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蚊子是夏秋高温多雨季节的常见害虫
不但使人们深受其扰
还会传播多种疾病
不同的蚊种会传播不同的疾病
伊蚊会传播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等疾病
![]()
2025年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形势严峻,全球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印度洋法属某岛出现大流行,全岛88万人超过1/3人口感染。南美、欧洲多国报告病例。
但相比基孔肯雅热,大家对登革热可能更熟悉。这种同样由伊蚊引起的疾病,在新加坡备受关注。新加坡作为多雨的热带国家,常年受伊蚊困扰,全岛多地的登革热疫情总是反反复复。
![]()
据新华社报道,2020年新加坡遭遇了严重的登革热疫情,截至当年10月12日,该国2020年以来已有28人因患登革热死亡,该病累计确诊病例数突破31400例,这两项数据均超过该国往年最高纪录。
据新加坡政府发布消息称,2024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新共发现5000余起登革热病例,较2023年同期猛增一倍多,其中7例死亡病例。
2025年新加坡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截至目前累计病例超3000例。
受登革热的困扰
在新加坡
和蚊子“过招”几乎是躲不开的日常
为了灭蚊
新加坡也是绞尽脑汁
小编为大家盘点新加坡的灭蚊举措
法律“零容忍”
早在2005年,新加坡就立法对蚊虫孳生处置以严惩:规定在任何住家或场所若发现蚊虫孳生,屋主将被罚款100新元。此后罚款不断加码,2020年7月起进一步提高罚款标准——初次发现孳生处罚款200新元,若一次检查发现多个孳生点则罚300新元;屡犯者最高可罚款5000新元并处3个月监禁。
常态化入户检查
新加坡建立了庞大的防蚊执法和巡查队伍,国家环境局(NEA)每年出动大量人力开展密集检查:仅2022年上半年就进行了约40.9万次蚊虫孳生地稽查,发现并清除了11300多个孳生点。检查不仅针对住宅,也包括工厂、学校、外劳宿舍等处;一旦发现漏洞,相关责任方将立即被处罚并责令整改。
定期清理积水
新加坡政府部门对排水基础设施进行高频次巡查和清理,安排专员定期检查社区内排水渠、明沟、屋顶雨水槽等关键位置,及时疏通淤积、清除垃圾,防止堵塞积水。对于难以完全排干的死水,则采用安全的化学灭蚊措施进行辅助控制。
“灭蚊五步骤”全民口诀
为动员家庭积极行动,新加坡推出了著名的“5步灭蚊”(5-Step Mozzie Wipeout)运动。具体步骤包括:(1)翻转水桶并擦干边缘;(2)每隔一天更换花瓶水并清洗内壁;(3)倒空花盆底碟积水;(4)松动花盆表层土壤避免积水;(5)喷洒适量户外杀虫剂于阴沟及屋檐下。
科技“以蚊治蚊”
2016年起大规模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Project Wolbachia),与野生雌蚊交配后卵不孵化,试点区域伊蚊数量下降98%,登革热病例下降88%。
无人机巡查+AI精准预测
针对屋顶天沟、工地高空等人工难达之处,用无人机巡查并即时喷洒生物杀幼剂;AI模型预测高温多雨天的蚊媒指数,提前2周发布红色警戒。
建立蚊虫密度监测系统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自主开发了“捕卵器”诱蚊监测网络,监测数据通过网站和手机应用向公众发布:交互式地图以颜色标示各区蚊患等级,居民可随时查询本社区是否有伊蚊滋生或登革热高发;App还能根据用户定位自动推送蚊虫预警信息。
多语种、全媒介宣教
电视、广播、地铁灯箱、WhatsApp、TikTok同步推送防蚊短视频,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四语全覆盖,每年发放100万份防蚊资料包。
社区共治与快速投诉闭环
设立“灭蚊热线”与手机App,拍照上传积水点,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承诺24小时内现场处理;志愿者逐户帮老人清理阳台,形成“发现—处置—反馈”闭环。
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
请大家继续主动参与防蚊灭蚊工作
当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江门发布、新华社、央视新闻、狮城新闻、腾讯新闻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