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西立法:禁止诋毁侮辱大龄未婚女性违法,单身女性的底气来了!

0
分享至

禁止侮辱未婚女性能否彻底撕碎“剩女”的标签?山西这次真的出手了!这几年大龄未婚的女性,生存环境越来越发“玄幻”。30多少的小姐妹一边事业如日中天,一边被亲戚朋友催婚催生,在网络中也经常被标签化。山西官方一纸公告砸向了“歧视大龄未婚女性”的观念,以后谁再敢嘲讽“剩女”,后果可有点严重了。



这事到底咋回事?山西官方正面刚“剩女”标签

10月24日,山西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正式修订通过了《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而且还确定了正式实施的日期为2025年12月1日。

第二十一条写得十分的清楚:禁止诋毁、侮辱大龄未婚女性。除此之外,还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残疾婴儿的妇女,不育的女性。在第四十七条也明确强调,女性的继承权也需平等,不能因为风俗或者婚姻状况而被剥夺。



直白点解释,就是以后谁再敢随意嘲讽、侮辱、歧视大龄单身女性,就不单纯的是道德上的问题了,已经变成法律上的问题了。

评论区吵翻天:支持的、反对的各有一套说法

这消息一爆出来后,评论区那就热闹非凡了。有人拍手叫好:“为山西点赞!主动选择不婚不育的女性,凭啥要被diss?凭啥要被‘特殊对待’?咱们跟男人一样,想咋活就咋活!”更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单身女性甚至应该跟男性一样同龄退休,别再搞性别双标!”



同时也有人提出“另类”看法:“单身就要缴纳不育税!生育是公民义务,不生就等于没尽责任。”这样的说法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这是一种“将人口压力全都甩给个人”的逻辑。



但话说回来,这样争论可以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吗?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社会焦虑没有解决。

为什么“剩女”标签这么难撕掉?羞辱和焦虑,根植在生活细节

你是否有真正感受到,在生活中最让人破防的往往不是网络上那些喷子,其实是那些你最亲近的人。父母的催婚,亲戚的“关心”,朋友的“劝解”,说来说去就是:“你年纪这么大了,还不找对象”,“你是不是太挑了?”,“女人不能太强势,嫁不出去咋整?”仿佛说女人的价值,全都需要婚姻来定义。



其实这种观念在各种的影视剧,综艺里,早已成为一种“潜规则”。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让很多女性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

时代变了!女性的选择权,早就不是“附属品”

其实今天的中国女性,不管是在学历上,还是在经济独立方面,都到了历史的最高点。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中女性比例首次超过52%,女性创业者和管理者的比例也逐年走高。她们完全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不需要将婚姻当成人生的“必需品”。



单身不代表“失败”,而是“宁缺毋滥”的主动选择,如果将“剩下”说成“被挑剔”,其实是一种偏见和误解。

法律保障,真能改变社会观念吗?

关于这次山西的修法,就是一次对女性的“正名”。官方的态度非常明确:女性的价值不该被婚姻年龄绑架,诋毁和侮辱。但是实话实说,单凭一纸法律,就能撕掉社会这些年来的偏见吗?



很多网友发出质疑:“妇女权益法为什么只保护女性,男性大龄未婚就该被歧视吗?”,在保护女性的这些法律条文措辞中,把男性一并加上,其实也并没有任何违和感,为什么男性群体却直接被无视?保障妇女权益工作的本意,是为了促进男女平等。但现在的表象视乎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否忽略了真正平等的初衷?



我的看法:尊重选择,比一切都重要

简单来说,婚姻它不是任务,更不是一个社会交易。它的本质应该是两个独立的灵魂互相吸引。不论你是男还是女,单身或已婚,离异还是再婚,都不该被年龄或婚否来定义人生的价值。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被外界的声音裹挟。

你认为山西这波操作,能彻底撕掉“剩女”标签吗?你身边有被标签化的朋友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半糖甜而不腻
半糖甜而不腻
娱乐你我他
285文章数 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