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0 日,俄军在扎波罗热发起的秋季攻势,被乌军以 “低空精准打击 + 无人机蜂群” 的组合拳彻底粉碎,战场主动权已完全转向乌军。
![]()
当天下午 2 时,俄军第 71 摩步旅出动 26 辆坦克、装甲车,在扎波罗热小托克马奇卡发起机械化突袭。但乌军无人机迅速锁定目标,FPV 无人机与火炮同步 “点名”,6 小时后俄军留下 22 辆装备残骸(2 辆坦克、2 辆装甲车、18 辆步战车),剩余部队仓皇撤退。
![]()
地面攻势受挫后,俄军又遭空中打击:乌军一架米格 - 29 战机贴着树梢超低空突防,抵近俄军南部基地后,投掷两枚法国 AAASM 制导炸弹,直接命中弹药仓与指挥楼,黑烟冲天,战机投弹后大坡度转弯撤离,俄军防空系统未及反应。
同日,红军村方向的俄军攻势同样失利:俄军从米尔诺拉多、布罗皮利亚两个突出部夹击,投入 4 辆坦克、16 辆装甲车,却被乌军第 7 军正面击溃。5 小时战斗后,俄军伤亡超百人,十余人投降,包围圈反而被乌军缩小。
乌军能掌握节奏,核心在于战术升级:过去战机不敢低空突防,如今有法国 AAASM、英国 “风暴影”、德国 “金牛座” 等卫星制导炸弹,可实现 “投完即走”,规避俄军野战防空;地面部队不再死守战壕,坦克作为 “移动炮台”,在无人机指引下打击俄军纵队,效率翻倍。
反观俄军,仍沿用 “先炮击、再装甲冲锋” 的苏联式战术,步兵躲在装甲车内不敢下车,无人机一炸就队形大乱,车辆停滞即成为活靶。更致命的是,后勤基地遭袭后,前线弹药、油料、零件断供,维修团队甚至提前罢工。
此前普京在莫斯科会议上要求 “南部战线必须突破”,话音未落基地就遭超低空打击,26 辆装甲车成废铁,俄国内媒体只能将画面剪辑为 “英勇撤退”,评论区却被 “又要动员了” 的嘲讽刷屏。
对乌军而言,这波反击不仅守住阵地,更打掉俄军两个月的储备;接下来雨水增多、路面泥泞,俄军重装部队机动能力将进一步下降,乌军可依托无人机持续压制。随着月底西方新一批 F-16 战机与导弹到货,乌军 “低空突袭” 的范围还将扩大 —— 正如乌军飞行员所言,“莫斯科已不是最远目标”,圣彼得堡、喀山、索契都可能进入打击清单。
这场战争的逻辑已彻底改写:不再是 “乌克兰能否守住”,而是 “俄罗斯能否保住本土不冒烟”。乌军通过无人机与特工将战线推至俄罗斯本土,让每个俄国家庭都 “闻得到火药味”;普京的核威慑未能吓住乌克兰,反而陷入 “你炸我电站,我炸你油库” 的对等反击中。这个冬天,俄罗斯的暖气、汽油、面包都可能成为敏感词,任何一次排队、爆炸或葬礼,都可能成为压垮局势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