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医院不再轻易给你输液?一条政策的出台,答案全在钱上!

0
分享至

曾几何时,无论大病小病,感冒发烧,走进医院似乎最终都会被引向输液室。

一排排挂着吊瓶的“吊瓶大军”,一度成为中国医院里独特的风景线。



2009年,中国人均输液8瓶,总量高达104亿瓶,我们被戏称为“挂在吊瓶上的民族”。

但现在,你再去医院试试?

“医生,我这感冒好几天了,浑身难受,给我挂个水吧,好得快。”

“你的情况没必要输液,血象也不高,给你开口服药就行了。输液不仅贵,医保还不报销,风险也大。”



这样的对话,如今正在全国各地的医院里反复上演。

曾经被视为“速效神药”的输液,一夜之间仿佛成了医院和医生都避之不及的“麻烦”。

很多人纳闷,是医疗技术进步了,还是我们的身体变强了?

都不是。

答案,就藏在“钱”这个字里。



输液的经济账变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公立医院实行“药品加成”制度。

简单说,就是医院卖给你的药,可以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5%左右。

药品越贵,医院赚的差价就越多。

输液,恰恰是这个制度下的“完美商品”。



一瓶输液里,除了基础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往往还混合着价值不菲的抗生素、营养剂等。

这使得输液成为一个高价值的“药品包”,自然也就成了医院重要的创收来源。

在那个“以药养医”的年代,多开一瓶输液,就意味着医院多一份收入,科室多一份奖金。

这就是2009年那104亿瓶输液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这套玩了几十年的逻辑,在2017年迎来了第一次重击。



那一年,全国所有公立医院被要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医院卖药的价格必须和采购价一样,即“零差率”。

这意味着,靠卖药赚差价这条财路被彻底堵死了。

输液,从一个利润丰厚的“赚钱项”,瞬间变成了不赚钱的“成本项”。

而真正让输液彻底“失宠”的,是2025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新版医保支付政策和医院内部的“静脉用药成本核算制度”。



这套新规有多狠?我们来算一笔账。

医保局明确划定了红线:只有6种严重情况下的门诊输液才能报销。

比如,细菌性肺炎、严重脱水、心梗脑梗急症、癌症化疗等。

像我们最常见的病毒性感冒、普通发烧、咽炎、轻度腹泻,统统被排除在外。



想输液?可以,全部自费。

自费有多贵?根据各地医院的实际情况,一次普通的感冒输液,花费动辄在200-300元,连输三天就可能近千元。

而如果遵医嘱吃口服药,可能总共不到100元,医保报销后自付可能就一二十块钱。



西安一位社区医生就给患者算过账,输液自费226元,而口服药报销后仅需15元。

巨大的价格差异,直接劝退了绝大多数对价格敏感的患者。

对于医院和医生来说,输液现在已经成了一笔“亏本买卖”。

输液看似简单,背后却全是成本:场地占用、药剂师调配、护士的穿刺和巡视、一次性耗材、潜在的医疗纠纷处理……



有医院做过测算,一瓶抗生素输液的综合成本大约是48元,而医保最终可能只支付50元。

医院忙活半天,只赚2元。

这还没算风险,万一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像山东那位因输液头孢过敏花费上万元抢救的患者,医院不仅要赔钱,还要面临处罚。



更关键的是,这把“利剑”直接悬在了医生的头顶上。

“门诊输液率”和“合理用药”被直接纳入了医生的绩效考核。

广东某医院一位医生,就因为给5位普通感冒患者开了输液,直接被扣掉当月绩效工资约3000元,并被全院通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处罚,更是对医生职业声誉的直接打击。

一旦因不合理输液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医生甚至可能面临暂停执业乃至吊销医师证的风险。

过去,多开输液是创收,有奖励;现在,乱开输液是惹祸,有重罚。

从“摇钱树”到“烫手山芋”,输液在医院里的地位一落千丈。



一场医疗安全与抗生素的保卫战

如果仅仅把这一切归结为“钱”,那就把问题看浅了。

政策的制定者,显然有更深远的考量。

这场以经济杠杆撬动的变革,其核心目标直指两个长期困扰中国医疗的顽疾:医疗安全和抗生素滥用。



输液,本质上是一种有创的医疗行为,它的风险远高于口服药。

限制不必要的输液,就是把这些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这是对“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一基本医疗原则的强力回归,是对患者生命安全最直接的保护。



而另一个更宏大的战场,是抗生素耐药性保卫战。

过去输液的泛滥,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抗生素的滥用。

很多人感冒了就想输点“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但绝大多数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根本无效。



这种滥用,相当于在为细菌做“抗压训练”,活下来的细菌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导致我们熟悉的抗生素失效。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2019年,中国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35%。



这意味着,每三个需要青霉素治疗的肺炎患者,就有一个可能无效。

当有一天我们面对超级细菌而无药可用时,那将是整个人类的灾难。

令人欣慰的是,限制输液的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根据2025年1月发布的《全国合理用药监测报告》,伴随着全国医院门诊输液率从2019年的22.3%骤降至2024年的8.2%,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也同步下降到了22%。



