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中美两国在这里举行了关乎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命脉的第五轮稀土谈判。
在谈判正式开始前,气氛就已经拉满,而最精彩的一幕,莫过于中方在谈判桌外,悄无声息地给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送上了一份让他“哭笑不得”的“大礼”。
![]()
美方看似凶猛,实则心虚
随着中方稀土出口管控新规的逐步落地,全球产业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稀土,这个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资源,尤其是高端芯片、军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的重稀土,其加工和提纯的全球产能近八成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是悬在美国高科技产业头顶的一把利剑。
因此,这次谈判,是美方三番五次主动请求促成的。
然而,就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动身前往吉隆坡的前一天,他接受了福克斯新闻的专访。
或许是为了在行前给自己壮胆,贝森特在镜头前公开抱怨起了中方的谈判代表,言语间充满了对这位强硬对手的“不悦”。
![]()
这番操作,本意是想在舆论上给中方施压,暗示“你们换个好说话的人来”。
可谁也没想到,中方的回应来得如此之快,又如此出人意料。
就在贝森特言论发酵后不久,中方发布了一个看似轻描淡写的人事调整:免去李代表身上其他的兼任职务,让他能够“轻装上阵,专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次吉隆坡谈判中。
![]()
这份“大礼”瞬间引爆了全球舆论。
这操作简直是神来之笔。
贝森特前脚抱怨李代表太难缠,中方后脚就让他“心无旁骛”地只负责对付贝森特。
这不仅是对贝森特无端指责的精准回击,更是一种强大自信的体现。
潜台词清晰无比:我们派出的就是最专业、最强硬的代表,你觉得他难缠,那我们就让他更专注地来和你谈。
![]()
可以想象,当贝森特的专机降落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时,看到精神饱满、专职等候的李代表,他心里恐怕是“肠子都悔青了”。
当然了,作为谈判桌上的一方,美国自己也并非无牌可打。
美国的第一张牌,是威胁对华进行关键软件出口限制,甚至叫嚣要搞“全球禁运”。
![]()
范围从电脑操作系统到工业设计软件,再到喷气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几乎无所不包。
这招数并不新鲜,是美国在科技战中屡试不爽的“极限施压”。
但今时不同往日。
这张牌的威慑力正在急剧下降。
早在5年前,中国就已经以前瞻性的布局,大力推动关键软件的自主化进程。
![]()
从政府机关广泛采用的“麒麟操作系统”,到大型国企、民企纷纷上马的国产ERP管理软件,一张自主可控的软件网络已初具规模。
美方若真挥下这根大棒,不仅难以实现“卡脖子”的初衷,反而会成为中国软件产业补齐短板、加速迭代的“最佳催化剂”。
![]()
更现实的是,根据2024年的数据,美国软件企业在华市场的年营收高达数百亿美元。
一旦禁令实施,最先倒下的,恐怕是这些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美国科技巨头自己。
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牌,更像是给自己壮胆的空炮。
第二张牌,由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打出。
![]()
格里尔声称,必须重新审视中美贸易关系,并抱怨中国过去20年的发展得益于美国的市场准入,而美国企业在华却受到限制,这种“不对等”的现状“无法忍受”。
这番言论更是显得底气不足。
全球化的今天,谁是世界工厂?谁是全球供应链的中枢?答案不言而喻。
![]()
中国制造早已深度融入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
即便是在层层加征关税的背景下,美国每天依然需要从中国进口价值约10亿美元的商品。
格里尔口中的“不对等”,恰恰暴露了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
如果真的要改变这种所谓的“不对等”,切断来自中国的供应,那结果将是美国国内难以想象的产业链混乱、物价飞涨和大规模的工厂停工。
![]()
这张牌,打出去伤害的只会是美国自身,对中方的威慑力几乎为零。
中方的底气
与美方的虚张声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沉稳而精准的应对。
除了那份送给贝森特的“大礼”之外,中方真正的底气,源于手中那张无可替代的王牌——稀土。
![]()
中国并非全球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但却通过几十年的深耕,掌握了全球近八成稀土加工(冶炼、分离、提纯)的核心技术与产能。
这意味着,即便美国在澳大利亚、非洲找到了新的矿源,甚至重启了本土的芒廷帕斯矿山,也无法在短期内绕开中国的加工环节。
![]()
建立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环保达标的稀土冶炼分离体系,培养足够的技术工人,需要耗费天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这个周期,不是3年或5年,甚至可能是10年以上。
而这期间,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尖端产业,每一天都离不开来自中国的稀土成品。
![]()
特别是重稀土,其在高端芯片光刻技术和F-35战斗机等军工产品中的应用,是真正的“命门”所在。
中国的稀土新规,就像一个精准的阀门,轻轻一拧,就足以让大洋彼岸的产业链感到窒息。
根据欧洲传来的消息,德国车企已经因此感到恐慌,预估一年可能面临高达300亿欧元的损失。
![]()
欧洲尚且如此,对高科技产业依赖更深的美国,其痛感只会更加强烈。
正是手握这张硬牌,中方才有了在谈判中“以静制动”的底气。
面对美方的舆论造势和极限施压,中方不打口水仗,不搞媒体喊话,而是用一个巧妙的人事安排,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对方的攻势,并牢牢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和节奏。
![]()
这场在吉隆坡上演的博弈,与其说是一场关于稀土贸易的谈判,不如说是一次中美两国战略实力、产业根基和外交智慧的全面较量。
美方代表格里尔抱怨的“不对等”,确实存在,但这种不对等并非他所说的那样。
真正的不对等在于:一方手握着对方无法拒绝的硬通货,而另一方手中的筹码却要么是伤害自己的“回旋镖”,要么是早已过时的空头支票。
![]()
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平等和相互尊重。
参考资料:
美财长:美贸易代表已前往马来西亚,将与中方会谈
2025-10-23 09:31·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