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我讨论周朝的吕国时,提到过汉朝的涅阳城,当时我认为:吕国在赵河北岸的姜营、马圈王、安子营一带,涅阳城应该也因循在这里。
当时,有安子营网友跟帖,说安子营北面1公里处有古城遗址,疑似涅阳城。但我问了,并没有出土青铜器,就觉得不太可能是涅阳,因为汉代仍然会有一些战汉的青铜器。除非是考古发掘之前,早已被盗了,或者,出土有青铜器,但我不知道。
近期,我又谈到涅阳,看了一些资料,其中有古人提到:涅阳城处于两条河之阳面,其中之一是涅水(赵河),此外还有另一条河,我忘了文献出处及河名。
但考虑到涅阳在隋朝改名为课阳,可知,这条陌生的河当时叫做:课河(课水)。
先不说河名,符合两条河之阳的所有疑似涅阳(侯集、穰东、安子营)中,穰东显然不符合,侯集也不符合,只有安子营是符合的,因为安子营西边还有一条不小的河流:淇河。注意,不是卫国的淇河。
巧合来了:课-淇,读音近似,尤其是,课-淇均为c辅音系列:k-q,在古代同音概率高,元音e-i也可以转化,例如,
①客,在南阳方言中,读作kai。
②开封,最初称为:启封。开-启古音相同,通假字。
③刻,南阳方言读作:kai。
④革,南阳方言读作:gai。
⑤隔从鬲,但是,隔读作ge,gai(南阳方言),鬲读作li。
⑥责、泽、择,南阳方言读作:zhai。
综上可知,涅阳应为安子营,而非侯集或穰东。
但具体位于安子营哪里呢?
上文网友提到的遗址,其实位于安子营村北1公里的程庄,学界称之为:程庄墓群,出土有汉代陶仓、铜镜、铁剑,但没有出土战汉青铜器。如果不是隐藏不报的话,那倒符合涅阳的规格,因为涅阳是汉代封的,此前并没有城池,虽然距离周朝吕国(侯集)很近。
古代墓葬区一般在城市的西北角,从而可以推定,涅阳城的城区位于程庄墓群的东南方。从地图上看,比较理想的方位是:
①白草庄;
②司营(已经不属于安子营镇,而属于彭营镇);
③大柳庄;
对比了几个地方的海拔后,发现它们的海拔均为130米左右,区别不大,但从地形图上看,司营(隶属于彭营镇)位于方圆几公里的制高点,具有明显的地理优越性,因此初步判断:司营村应为涅阳古城区。
![]()
在地形图上,司营村四周的地形宛如橄榄果,南北长、东西窄,司营居其中。
严格而言,涅阳古城应在司营(彭营镇)与大王庄(安子营镇)之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