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年代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养老保险由各地统筹逐渐推动各省统筹,现在正在向全国统筹迈进。不过,现在依然是31个省份31种情况,在各地养老保险缴费15年退休养老金不一样。
需要补充的一点,退休养老保险缴费20年将在2039年才过渡到位,2029年以前不会有变化。
在每一个省份缴纳养老保险15年,养老金确实有统一的计算公式,不过计发因子不一样。因此养老金也不一样。
全国统一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退休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产生的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①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也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全国各地都是不一样的。像去年各地的计发基数是从6606元(河南省)一直到12307元(上海市)。上海市今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12434元,增长比例是1.03%,预计依然是全国最高。河南省暂时没有公布,预计增长率会在1%~2%之间。
![]()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指的是个人的缴费基数与退休地缴费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的平均值。
简单点说,如果有两个地方,社会平均工资分别是6000元和1万元。如果在6000元的地区按照60%档次缴纳社保,缴费基数是3600元。如果这个人后期转到缴费1万元的地区退休,计算出来的缴费指数是0.36。
![]()
其实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分开来计算,缴费指数0.6~3之间的话,每一年可以领取0.8%~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或者社平工资。
如果是社平工资1万元的地区,就如上面平均缴费指数0.36,一年可以领取0.68%的社平工资,也就是68元每月。
但如果还是在社平工资6000元的地区退休,平均缴费指数则是0.6,一年可以领取0.8%的社平工资,结果为每月48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逐渐积累。而且现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全国统一的。所以,实际情况是,只要缴费基数相同,在全国各个地方积累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一样的。
![]()
另外,退休年龄确定的养老金计发月数全国也是统一的。这样在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部分就实现了全国统一。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一样,在全国任何一个省份退休产生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完全一样的。
![]()
不过说实话,北京、上海等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地区往往缴费基数也较高,因此在当地缴费积累的话,个人账户余额也是更多一些的。
一般来说,各省份按照60%档次缴费15年,按照60岁退休计算,养老金一般在1300元至2000元之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