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十几年前,作为普通打工人把孩子带在身边,是少有人做的事。
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基本都是收入不错的人群,当了领导之类的。但凡老家有人帮忙照顾孩子的,基本都会把孩子放在老家,做留守儿童。
原因有三个,钱,对工作的城市没有归属感,孩子上学困难,中考、高考都是关卡,对外来务工子女有限制。
其它两个原因,一看就懂。重点说一下对工作的城市没有归属感这件事。
早些年出来打工的人,几乎都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没有归属感,不管是在广州,还是东莞。
也没有在这里久留的想法,打工只是暂时的,99%的人都会说,以后要回老家去,打工不可能打一辈子,要另谋出路。
这一点,又绕回到钱的问题上,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担心自己承受不住。
另外一点是,亲戚朋友都在老家生活,在这里没有亲人、朋友,很孤独。
基于这些想法,肯定不会在工作的城市买房、定居,把孩子带在身边。
我当年把出生100多天的我家老大,带到广州,是因为当时我休的产假。休完产假要上班,孩子是母乳喂养,必须把孩子带过来。
我婆婆本意不想出来帮忙带孩子,但我要上班,不得已,她不情不愿地来了。
她本以为我会和其他小伙伴一样,老公在外面打工,自己带着孩子,在老家待着。她跟我公公平时帮忙搭把手,把孩子带到1岁左右,我再出来上班。
没想到自己的儿媳妇不走寻常路,这令她有点儿措手不及,她原计划里的剧本不是这样的呀。
02
碍于面子,她怕被人说闲话,人家婆婆都帮忙带孙子,就她不,有点儿说不过去。
又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不帮忙都不行,横竖都不占理。
她跟我公公嘀咕,我在老家待着不好嘛,有吃有喝,不花钱,有人帮忙带娃,怎么着都比去外面好。
他们想反对,但我有工作,要上班,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除了支持,也做不了什么。
万事开了头,后面就简单多了。
到了我家老大上幼儿园的年龄,我跟我老公决定让孩子在广州上幼儿园,一个月得花1000多块钱。
我妈念叨了好多回,这是在浪费钱,在老家上幼儿园在的话,根本就花不了这么多钱。
我假装没听到,你想说就说吧。
到了我家老大即将上小学时,我们还是决定让她在广州上学。
我爸妈、公公婆婆,还有一些亲戚都在说,干嘛要在外面上学?干嘛要去花那个冤枉钱?在老家上学,几乎不花钱。
老家的教育资源更好,现在在那儿上小学,到了初中还是要转回来的,孩子还要适应一个新环境。
有的朋友想得更长远,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有各种限制。到了高中还是要转回来,各个省的教材版本不一样,会影响孩子的发挥。
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孩子考不了一个好大学,我会怨自己的。
03
反对的声音很多,很强烈,对我有没有影响?没有。
我就一个简单的想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其它的,到时候再说。
我家孩子读着,读着,新闻上报道说,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跟本地人一样的录取分数线。
再读着,读着,中考的限制也放开了。
东莞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政策越来越友好了,有积分可以上公办学校。
有积分上民办学校,有对应的积分补贴。每个学期,可以领些钱,不多,但有胜于无。
去年(2024年),落户政策放开,居住证和社保满一年即可入户。
入户后,孩子可以上公办学校,免学费。
我家老大今年顺利地在东莞参加了中考,再过三年,就是高考了。
曾经那些所谓的阻碍和困难,在时间和政策改革的推动下,完全不是事儿了。
鲁迅的那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我脑海里不断回响。
有人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可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未来的趋势是怎样的,会有怎样的变化,只是凭着自己的本能,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
04
把孩子带在身边,避免了一家人两地分居的想念之苦,还有情感上的疏离。
作为父母,我们陪伴着孩子长大,见证着她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相对于把孩子放在老家做留守儿童,钱的方面,我们确实要比其他人花得要多一些。
可我们享受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还有那些一旦过去,就再也回不来的温馨时光。
这些共同的记忆和生活印记,是再多的钱,都买不到,也买不回来的东西。
钱是工具,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工具,是用来服务于我们的。
赚钱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花钱同样也是。
自以为省下了钱,其实是用了更大的代价和成本,完成了同一件事情。
明面上的金钱成本,算起来很容易,可隐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成本,往往自动被人忽略了。
前者可以用数字衡量、计算出来,后者都是付出了,而不自知,也不曾觉察到。这种代价,往往又是最大的。
05
站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去看过往,我当然可以说得条条是道,侃侃而谈当年的选择,那是因为我走过来了,自我感觉每一步都走对了。
当时面对的时候,还是蛮难的,主要是心理上的煎熬。因为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有一种赌徒心理在里面。
也可以说,是遵从了自己的本心。
我的感受是,在面对选择,不知道如何做选择时,那就抛开所有的外在评价,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跟着身体的感觉走,绝对错不了。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身体会对一些事情做出本能的反应,指引你走到你想去,想到达的地方。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