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那天晚上,5岁的孙女安安趴在我身边,小手轻轻摸着我满是老茧的手臂。
昏黄的床头灯下,孩子突然抬起头,用她还不太流利的中文,一字一句地说了6个字。
我整个人僵在那里,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这两个月以来所有的委屈和压抑意味着什么。
62岁的我,独自飞越大半个地球来到温哥华帮儿子带孩子。
我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我以为自己的付出会让这个家更和谐。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连一个5岁的孩子都能说出这种话,
第二天清晨,当儿子看到我已经收拾好的行李箱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永远不会明白,孩子那天晚上说的那6个字,到底给我带来了多么巨大的震撼和觉醒。
![]()
1
我叫王淑兰,今年62岁,是武汉一所中学的退休语文教师。
丈夫老王三年前因为心脏病突发走了。
儿子十年前留学后就定居在温哥华,我一个人在老房子里住着。
那天下午,我刚从舞蹈队回来,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是儿子打来的视频电话。
儿子挠了挠头,欲言又止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出了让他打这通电话的原因。
他说儿媳妇最近要升职了,公司那边的工作特别忙,经常要加班到很晚。
家里原本雇的保姆因为自己家里有事,上个星期突然就辞职回国了。
现在5岁的孙女安安没人照顾。
幼儿园放学后他们两口子都还在公司,实在是分身乏术。
儿子的语气越说越低,最后几乎是带着恳求的口吻说道:
"妈,您能不能来温哥华帮我们带一段时间孩子?"
我拿着手机的手微微一抖,心里五味杂陈。
去温哥华,那可是大半个地球之外的地方,我这辈子连飞机都没坐过几次。
而且那边说的都是英语,我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出门连路都找不到。
更别说那边的气候、饮食习惯,都和国内完全不一样。
我犹豫着开口说道:
"不是妈不想帮你,可是妈都62了,语言又不通,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啊。"
就在这时,屏幕里突然出现了一张小脸,那是我的孙女安安。
小家伙睁着一双大眼睛,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奶奶!"
我的心瞬间就软了下来。
这个孩子我只在视频里见过几次,每次看到都觉得可爱得不行。
安安继续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道:"奶奶,安安想你,你来陪安安好不好?"
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我原本想拒绝的话全都咽了回去。
儿子在旁边继续劝说道:
"妈,您就来住一段时间,等我们找到合适的保姆就行,不会让您太辛苦的。"
我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之后,我坐在沙发上发了好久的呆。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忙着办签证、订机票、收拾行李。
儿子在视频里一遍遍叮嘱我,说那边什么都有,让我不要带太多东西。
但我还是装了满满一大箱子,里面塞满了家乡的特产。
有自己腌的腊肉和香肠,有晒干的豆角和萝卜干,还有一罐子我做的豆瓣酱。
我想着孩子在国外这么多年,肯定想念家乡的味道,这些东西一定能让他高兴。
到了机场,我拖着那个超重的行李箱,费了好大劲才办完值机手续。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紧紧抓着扶手,心跳得厉害。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让我腰酸背痛,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但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儿子和孙女,心里又充满了期待。
飞机降落在温哥华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多了。
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机场大厅,一眼就看到了儿子。
他站在接机口,旁边站着媳妇陈语嫣,还有小小的孙女安安。
儿子快步走过来,帮我推行李车,脸上挂着笑容。
他关切地问道:"妈,累坏了吧?一路上还顺利吗?"
我摆摆手说道:"没事,就是坐得时间长了点,腰有点酸。"
这时,陈语嫣牵着安安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
她用标准的普通话说道:"妈,您辛苦了,路上累了吧?"
