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军26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全命中,对解放军消灭“台伪”的启示

0
分享至

近期,北约防空系统在实战中暴露出严重问题——俄罗斯发射的26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全部突破防线命中目标。这一战例,对未来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战术参考价值。

在最近一次俄乌冲突中,俄军发起了自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行动,共发射37枚导弹,其中26枚为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与此同时,俄军还出动了320架无人机协同作战。乌军方面承认,面对此次攻击,其防空系统未能拦截任何一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仅拦截了部分巡航导弹。


此次空袭中,俄军采取多波次攻击策略,伊斯坎德尔M导弹主要针对波尔塔瓦、哈尔科夫、文尼察等地的能源设施实施"点穴式"打击,造成严重损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目标本应处于北约援助的以爱国者防空导弹为核心的防空系统保护之下,但实际拦截效果却近乎为零。

究其原因,俄军在近几个月对伊斯坎德尔M导弹进行了关键性技术升级。据美国国防情报局证实,升级后的导弹新增了末端机动变轨和俯冲突防能力。在飞行最后阶段,导弹不再遵循传统抛物线轨迹,而是实施突然机动或垂直俯冲,这种战术使爱国者系统的火控雷达根本来不及反应。即便系统探测到目标,其防空导弹也因机动能力不足而无法实施有效拦截。


爱国者系统虽经过实战检验且性能可靠,但其设计年代较早,最初主要针对飞机和早期弹道导弹这类机动性较差的目标。多年来,该系统未进行实质性技术升级,最小反应时间仍维持在12秒左右。面对末端速度达5-7马赫且实施不规则机动的战术弹道导弹,这12秒的反应窗口显然不足,系统无法及时重新计算弹道并调整拦截弹轨迹。

俄罗斯此次采用的饱和攻击战术进一步削弱了乌军防空能力。多批次导弹迫使乌军防空系统分散火力,导致防空资源被大量消耗。当技术升级与饱和攻击相结合时,北约提供的防空系统便难以应对。

对比俄军装备,我军拥有更先进的战术导弹、远程火箭炮和无人攻击机,且在数量上具有优势,成本也更为低廉。因此,深入研究俄军战术经验,对未来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尽管北约向乌克兰提供了多种防空导弹,但受制于战场面积广阔,其防空系统始终存在部署盲区。而台湾地区的防空能力与乌克兰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其一,台军防空武器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整体防空能力更强;其二,台湾岛面积仅3.6万平方公里,防空武器部署密度堪称世界最高;其三,台军可获得美日提供的早期预警和情报支持。

这些因素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台军防空体系,制定针对性战术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张斌说 incentive-icons
张斌说
闲话古今 随看东西 轻重口味
2199文章数 1121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