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1995年10月26日,奉浦大桥建成通车,今年恰逢大桥建成通车30周年。近日,《奉贤报》在头版发表评论文章以记之。首篇文章题目为《“一桥飞架”三十载 敢为人先再出发》。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为天下先是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弘扬的品质。”1995年10月26日,奉浦大桥建成通车,在黄浦江两岸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回望30年前,奉贤人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破局突围,以笃行实干的韧劲攻坚拔寨,以同心同德的合力共筑通途,铸就了奉贤交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凝练为驱动城市发展的精神丰碑。
![]()
三十载薪火相传,建桥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奉贤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从路网纵横到乡村振兴,从东方美谷到新城建设,这条熠熠生辉的精神纽带,引领奉贤儿女怀揣着“跳出奉贤看奉贤”的豪情壮志,演绎着接轨市区、链接全球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
敢为人先,意味着没有先例可循,面对未知与挑战,奉贤人选择打破陈规,冲破束缚。建桥梦因种种限制一度搁浅,奉贤人摒弃“等、靠、要”的惯性思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资金自筹资金,没有政策争取政策,没有技术钻研技术。在全区人民众志成城和建设工人不舍昼夜的躬耕下,大桥在短短19个月内便从蓝图变为现实。在施工过程中,小到一颗螺栓的标准,大到跨江梁体浇筑技术,在无数次试错、碰壁、失败中,补足短板、打磨工艺、寻找规律,正是这种把工程做精、把小事做细的实干精神,造就了长虹卧碧波的动人风景。奉浦大桥的建成启示我们:拥有开拓勇气和实干精神,未知疆域终会印刻下先行者的足迹,让没有先例的探索,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奇迹。
![]()
拥有一座通往市区的桥,是奉贤人民长久以来的梦想。30年前,奉贤干部群众发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以主人翁之姿,为造桥献策出力,展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合力,架起了这座外引内联的桥、拥抱世界的桥。如今,在奉贤大地上,四通八达的道路上车流如织,串联起浦江两岸的繁华景象。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际,区委书记刘平指出,“要营造好本区干部群众肯吃苦、有拼劲的良好氛围。”面向未来,奉贤干部群众当汲取建桥启示,发扬建桥精神,继续以敢为人先、拼搏奋进的姿态,阔步于奉贤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产业发展中当先锋,在乡村振兴中打头阵,在城市建设中勇争先,让“干字当头、实字托底”成为奉贤的鲜明底色。
![]()
大桥建设或许只是一个起点,它带领我们驶入全域发展的快车道,也激励着奉贤人争做乘风破浪的弄潮儿。从织密城乡路网到深耕四大产业,从提升城市气质到构筑宜居空间,接过“四千精神”的接力棒,奉贤人民正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朝着全力打造南上海重要增长极的目标逐梦新时代、扬帆再出发。
《奉贤报》编辑部:张莉莉
照片:石浩南 夏其林
部分照片:区档案馆
编辑:陆嘉俊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