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为了《阳光俱乐部》增肥30斤,还跑去慈善机构和特殊人群同吃同住一个月,最后凭着“智商停留在孩童期”的吴优拿下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影帝。
本以为是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结果上映首日票房才199万,连同日上映的《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1318万)零头都够不上,跟《浪浪人生》(1209万)、《志愿军:浴血和平》(604万)更是没法比。
![]()
这部片的阵容堪称“神仙打架”:导演魏书钧是《河边的错误》的幕后大佬,把悬疑和现实拍得贼带感;演员除了黄晓明,还有陆小芬、祖峰、杨采钰这些实力派,甚至贾樟柯、廖凡都来客串了。
题材更是大胆,用黑色幽默拍现实,讲的是一群“特殊人群”在俱乐部里的荒诞日常,光是看片花里黄晓明顶着大肚腩,一脸天真地跟人互动,就知道他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
![]()
可为啥票房会这么“惨”?首先是题材太小众,黑色幽默+现实题材,本身就不是大众喜欢的“爽片”路子。
观众进影院要么图个乐,要么看个刺激,《阳光俱乐部》这种得“品”的电影,自然吸引不了多少人。再看排片,它上映首日排片占比才7.7%,跟《世界计划:初音未来》的17.1%、《下一个台风》的14.6%比,影院根本没给它多少机会。
![]()
对比同档期的电影,《阳光俱乐部》输得很明显,《世界计划:初音未来》靠二次元偶像吸粉,粉丝们为了偶像心甘情愿掏钱;《浪浪人生》走温情家庭线,适合全家老小一起看;就连上映25天的《刺杀小说家2》,都还能靠特效场面吸引观众。
《阳光俱乐部》呢?没大场面吸眼球,就靠黄晓明的号召力和魏书钧的导演功力,在商业片堆里自然没啥竞争力。
![]()
这部片在上海电影节亮相时,口碑较好,黄晓明能拿下金爵奖影帝,说明它的品质是过关的。
现在的电影市场,的确缺这种“敢拍现实,又拍得有格调”的片子了,《阳光俱乐部》的票房冷淡,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它太“小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