我连忙说道:"不累不累,能帮你们带孩子,妈高兴还来不及呢。"
安安躲在妈妈身后,怯生生地看着我,和视频里那个活泼的样子判若两人。
我蹲下身子,想摸摸她的头,但孩子往后缩了缩,显然对我这个奶奶还很陌生。
陈语嫣轻声说道:"安安,叫奶奶啊。"
孩子小声叫了一声奶奶,声音细得几乎听不见。
我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笑着说道:"安安真乖,奶奶给你带了好多好吃的。"
上了车,儿子开车载着我们往家里开。
![]()
透过车窗,我看着这座陌生的城市,街道干净整洁,车辆行驶得井然有序。
儿子帮我把行李搬进屋,我环顾四周,客厅宽敞明亮,装修简约现代。
陈语嫣领着我往地下室走,边走边解释说道:
"妈,您的房间在地下室,那边比较安静,也有独立的卫生间。"
我跟着她下楼,地下室确实收拾得很干净,有一张双人床,还有衣柜和书桌。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个房间有些冷清,没有什么人住过的痕迹。
我打开行李箱,想把带来的那些家乡特产拿出来。
但看着那一包包腊肉香肠。
我突然想起儿子之前在电话里说过,海关可能不让带这些东西。
我心里有些忐忑,但东西都已经带来了,总不能扔掉吧。
晚上,一家人去了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饭。
餐馆里的菜做得还算地道,但总觉得少了点家乡的味道。
吃饭的时候,陈语嫣一直在用英语跟安安说话,孩子也用英语回答。
我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只能傻傻地坐着。
儿子看出了我的尴尬,特意对安安说道:
"安安,在奶奶面前要说中文,奶奶听不懂英语。"
安安点点头,但还是习惯性地用英语跟妈妈交流。
吃完饭回到家,我躺在地下室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耳边传来楼上的脚步声,还有安安的笑声,听起来那么遥远。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家虽然住着我的儿子和孙女,但我却像个外人一样。
那一夜,我失眠了很久。
脑子里反复想着明天该怎么开始在这个陌生环境里的生活。
第二天早上,我的生物钟还是按照在国内的习惯,5点就自然醒了。
躺在床上辗转了一会儿,实在睡不着,干脆起床洗漱。
我轻手轻脚地上楼,发现整个房子静悄悄的,所有房间的门都关着。
走进厨房,我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有牛奶、鸡蛋、面包,还有一些水果蔬菜。
我想着给一家人做顿丰盛的早餐,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
找出大米,淘洗干净后放进电饭煲里煮粥。
又从冰箱里拿出鸡蛋和香肠,准备做个蛋炒饭。
厨房的抽屉里有各种调料。
但摆放的位置和国内完全不一样,我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盐和酱油。
2
正忙活着,突然听到楼梯上传来脚步声。
我回头一看,陈语嫣穿着睡衣走了下来,头发有些凌乱,脸上还带着睡意。
她看到我在厨房忙碌,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她皱着眉头说道:"妈,现在才6点,您这么早起来做什么?"
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妈习惯了早起,想着给你们做顿早饭。"
陈语嫣走到厨房门口,看了看灶台上的锅说道:
"妈,我们平时早上都吃得很简单,面包配牛奶就行了。"
"而且您这么早就开始做饭,油烟味会飘到楼上去,影响安安睡觉。"
我连忙关小了火,有些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陈语嫣的语气虽然平和,但话里透出的意思却很明显,她不太高兴我这么早就在厨房忙活。
她继续说道:"妈,以后您要是起得早,可以在地下室看看电视或者看书,不用这么早准备早饭。"
我点点头说道:"好的好的,我下次注意。"
陈语嫣转身上楼,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厨房里,手里还拿着锅铲。
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我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这是我来温哥华的第一个早晨,就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家庭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陈语嫣匆匆吃完早饭,拎起包就出门了,连和我说句话的功夫都没有。
送走了陈语嫣和儿子,家里就剩下我和安安两个人。
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角色们叽里呱啦说着英语,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安安看得津津有味,我坐在旁边陪着她,但完全插不上话。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了深深的孤独。
即便坐在孙女身边,我们之间也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
上午9点,我按照儿子昨晚留下的地址,准备送安安去幼儿园。
