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歌手郑智化怒斥深圳机场:从服务星星点灯,到人性化持续照亮!
作者:黄埔少侠 总第:八百二十一期
轮椅与舱门间25公分的距离,成为衡量一座机场人性化服务的标尺,也照出了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认知鸿沟。
10月25日下午,知名歌手郑智化在微博上的控诉引发全网关注。他在深圳机场乘坐航班时,因升降车与飞机舱门存在25厘米高度差,轮椅无法推进飞机,最终在司机冷眼下“连滚带爬”进入机舱。
这位以《水手》、《星星点灯》等歌曲激励无数人的歌手,此刻却因公共服务的不完善而被迫“匍匐前进”。
![]()
一、服务缺失:25公分的距离,千里之遥的尊严。
郑智化在微博中详细描述了当天的不快经历:“远机位就算了,升降车停至机门居然离机门地板25公分,我轮椅推不进飞机,腿也没办法跨进机门。”
更令他寒心的是工作人员的冷漠态度——“操纵升降车的司机根本不顾我的安全,完全不愿把升降板提高,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
这并非孤例。残疾人歌手李琛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类似经历,直指“无障碍设施、服务意识及配套措施”亟需提高。
郑智化的遭遇揭开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真相:在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今天,公共服务的人性化程度仍停滞不前。
![]()
二、全球借鉴:无障碍环境不仅是设施,更是态度也是安全。
纵观全球,机场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
美国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已实施“无障碍辅助规定”,在基础法规之上提出更高要求,包括扩大轮椅转弯空间、设置助听环路系统等。
蒙特利尔机场管理局对残疾旅客需求进行细致划分,涵盖永久性、临时性、情境性等不同类型,致力于使机场无障碍环境全面覆盖所有客人需求。
巴西航空公司则直接投入设备,为行动不便乘客提供专用坡道,该设备甚至配备太阳能供电技术,实现照明自给自足。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共识: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再是“满足基本需求”,而是向“促进融合共享”迈进。
![]()
三、深圳国际机场的回应:从危机公关到立行立改。
面对舆论压力,深圳机场迅速响应。25日傍晚,机场官方在郑智化微博下留言致歉,并表示已第一时间启动核查。
当晚,深圳机场发布更详细的情况说明,提出三项具体整改措施:
1、为有轮椅旅客的航班尽可能提供廊桥靠接保障;增加轮椅旅客现场保障人员数量;试点启用有一定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
2、深圳机场在回应中坦承:“机场服务与旅客预期还有差距”。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3、郑智化随后回应,接受道歉并不再追究,希望此事能推动深圳机场优化对残疾人士的服务。
![]()
四、服务提质的破局之道:从星星点灯到万家灯火。
民航局今年5月发布的《运输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指南》可谓正当其时。
这份国内首部全方位指导机场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的行业文件,强调“通用设计提升服务包容性和友好性”。
事实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率先将无障碍设施分解为八大系统,包括无障碍停车系统、通道系统、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等,打造了世界先进一流的无障碍通用设计样板。
首都机场则创新打造远机位登机岛,设置无障碍坡道和直梯,将机场无障碍服务延伸至飞机舱门口。
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机场协会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正在协力制定全球统一的无障碍旅游框架,预计2025年提交国际民航组织大会讨论。
这些举措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硬件设施与软性服务的双重提升。
![]()
五、总结:对于深圳国际机场来说,或许道歉远远不是终点。
深圳机场的整改承诺不是终点。试点启用有一定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为有轮椅旅客的航班尽可能提供廊桥靠接。
这些改进措施犹如点亮了“星星点灯”,但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之路仍需持续照亮。
祝愿所有旅客都应能在不远的将来,告别“连滚带爬”的窘迫,带着尊严踏上每一段旅程。
![]()
2025年10月26日
️友情提醒:黄埔少侠欢迎各位评论区发表您的高见。欢迎各位关注、点赞、分享和评论!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