坛
2025-11-12 11:37:05
佛山一地面车库“爆改”成酒楼?业主吐槽:小区就像“无掩鸡笼”!开发商这波操作实在“魔幻”……

佛山一地面车库“爆改”成酒楼?业主吐槽:小区就像“无掩鸡笼”!开发商这波操作实在“魔幻”……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1 21:37:46
英媒:中国富人为何逃离新加坡?中国不给脸,新加坡也就是个县了

英媒:中国富人为何逃离新加坡?中国不给脸,新加坡也就是个县了

福建平子
2025-11-12 12:50:48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近史博览
2025-11-11 14:20:26
男子暴打93岁母亲,官方通报原因,女儿曝更多内情,母亲经常被打

男子暴打93岁母亲,官方通报原因,女儿曝更多内情,母亲经常被打

鋭娱之乐
2025-11-12 11:24:21
奇葩!可怕!去链家买房,却买来了“终身伤害”?

奇葩!可怕!去链家买房,却买来了“终身伤害”?

星光的彼岸
2025-11-12 10:25:18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新进展,视频拍摄者身份已清晰,第三者已出现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新进展,视频拍摄者身份已清晰,第三者已出现

平老师666
2025-11-12 11:41:29
U17世界杯亚洲9队小组赛表现:日韩朝乌出线,印尼等5队出局

U17世界杯亚洲9队小组赛表现:日韩朝乌出线,印尼等5队出局

懂球帝
2025-11-12 13:32:08
辛柏青再次到辽宁丹东大孤山景区,状态好多了,李乃文陪着他一起

辛柏青再次到辽宁丹东大孤山景区,状态好多了,李乃文陪着他一起

乐悠悠娱乐
2025-11-12 10:38:25
2025-11-12 17:24:49
凝妈悟语柠橙妈妈
凝妈悟语柠橙妈妈
专注孕婴育儿知识分享
1886文章数 86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期中考试后,家长会要怎么准备?给新老师降压!

头条要闻

专家:对华攻击停滞 美国面对的局面凶险霸权随时不保

头条要闻

专家:对华攻击停滞 美国面对的局面凶险霸权随时不保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手机要闻

消息称 iQOO 接下来 Neo 和数字系列新机「全面标配 2K」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