这一下降证明,管住输液,就是守住了我们未来对抗感染性疾病的“弹药库”。

所以,当你再因为医生拒绝给你输液而感到不解时,请理解,这不仅仅是在为你省钱,更是在保护你的安全,同时也是在为我们所有人守护一个“有药可用”的未来。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场变革并非终点。



有观点指出,堵住了“药品加成”这条路,医院的盈利压力依然存在,它们可能会转向开发新的“创收点”,比如增加不必要的检查、推行昂贵的治疗方案等。

这揭示了公立医院改革背后更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

但无论如何,告别“输液狂潮”,是中国医疗从粗放的“以药养医”模式,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迈出的标志性一步。



它用最直接的经济手段,重塑了医疗行为,让医疗回归其治病救人的本质。

下一次,当医生递给你的是一盒口服药而不是一张输液单时,或许你更应该感到庆幸。

参考资料: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我国医改吹响攻坚号
2017-12-29 08:47·新华网
关注注意!在湖州感冒发烧不能随便“输液”啦!
2016-04-19 18:48·湖州发布
如何对抗生素滥用“说不”?
光明网 2024-12-02 09:39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森保一:田中碧非故意伤人,他没过错,希望弗朗西斯康复顺利

森保一:田中碧非故意伤人,他没过错,希望弗朗西斯康复顺利

懂球帝
2025-11-15 00:23:06
华为“启境”官宣:任正非亲自取名,“境”字辈头号玩家登场

华为“启境”官宣:任正非亲自取名,“境”字辈头号玩家登场

雷科技
2025-11-14 18:34:11
“泰国第一神颜”Mai官宣已婚!公开与影帝乍塔维特绝美结婚照

“泰国第一神颜”Mai官宣已婚!公开与影帝乍塔维特绝美结婚照

智凌纵横
2025-11-12 15:57:06
汪小菲的美国餐厅被勒令停业!此前大批顾客投诉用餐后 “恶心头晕、上吐下泻”

汪小菲的美国餐厅被勒令停业!此前大批顾客投诉用餐后 “恶心头晕、上吐下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23:41:28
北京楼市:遭遇狠狠的背刺

北京楼市:遭遇狠狠的背刺

北京房姐
2025-11-14 10:14:32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近史谈
2025-11-06 21:16:03
NBA历史第一人!活塞边缘小人物打出NBA联盟首例全能数据

NBA历史第一人!活塞边缘小人物打出NBA联盟首例全能数据

夜白侃球
2025-11-14 08:10:07
福建霞浦39岁男子凌晨在未穿上衣的情况下外出后失联,至今未归。

福建霞浦39岁男子凌晨在未穿上衣的情况下外出后失联,至今未归。

好词好文
2025-11-14 10:56:35
黄金,突然直线大跌!比特币跌超7%,超28万人爆仓

黄金,突然直线大跌!比特币跌超7%,超28万人爆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22:38:03
社会最大的秘密:很多人的贫困是被设计出来的!

社会最大的秘密:很多人的贫困是被设计出来的!

水木然
2025-11-06 23:43:20
24届榜眼和探花都在飞速进步,只有状元里萨谢还在原地踏步!

24届榜眼和探花都在飞速进步,只有状元里萨谢还在原地踏步!

田先生篮球
2025-11-14 23:07:14
图赫尔的明牌与暗牌:英格兰主力框架浮现,谁是遗忘名单

图赫尔的明牌与暗牌:英格兰主力框架浮现,谁是遗忘名单

乐道足球
2025-11-14 17:41:19
王建国与爱奇艺副总裁小红结婚,后者为三档爆款节目总导演

王建国与爱奇艺副总裁小红结婚,后者为三档爆款节目总导演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27 02:33:04
燃哭!国乒老将搭档队友,全运会决赛鏖战逆转卫冕

燃哭!国乒老将搭档队友,全运会决赛鏖战逆转卫冕

老税系戏精北鼻
2025-11-15 04:29:40
法媒称,中国官媒竟然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赤膊上阵,大骂日本首相

法媒称,中国官媒竟然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赤膊上阵,大骂日本首相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5:25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中日再次开战,日本仍然有能力战胜中国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中日再次开战,日本仍然有能力战胜中国

文史达观
2023-12-31 21:33:06
杨绛:一个人最好的活法,衣服少买、饭少吃,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杨绛:一个人最好的活法,衣服少买、饭少吃,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诗词中国
2025-10-14 18:28:55
对高市早苗的危险言论,特朗普立马划清了界限|京酿馆

对高市早苗的危险言论,特朗普立马划清了界限|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13 13:00:03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8 21:11:50
2025-11-15 05:52:49
知鉴明史 incentive-icons
知鉴明史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
2956文章数 52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为什么说留英真正的红利被严重低估了?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旅游要闻

避开人潮!5 个零商业化冷门地,藏着中国最本真的诗和远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