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7月,刘备正式起兵攻打东吴,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仗,也是最孤独的一次……
![]()
这一年,他已经61岁了,在西汉的12位皇帝里面,只有汉武帝刘彻(享年70岁),活过了这个岁数。
而在东汉的14位皇帝里面,同样只有光武帝刘秀,他最终的寿命,勉强超过了这个年龄(享年63岁)。
不只是他们老刘家,这么大年纪还亲自带兵打仗的,在中国历代帝王里面,刘备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
最孤独出兵
根据史料记载,刘备这次出兵,一共带了5万蜀军精锐,另外还有蛮王沙摩柯助战的1万人马,总兵力接近6万左右。
凭借这样的实力,想要彻底打败东吴,难度恐怕不是一般的大。
兵力不算雄厚,那么出兵的大将呢?
在这次出兵伐吴的将军里面,有冯习,张南,程幾,傅肜,杜路,刘宁等等。
看到这份名单,恐怕绝大多数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会感到一脸懵逼——这些都是谁呀?
可以说,是一个名将都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麾下那些有万夫不挡之勇的猛将,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
首先是陨落的:
1、公元219年12月,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后,当月底就惨遭吴军杀害,终年58岁。
![]()
2、公元220年,在汉中之战结束的第二年,老将军黄忠就不幸病逝了,终年大概在70岁左右。
![]()
3、公元221年6月,即刘备正式出兵的前一个月,张飞在绵竹惨遭部将杀害,享年55岁。
![]()
至此,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已经折损其三,最关键的是,从他讨伐黄巾起兵开始, 使用起来最得心应手的左膀右臂—— 关羽和张飞都全部离开了他。
前面是武将班底,那么文臣和谋士呢?
曾几何时,刘备麾下也是谋士如雨,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都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这一次,他的身边只剩下了一个马良。
跟前面几位相比,马良实在是太弱了,但是没有办法,庞统和法正,早就已经不在人世,只剩下一个诸葛亮,还必须要留守大后方。
单是从这个出兵阵容来看,刘备赢的机会就非常的渺茫。
到底是伐吴,还是讨魏?
公元219年,这一年应该是蜀汉最强盛的时候,刘备不光坐拥大半个荆州,还拿下了整个益州和汉中地区,此时此刻,他麾下的兵力已经接近20万人。
![]()
当时,刘备的实力已经仅次于曹操,蜀汉君臣上下都能够感觉到,照这个气势发展下去,第二个汉高祖刘邦,似乎马上就要呼之欲出!
但是,就像《老子》里面说的那样:“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很快就遭遇了天旋地转。在那一年的7月份,就在刘备最前线的荆州地区,一场大胜和大败竟然接连发生了。
![]()
公元219年的7月份,关羽统帅数万荆州兵马,开始大举北上攻打襄阳和樊城,前期的胜利非常辉煌,先是将曹仁死死地围在了樊城,随后又采取围点打援的方式,全歼了于禁率领的三万人马。
这些,都是曹军绝对的主力,眼看胜利在望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昔日的盟友孙权竟然突然倒戈相向,一举袭取了关羽的大后方——荆州南郡。
前线的蜀军,顿时陷入了吴军和魏军的两路夹攻之下,很快,关羽的大军就遭遇了惨败。不只是荆州丢失,随后,就连刘备刚刚取得的上庸和房郡,也一起丢掉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刘备就从三国第二强,一下子变成了垫底的存在,地盘和兵马,都损失了将近40%。
![]()
这个时候的刘备,只剩益州本部10余万人马,无论是向东去讨伐东吴,还是北上去攻打曹魏,其实都已经很吃力了。
可是啊,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刘备愤恨孙权不顾道义,竟然偷袭荆州,杀害关羽的时候。公元220年10月,刚刚继位不久的曹丕,又公然地篡汉称帝,绵延了400多年的大汉王朝,正式宣告灭亡了。
一边是私仇,一边是国恨,到底该优先讨伐谁?刘备身为大汉皇室子孙,一下子陷入了两难的选择里。
当时,可能除了张飞以外,蜀汉群臣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讨伐曹丕,理由非常简单:
老对手曹操刚刚死掉,曹丕新人即位,就敢篡汉称帝,他的根基非常不稳,只要刘备以兴复大汉的名义讨伐他,全天下都会是一呼百应!
![]()
从天下大局的角度来考虑,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明智的建议。此时的曹丕,他还没有任何功绩可言,根基非常不稳定,曹魏治下的很多地方郡守们,依然是心向大汉的。
但是,一向从谏如流的刘备,这一次,却是所有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了。
![]()
公元221年5月,也就是曹丕篡汉7个月之后,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接过了汉朝的大旗,可是,他继位之后下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出兵伐吴!
他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大概就两条:
1、为关羽报仇,单是这一条,谁也拦不住;
2、从公元208年,一直到公元219年,刘备集团统治荆州五郡,有整整将近11年的时间,不光是对那里的山川地形了如指掌,而且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几乎没有赢的希望
公元221年7月,刘备正式出兵攻打孙权,他们从今天的重庆,一路杀到了湖北的夷陵和猇亭,一直打到公元222年的8月,最终,遭到了陆逊的火攻之计,蜀军大败而归。
![]()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刘备攻下夷陵,继续向东打到荆州,武昌,甚至是更远的地方,他会有赢得机会吗?
答案恐怕是大大的否定,而且很可能他败的会更惨,三国时代极有可能就会提前结束!
早在公元220年,也就是刘备出兵的前一年,曹丕刚刚才篡位登基,孙权就迫不及待的派遣使臣,到洛阳去称臣纳贡。
孙权不愧是能屈能伸,曹操那么英明神武都没能让他屈服,但是面对刘备的复仇大军,他居然主动向曹操的儿子跪下了。
如此一来,吴魏连成了一个整体,东吴只需要专心应付西边的刘备大军,它的北部边境,至少短期可以安定下来。
但是,也只是短期而已,张辽,徐晃,曹仁,张郃这些猛将全都麇集在长江北岸,曹魏集团的20多万大军正虎视眈眈,就等到刘备和孙权杀了两败俱伤之后,再坐收渔翁之利……
![]()
此时的刘备与孙权,无论他们争斗有多么的激烈,最终的结局,其实也只是鹬和蚌而已。
而且看地形就知道,一旦打过夷陵之后,刘备与孙权面临的就是江汉大平原,真正的地理优势,反而是在北边的曹魏军队这一边。
当蜀军和吴军在大平原上,杀的难舍难分的时候,整个长江防线马上就会形同虚设,这时候军力最强的曹军杀过来,刘备和孙权,恐怕都会遭遇灭顶之灾。
![]()
当三足鼎立的时候,老二和老三拼死相搏,最终得利的肯定会是老大。
这恐怕才是诸葛亮还有蜀汉群臣力谏,让刘备不要伐吴的根本原因。也真的要庆幸刘备败的太快,在东吴集团还没有伤筋动骨的时候,陆逊就于公元222年8月,在夷陵彻底击退了蜀军。
等到当年10月,曹丕就再也等不了,他派遣20多万大军起兵伐吴,还好陆逊率领主力及时回防,才勉强保住了东吴的基本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