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波福建舰的高颜值的图片刷屏了,福建舰的甲板上一歼-35的隐身战斗机、一架空警-600的预警机、一架歼-15T的舰载机三型舰载机的同框画面都被拍到了,而且电磁弹射的轨道都清晰的可见了,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要内容——这可是官方首次对外公布的三型舰载机的同框的画面了。
![]()
可以在短短的45秒内就将一架战机通过电磁弹射的方式迅速地从甲板上抛射出去,甚至在半小时的时间内就能将全甲板的战机全部按预定的计划顺利的出击,而最关键的冷启动至放飞仅需15分钟就能实现,这一刻,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作战半径直接覆盖西太平洋第二岛链。
歼-35的载油量、载弹量和航程数据被曝已超越美国F-35,空警-600的雷达探测距离更是让直升机预警机望尘莫及。
然而,构建出一支真正的航空母舰战斗力,远不仅仅是简单的“加一把尖的刀子”那么简单,还得有一个坚强的“后勤的盾牌”来支撑其战斗的无限性和不停的前进。
但在目前的中国舰载机体系中,却始终缺乏三款关键的辅助机型:舰载的运输机、无人加油机和重型的舰载直升机的缺失就如同一颗又大又硬的钉子,始终耸立在我国产舰的发展之上,尽管未直接对航母的舰体开火,它们的存在却直接决定了航母能不能在远洋的长期作战中取得较好的作战效果。
![]()
但最现实的还是通过加速舰载运输机的研制来更快地补齐这一“短板”。尽管已经以C-2“辉格”运输机的姿态扛了60多年的后勤任务,它也能将4.5吨的物资、人员甚至弹药都一一的运送到远在2600公里外的战场上。
而随着空警-600的不断成熟完善,我国完全可以在其平台上改造出自己的舰载运输机,其技术风险小、周期短,仅需将运输机的起落架、动力装置等主要部件安上空警-600的机身上就可实现舰载,相比之下其难度不大于现在的歼-15舰载机的改造难度。
别小看这只“空中货车”,在远洋的部署中,它就像一条贯通了海空的“生命的脊梁”般的“补给腿”,将战机、弹药、甚至伤员都一一的安全的将其送到前线的战场上,真正的体现了“空中补给”的独特的作战优势。
无人加油机是战力“倍增器”,美军的MQ-25“黄貂鱼”能带6.8吨燃油,在900公里外同时为4-6架舰载机加油,让整支舰载机联队的打击能力提升20%-30%。中国无人机技术积累深厚,攻克无人加油机只是时间问题,一旦成功,歼-35的作战半径将不再受燃油限制,航母的打击距离能再延伸一个量级。
![]()
不管如何打造的先进的舰载直升机,其都难以逾越最让人头疼的那一块——重。其技术难点堪比登天,可谓一项极具挑战的工程。
美军的CH-53K最大起飞重量33吨——相当于一架歼-16战斗机,能吊起16吨重物,连F-35C的机身都能轻松拎起来做空中转运。相比之下,中国现役的直-8舰载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就只有13.8吨,甚至都快要与美国的CH-53K的半个重量了。
重型直升机不是简单放大陆基型号就能搞定。它需要突破5000KW级涡轴发动机、高强度传动系统和抗腐蚀旋翼系统,机体还得折叠收纳进狭小机库。海上高盐高湿环境对材料腐蚀性极强,每一颗螺丝都要特殊处理。
更别提成本:CH-53K单机造价1亿美元,和F-35战机一个价。中国虽然已有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研发计划,但重型舰载直升机至今未进入试飞阶段,这是成为“直升机强国”的最后一道高墙。
没有重型直升机,反潜、垂直补给、救援等任务都会打折。比如CH-53K能吊运大型声呐设备或导弹,而现有中型直升机只能运送轻量物资。在对抗高强度水下威胁时,这一差距可能直接影响航母生存能力。
![]()
回头看看福建舰的进步,你会发现中国军工的跨越式节奏。甲板停机位从辽宁舰的24架提升到36架,加上电磁弹射效率,整体出动量提高了50%。歼-15D电子战飞机配合空警-600,已能构建远洋态势感知网络;未来若补齐三大短板,中国航母编队将真正具备全球投送能力。
西班牙《机密报》曾分析,福建舰是为未来核动力航母铺路。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从歼-15到歼-35,中国舰载机的每一个突破都在缩短这场追赶。而下一场竞速的钥匙,或许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辅助机型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