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前言·】——»
在湖北武穴市的一个村子里,有位叫饶水佳的72岁老人,别看他只有小学文化,却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
他几十年都在跟水稻育种打交道,而他近几年搞出的一个新成果,更是让不少牧场老板眼前一亮。
![]()
故事得从饶水佳研究“C4水稻”说起,这几十年里,他一门心思扑在水稻育种上,没少查资料、做试验,全靠自学一点点攒下杂交育种的知识。
2001年的时候,他去参加过农业部组织的学术会议,在会上发了言,坐在对面的袁隆平院士比他大20岁,听得特别认真。
![]()
袁隆平(中),饶水佳(右)
会议结束后,袁院士不仅夸他“后生可畏”,还跟他聊了水稻无融合生殖技术,这话成了饶水佳的动力,之后搞研究更有劲儿了。
到2012年的时候,饶水佳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用高粱当父本、水稻当母本,杂交出一种新作物?
![]()
说干就干,他准备了几千个杂交样本,天天在田里盯着,可大部分样本都没发芽,最后就只有1棵苗活了下来。
他没放弃这唯一的希望,把这棵苗小心培育大,又让它跟水稻回交,还反复用无性繁殖技术筛选、试验,花了好多年,终于培育出一种新型植物。
![]()
图为经过几代回交后的种子,既像水稻又像高粱
这种植物的秆子能长到3米多高,可以像野生芦苇那样密密麻麻种,看起来产量不低。
可问题是,这东西没法像水稻一样给人吃,饶水佳当时也犯愁:“忙活这么久,这植物到底有啥用?”
![]()
«——【·人不吃,牛羊吃·】——»
直到2020年,有个畜牧养殖场的老板听说了这新型植物,找上门来想试试能不能拿这个喂牛羊、养鱼虾。
饶水佳也没把握,就同意让他带点回去试验,结果没几天,老板就兴冲冲地跑回来告诉他,几乎所有食草动物都喜欢吃这个。
![]()
后来这个老板又把这植物送到权威机构化验,发现营养还特别丰富,产量更是惊人,一茬最多能收4万公斤,一年能采七八茬。
大家后来才把这由高粱和水稻杂交出来的新型植物,叫做高秆牧草,也叫高稻草2号。
![]()
饶水佳自己也挺意外,之后又细细研究,发现这高秆牧草跟传统牧草比,优势可不是一点半点。
他常跟人打比方,现在国内的皇竹草、巨菌草这些常见的牧草,都是野草跟野草杂交的,就像最聪明的猴子跟猴子杂交,后代还是猴子,跟人是没法比的。
![]()
而我这是粮食跟粮食杂交,高粱和水稻都是人类驯化几千年的品种,底子就不一样。
这话还真没夸张,你想啊,野草在自然界里为了不被食草动物吃光,早就进化出了“防身术”。
它们叶子上长钢毛,茎秆里有苦涩的汁液,动物见了都躲着走。
所以传统牧草得粉碎了之后混着玉米粉发酵,不然家畜根本不吃。
![]()
普通牧草收割
可这高秆牧草不一样,它叶子上没那种扎手的钢毛,用手摸上去很软乎,茎秆又脆又嫩,还带着水分,嚼着还有点甜味。
权威检测说它单糖含量有9%,比甜高粱秆和普通玉米秆高好多倍,而且蛋白质和其他营养也都比普通牧草高不少。
![]()
喂牛羊的时候,不用粉碎也不用发酵,直接扔过去就行。
而且这高秆牧草特别“皮实”,冬天在北方,零下7摄氏度的室外,它的种蔸不用任何保温措施也能安全过冬。
可传统的皇竹草、甜象草,到了零度种蔸就冻死了,每年都得重新育苗,又费人工又费时间,从栽苗到长旺还得等2个月,春天想喂草都得等。
![]()
牧草育苗
这高秆牧草就省事了,开春天气一暖,去年的种蔸就能自己发芽,还能靠之前根系存的营养快速生长,产量自然比传统牧草高不少。
它的生长能力也特别强,因为有水稻的基因,能像水稻那样密密麻麻长,割了一茬没多久又能长起来,生长速度还快。
![]()
对比试种的时候,它的产量比传统牧草高出将近五分之一,一般每茬亩产30到40吨,管理得好能到60吨以上。
不管是山区还是平原,只要地块雨后不积水,哪怕是田头地角都能种,耐酸、耐高温、耐旱还耐肥,种的时候不用打农药,算真正的绿色牧草。
![]()
«——【·高秆牧草的多方向用途·】——»
现在高秆牧草的用途越来越广了,不光能直接喂牛羊、鱼虾这些本来就吃青草的动物。
把它加工成青贮饲料后,还能拿来喂猪、鸡、鸭这些平时不怎么吃鲜草的家禽家畜。
而且因为茎秆甜,糖分高,还有人说它能开发成生态饮料。
![]()
往产业链上想,饲料、饮料、食用菌、造纸、制糖这些行业都能跟它挂钩,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
眼下全球牧草都挺紧张,之前河南还出过农民割麦苗当牧草卖的事,牛奶、肉价也受影响。
不少人都盼着这高秆牧草能尽快推广,给畜牧业帮上忙。
![]()
要是后续能顺利推广,说不定真能缓解全球牧草紧张的问题,让国人的肉盘子、孩子的奶瓶端得更稳当。
当地农业局的一位科长也说,饶水佳这么大年纪还在搞研发,精神特别可嘉,不过这牧草要推广,还得走出试验田,还得再检测、再观察。
![]()
饶水佳自己也没闲着,每天还是穿着背心短裤在田里忙活,腿上常沾满泥巴,像个普通农民一样。
他说就是想再琢磨琢磨,让这高秆牧草能更适应不同的环境,早点帮上养殖户的忙。
![]()
谁能想到,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凭着一股子韧劲儿,能培育出这么好的牧草,还得到过袁隆平院士的认可。
这故事也告诉咱们,哪怕起点再低、一开始的基础再差,只要有钻研的劲头,遇到挫折不放弃,慢慢坚持下去,总能搞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
参考:
极目新闻《高粱加水稻等于牧草?湖北武穴一农民培育出高秆牧草》2022-07-0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