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博兴这片土地上,藏着无数的传奇故事。
有人靠钢铁起家,有人靠铝业发迹,也有人在一桶油里,炼出了属于自己的王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博兴,还只是滨州下辖的一个普通县城,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却鲜有能做大的。
而一个叫舒忠峰的年轻人,却在这片平凡的土地上,用三十年时间,把一个快倒闭的小油棉厂,做成了年营收439亿元的巨无霸——山东渤海实业集团。
他不是富二代,没有背景,更没有任何资本撑腰。
他18岁进供销社,28岁当厂长,34岁辞职创业。
靠着一身拼劲,一桶桶油榨出中国制造业的金字招牌,也让他登上《胡润百富榜》,成了山东博兴新首富。
![]()
但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身家几十亿的“食用油大王”,极少出现在媒体上。
他不爱出风头,却把企业做到全国500强,年年上榜、年年增长。
这不是一个一夜暴富的故事,而是一场从泥土中生长的实业逆袭。
01
1962年,舒忠峰出生在博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家境清贫,兄弟姐妹多。
那时的山东,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做些小生意,是很多人共同的生活节奏。
舒忠峰从小聪明、能干,18岁高中毕业后,进了县供销社。
在那个年代,供销社是地方经济的命脉,能进去是好差事。
年轻的舒忠峰一边干,一边学,没几年就升到办公室主任,再后来,他凭实力当上了供销社下属企业的主任助理。
1989年,舒忠峰又被调去接手县属第三油棉厂,那是一家几乎要破产的厂子。
厂房老旧、设备锈蚀,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
![]()
可是,舒忠峰咬牙扛下。
每天天没亮,他就进车间,晚上还守在油罐旁,连轴转。
为了节约成本,他亲自下车间修设备,为了找客户,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半个县。
可是折腾了几年,厂子依旧没起色。那几年,国企机制僵化,市场又在放开。
舒忠峰意识到,再这么干,厂子迟早得黄。
于是,他做了人生中最大胆的决定,自己单干。
02
1995年,34岁的舒忠峰辞职创业。
这在当时无异于跳悬崖,因为他既没资金,也没关系。
他跑遍县里的银行,拿着项目书一家家敲门,前后谈了三个月,终于成功贷到400万元。
那年,很多国企一年的利润都不够这笔贷款。
钱一到账,他立刻引进国外设备,建起北方第一条现代化食用油精炼线,厂名就叫山东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
那时候,市场上大多数食用油还是散装的,杂质多、气味重。
舒忠峰要做的,是让中国人吃上放心油。
别人都在炒粮囤油,他却咬着牙投设备、上生产线。
别人嫌利润低,他坚持走质量路线。
没多久,渤海油脂凭着高品质打开了市场,订单不断,工厂昼夜不停。
从那之后,舒忠峰开始走出博兴,走向山东,走向全国。
03
舒忠峰很早就意识到,单靠榨油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他开始拉长战线。
38岁那年,他上马了2500吨大豆压榨线,掌握原料源头。
39岁时,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合资,引进国际化的管理理念。
42岁时,他看准时机,果断解约,独立重组团队。
那一年的决定,让他真正从“合伙人”变成“掌舵人”。
![]()
之后,他的布局像下棋一样。
他把“油”做成了链,把“链”做成了网,粮油、饲料、包装、食品、生物科技等等,渤海实业变成了一个跨领域的农业巨头。
2021年,集团营收达到439.8亿元,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从一个县油厂厂长,到全国制造业百强掌门人,舒忠峰用了不到30年。
04
不过,外人很难在媒体上找到关于舒忠峰的采访。
他不拍宣传片,不上财经节目,不搞高调营销。
在滨州商界,他的“低调”出了名。
同行请他参加论坛,他笑笑说:“我不太会说话。”但一旦聊起油,他的眼神会立刻亮起来。
![]()
他比别人更早注重食品安全,更早搞产业链整合,也更早提出农产品深加工的中国方案。
渤海实业的主力产品,已经出口东南亚、非洲、中东多个国家。
他让中国的食用油,从“散装油”时代进入“品质油”时代。
有人说他像北方的鲁花孙大厨,但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更像一个技术狂人。
他关注每一条生产线的能耗指标,也盯每一桶油的色泽与气味。
05
富起来之后,舒忠峰做的第一件事,是回馈社会。
2008年汶川地震,他第一时间捐了100万元现金、15套钢板房和300多万元物资。
2010年,向阳信县政府捐助100万元和30吨小包装油。
2011年,资助博兴车王镇五营回民学校建操场,再捐100万元。
![]()
他常说:“企业做大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能帮更多人。”
他几乎没在社交媒体上晒过公益,但在滨州当地,每一场赈灾和助学名单里都有“渤海实业”。
他把慈善当成一种义务,不是姿态。
06
如果说江浙商人靠灵活取胜,粤商靠创新突围,那么鲁商的底色,永远是“笨”和“稳”。
舒忠峰就是这种典型,他不投机、不跟风、不取巧。
别人炒概念,他修工厂,别人搞资本,他补短板。
他相信制造业的价值在汗水里,也坚信品牌的根要扎在土地上。
![]()
在一波又一波资本浪潮中,他始终没有上市、没有被并购。
他的逻辑很简单:“只要工厂的烟囱在冒烟,我就心安。”
如今,渤海实业的员工已超上万人。
博兴这座小城,因为他,多了一条通向全国的粮油通道。
07
有人说,舒忠峰的成功,是赶上了好时代。
但更准确地说,是他抓住了时代,却没被时代裹挟,他没有去追逐资本故事,也没去投风口项目。
他选了一个最土、最重的行业,粮油制造,却把它做成了全国标杆。
他用三十年证明:真正能立得住的财富,不是靠概念堆出来的,而是靠汗水磨出来的。
在今天这个人人都想做“网红企业家”的年代,他像一股清流,提醒我们:实业从来不热闹,但从不缺力量。
![]()
山东博兴能出舒忠峰,不是偶然。
那片土地,埋着的不是油,而是“笨功夫”的信仰。
所以说,真正的富,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你能留下什么,让别人吃得更安心,活得更好。
这,就是“鲁商”的骄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