我牵着安安的手走出门,小区的街道上很安静,偶尔有车经过。
走到路口,我看着陌生的街道,完全分不清方向。
我拿出手机想看看地图,但那些英文标注让我更加头晕。
好在儿子提前给我发了语音消息,一步步指导我该怎么走。
跟着语音导航,我们走了大约15分钟,总算找到了幼儿园。
幼儿园门口,几个家长正在和老师用英语交流,说说笑笑。
我把安安送到门口,用不太标准的英语说了句"拜拜",老师冲我笑了笑。
但我知道她说的那一长串话,我一个字都没听懂。
送完孩子,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街边的商店招牌,全都是英文。
路过一家超市,我想进去买点菜,但站在门口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敢进去。
我怕自己看不懂商品标签,怕自己和收银员无法沟通,怕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
就这样,我空着手回到了家。
中午的时候,我打开冰箱,想做点午饭。
但冰箱里的食材有限,我只能简单地煮了碗面条。
一个人坐在餐桌前吃着面条,偌大的房子里只有我一个人,安静得让人发慌。
下午3点,我准时去幼儿园接安安。
这次路我已经熟悉了,不用再看手机导航。
接到安安后,小家伙拉着我的手,叽里呱啦说着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但她说的大部分都是英语,我只能笑着点头,假装自己听懂了。
晚饭时间,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陈语嫣做了意大利面和蔬菜沙拉。
我尝了一口,味道很清淡,完全不合我的口味。
餐桌上,陈语嫣和儿子讨论着工作上的事情,偶尔还夹杂着英语。
安安在旁边自己吃着饭,不时用叉子戳着盘子里的面条。
我坐在一旁,想插话却找不到机会,只能默默地吃着饭。
吃完饭,陈语嫣收拾碗筷,儿子陪着安安玩玩具。
我想帮忙洗碗,陈语嫣却说道:"妈,您不用管了,我用洗碗机洗很快的。"
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她把碗筷放进洗碗机,按下按钮,机器就自动运转起来。
这些现代化的电器,我在国内也见过,但从来没用过,总觉得太浪费水电。
我忍不住说道:"这个机器洗得干净吗?还是我手洗吧,也费不了多少事。"
陈语嫣摇摇头说道:"不用,洗碗机洗得更卫生,高温消毒,比手洗好。"
她的话说得很客气,但我听出了言外之意,她不希望我插手家里的事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的生活都遵循着固定的模式。
早上5点起床,但不敢再去厨房做饭,只能在地下室看看电视或者发呆。
等到7点楼上有动静了,才小心翼翼地上楼。
陈语嫣通常会给安安准备简单的早餐,面包配牛奶,或者燕麦粥。
我提出要帮忙,她总是客气地拒绝说道:"妈,您不用操心,我自己来就行。"
9点送安安去幼儿园,下午3点去接她回来。
其余的时间,我就一个人待在家里,不敢出门,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有一次,我看到客厅有些乱,就主动收拾起来。
把沙发上的抱枕摆放整齐,把茶几上的杂志归类码好。
谁知道陈语嫣下班回来看到,脸色就变了。
她皱着眉头说道:"妈,家里的东西您不要随便动,我们有自己的摆放习惯。"
我连忙道歉说道:"对不起,我就是看着有点乱,想帮你们收拾一下。"
陈语嫣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我知道您是好意,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您要是觉得无聊,可以出去走走,或者在家看看电视。"
我点着头,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
我是想帮忙,可在她眼里,我的好心反而成了添乱。
![]()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反复回想着陈语嫣说的话。
她口口声声说让我享福,可我连收拾一下客厅都要被批评。
这算什么享福?分明就是把我当成了累赘。
第二天,我决定要做点什么,不能就这样干坐着。
我想起行李箱里带来的那些家乡特产,何不做顿地道的中餐,让儿子尝尝家乡的味道?
趁着陈语嫣和儿子都不在家,我从行李箱里翻出了腊肉和干豆角。
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上午,做了一大桌子菜。
红烧腊肉、豆角炒肉丝、还有一大盆排骨汤。
中午儿子回来吃饭,看到满桌子的菜,眼睛都亮了。
他激动地说道:"妈,您这是做了一桌子好菜啊,太香了!"
我笑着说道:"快尝尝,都是你爱吃的。"
儿子夹起一块腊肉放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眼睛说道:
"还是妈做的味道好,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想念这个味道。"
看着儿子吃得开心,我心里总算有了些安慰。
可到了晚上,陈语嫣下班回来,看到桌上还剩下的半盘腊肉,脸色却不太好看。
她对儿子说道:"这腊肉太油了,盐分也重,对身体不好。"
儿子连忙解释说道:"偶尔吃一次没关系,这是妈特意给我做的。"
陈语嫣没再说什么,但脸上的不悦已经写得很明显。
她转身对我说道:"妈,以后做饭还是清淡一点比较好,我们全家都习惯了清淡饮食。"
我点点头,心里却一阵发凉。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到底该怎么做才对?
接下来的几天,我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早上不敢太早起床,怕打扰到他们休息。
家里的东西不敢随便动,怕破坏了他们的生活习惯。
做饭也不敢按自己的口味来,只能尽量迎合他们的清淡饮食。
可即便如此,矛盾还是一点点累积起来。
有一天,我不小心感冒了,鼻子堵得厉害,头也有些昏沉。
我想起在国内感冒时,总是煮点姜汤驱寒,效果特别好。
于是我从冰箱里找出生姜,在厨房里煮起了姜汤。
姜汤的味道很冲,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辛辣的气味。
没多久,陈语嫣从楼上下来了,她捂着鼻子走进厨房。
她皱着眉头说道:"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味道太重了。"
我解释说道:"我感冒了,煮点姜汤喝,驱驱寒。"
陈语嫣摇摇头说道:"可这味道实在太呛了,整个房子都是这个味道。"
说着,她走到窗户边,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了。
外面的冷风呼呼地吹进来,我打了个哆嗦。
我小声说道:"外面零下好几度呢,开窗会着凉的。"
陈语嫣坚持说道:"没事,通通风就好了,不然这味道散不出去。"
我默默喝完姜汤,感冒却因为吹了冷风变得更严重了。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鼻涕流个不停,头疼得厉害。
我翻出行李箱里带来的感冒药,就着热水吃了下去。
想起国内的时候,感冒了刘姐会给我送来热粥,老姐妹们会打电话问候。
可在这里,连煮碗姜汤都要看别人脸色,连开窗通风都由不得自己。
我突然很想念国内的日子,想念那个虽然简陋但温暖的家。
3
第二天一早,我照常起床送安安去幼儿园。
走在街上,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行人,我突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这个城市虽然繁华,但没有一个人认识我,也没有一个人在乎我。
我就像一片飘零的落叶,被风吹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找不到归属。
时间很快到了安安5岁生日这天。
陈语嫣提前一个星期就开始准备,订了蛋糕,买了装饰品,还邀请了安安幼儿园的几个小朋友。
我也想为孙女的生日做点什么,毕竟这是我来温哥华后第一次给安安过生日。
我问儿子说道:"安安生日那天,妈想给她做碗长寿面,咱们老家的习俗。"
![]()
儿子犹豫了一下说道:
"妈,已经订好蛋糕了,到时候小朋友们都来,可能吃不了那么多东西。"
我坚持说道:"没关系,长寿面就一碗,不占地方,这是咱们的传统,得有。"
儿子最终还是点了头说道:"那好吧,您到时候做一碗就行,别做太多。"
生日那天,我早早起床,开始准备给安安做长寿面。
我从超市买来了面条,又炖了一锅排骨汤做汤底。
还准备了鸡蛋、青菜和肉丝,想把这碗长寿面做得丰盛一些。
忙活了一上午,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终于做好了。
我小心翼翼地端着面碗走出厨房,想给安安一个惊喜。
当我走到客厅,茶几上已经摆好了一个三层的粉色蛋糕。
蛋糕上插着数字5的蜡烛,周围还装饰着奶油花朵和巧克力碎片。
几个小朋友围在蛋糕旁边,兴奋地拍着手。
安安穿着漂亮的公主裙,正在陈语嫣的帮助下切蛋糕。
我走过去,举起手中的面碗说道:
"安安,奶奶给你做了长寿面,吃了长寿面才能长命百岁。"
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来,几个小朋友都看着我手里的那碗面。
陈语嫣脸色有些难看,她勉强笑了笑说道:
"妈,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不过现在小朋友们都要吃蛋糕。"
我有些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把手里的面碗放在哪里。
儿子赶紧走过来,接过我手里的碗说道:"妈,我先帮您端到厨房去。"
我跟着儿子走进厨房,看着他把那碗精心准备的长寿面放在了灶台上。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
这碗面凝聚着我对孙女的祝福和爱,可在他们眼里却成了多余的东西。
我看着灶台上那碗渐渐冷却的长寿面,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在老家的时候,每年过生日都要吃长寿面,这是传承了几代人的习俗。
我想把这个传统教给孙女,让她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可现在,这碗饱含心意的长寿面,却像垃圾一样被搁置在了厨房。
客厅里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和英文歌声,那些热闹和快乐,都与我无关。
我站在厨房门口,透过门缝看着客厅里的场景。
陈语嫣带着安安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儿子在旁边给大家拍照。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唯独少了我。
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家里,我就是个多余的人。
我的好意不被理解,我的习俗不被尊重,我的存在反而成了尴尬和负担。
聚会结束后,客人们陆续离开了。
我忍不住问道:"那碗长寿面怎么办?"
陈语嫣头也不抬地说道:"面都坨了,不能吃了,扔了吧。"
我的心像被刀割了一样疼,那可是我精心准备了一上午的长寿面啊。
我颤抖着声音说道:"不能扔,那是我特意给安安做的,多少也得吃一点。"
陈语嫣终于抬起头看着我,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妈,我知道您是好心,但是您不了解这边的情况,加拿大长大的孩子不吃这些东西。"
我愣愣地站在那里,喉咙里像堵了一团棉花,说不出话来。
儿子看气氛不对,赶紧打圆场说道:
"好了好了,大家都别争了,妈的心意我们都明白,我晚上把那碗面热一热吃掉,不浪费。"
陈语嫣冷笑了一声说道:"你吃得下吗?面都坨成一团了。"
说完,她转身上楼去了,留下我和儿子面面相觑。
儿子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
"妈,您别往心里去,她工作压力大,说话可能有点冲。"
我摇摇头说道:"妈不怪她,是妈自己多事了。"
说完,我转身下楼回到了地下室。
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
脑子里反复回放着今天发生的一切,陈语嫣那些话就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
她说的没错,我的传统习俗,在这个家庭里确实格格不入。
可那是我生活了几十年的文化和习惯啊,难道就因为来了温哥华,就要全部抛弃吗?
我想念国内的生活,想念那些无话不谈的老姐妹,想念那个虽然简陋但充满温暖的家。
在这里,我就像被困在一个华丽的牢笼里,表面上衣食无忧,实际上却孤独得让人窒息。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了。
陈语嫣对我的态度更加冷淡,说话也是能省则省。
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经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似乎在刻意回避家里的紧张气氛。
我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再做错什么事情惹人不高兴。
每天除了接送安安上幼儿园,其余时间都待在地下室,尽量减少和陈语嫣碰面的机会。
有一天晚上,我隐约听到楼上传来争吵声。
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分辨出是儿子和陈语嫣在争执什么。
过了一会儿,儿子的声音突然提高了。
他说道:"她是我妈,我能怎么办?总不能赶她走吧?"
陈语嫣的声音也跟着响起说道:
"我没说要赶她走,但你妈的生活习惯我真的受不了。"
儿子叹了口气说道:"她年纪大了,改不了了,你就多担待一下。"
陈语嫣冷笑说道:"这是我的家,我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为什么要迁就她?"
听到这里,我的心彻底凉透了。
原来在陈语嫣眼里,我的存在就是个麻烦,就是个需要被迁就的累赘。
我在这个家里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可到头来还是成了别人眼中的负担。
那一夜,我又失眠了。
躺在床上,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回国了。
留在这里,只会让大家都不舒服,与其这样,不如趁早离开。
可一想到要离开儿子和孙女,心里又舍不得。
就这样,我在矛盾和纠结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又过了几天,一天晚上,陈语嫣加班很晚还没回来。
儿子在书房里开视频会议,让我帮忙哄安安睡觉。
我牵着安安的小手走进她的房间,帮她换上睡衣,盖好被子。
小家伙躺在床上,睁着大眼睛看着我。
我轻轻拍着她的背说道:"安安,快睡吧,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呢。"
安安突然说道:"奶奶,你给我讲个故事吧。"
我愣了一下,之前每次提出要给她讲故事,她都会拒绝。
今天怎么突然主动要求了?
我高兴地点点头说道:"好啊,奶奶给你讲个小红帽的故事。"
我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慢慢讲起了小红帽的故事。
安安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会问几个问题。
讲完故事,我以为她会睡着,谁知道孩子却突然坐了起来。
她看着我,小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
安安说道:"奶奶,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我笑着点头说道:"当然可以,你问吧。"
昏黄的床头灯下,孩子抬起头,用她还不太流利的中文,一字一句地说了6个字。
那一刻,我整个人僵住了。
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
我愣愣地坐在床边,大脑一片空白,完全说不出话来。
孩子说的那6个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刺进了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安安看到我哭了,吓得眼睛都瞪大了。
她着急地说道:"奶奶,你怎么哭了?是不是我说错话了?"
我摇摇头,用颤抖的手擦着眼泪说道:"没有,奶奶没事,安安快睡吧。"
可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一滴接一滴地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