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山铁血营长臧雷,曾在烈士陵园洒泪:这里的烈士99%都没有后代

0
分享至

春日清晨,云南麻栗坡的山风微凉。

许多战士长眠于此,连名字都逐渐被风蚀斑驳,而臧雷始终铭记。

老人像往年一样站在烈士陵园的墓碑前,轻声说着:“兄弟,我们又见面了。”

梦在舞台外燃烧

臧雷的家庭并不显赫,父亲是经历抗战洗礼的老八路,母亲是一名曾在文艺团体工作的作曲家。

他从小就习惯在父亲讲述抗战故事中入睡,那些枪林弹雨和生死抉择,深深植入了他的骨血。

在和平年代,做一名出色的文艺兵已属不易,但他更向往枪口喷火、泥泞奔袭的战斗岗位。



为了上战场,他曾多次向领导递交申请,要求调往战斗部队。

但每次都被温和拒绝,理由是:“你是文工团的骨干,太可惜了。”

于是,他便用另一种方式准备——白天表演节目,夜里偷偷到训练场练习战术动作;别人午休,他在跑道上奔跑;别人唱歌跳舞时,他在熟读《战术学》。

从不会打枪的文艺兵,到能拆装武器、识图判地的准战士,臧雷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哪怕舞台上我是演员,生活中也要是个战士。”



1978年,国际局势暗流涌动,苏联与越南签署《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后,越南在边境不断挑衅,对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边境小报里,那些零散登出的枪击事件、挑衅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这时,部队里一则通知彻底点燃了他的希望,需从各部队选调人员加入前线作战准备。

臧雷第一时间递交申请,并当面向首长请求:“我不是为了升职,也不是为了表现,只是想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发挥作用。”



此后,他正式成为战斗部队的一名基层士兵,从练习枪法、地形识图,到执行边境巡逻任务,臧雷把自己藏进了战壕、铁丝网和爆炸声中。

他没有怨言,哪怕烈日当头、风雨如晦,他也依旧奔跑在训练场的尽头。

而就在他努力扎根战斗岗位的那段时间,越南的挑衅行为愈演愈烈。

边境线上的哨兵频频报告敌军越境,民众也开始搬迁疏散。

悬崖之下

1979年1月的一个夜晚,边境线外月光惨淡,一支身着迷彩的侦察小队悄然穿行在越中交界处的密林中。



他们的任务是潜入老街地区,摸清越军的防御布置。

为了不引起敌人警觉,他们必须夜间行军,翻越数座无名山头,越是深入越是寂静。

雨点无声地落在叶子上,把山路打得湿滑难行。

山林深处的视线本就有限,何况又是月黑风高。

臧雷本打算让队伍休整片刻,但一想到越军火炮就在不远处咆哮,他咬了咬牙,坚持带头开路。

谁都没想到,就在翻过一处高地的瞬间,一块掩在落叶下的岩石突然松动。

他整个人瞬间失去重心,随着一声“砰”的闷响,坠入了黑暗中。



战友们冲到断崖边,只看见一片灌木残枝在风中晃动,臧雷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找到他时,他仰面躺在一棵细小的树根旁,身体呈扭曲状,脸色惨白,呼吸微弱。

战友用担架将他抬上军车赶往后方医院,途中他几度失去意识,强撑着睁眼,嘴唇微动:“我还活着……告诉连长,任务继续。”

医生诊断结果下来后,战友们都沉默了:腰椎粉碎性骨折、颅骨三处裂痕,左腿严重萎缩、右侧面神经瘫痪。

医生的话如一记惊雷:“他若能活下来,恐怕也终身瘫痪了。”



消息传回连队,很多熟识他的战友都偷偷抹泪。

护士哽咽着没说话,把医生留下的康复计划轻轻放在床头。

那计划几乎等于零希望,可臧雷却一页一页地看,最后合上本子,“这计划不写‘永远不能站起来’,那我就有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是别人无法想象的煎熬。

初期他连坐都坐不稳,常常因为剧烈疼痛而昏厥,但每次醒来,他都死死盯着那副拐杖看,像看着一块战场地图。



护士劝他:“你已经做得够多了,不必再强撑。”他只是摇头:“我的战友还在前线,不能让我当了逃兵。”

臧雷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拯救左腿”的方法,他用布条将左腿绑在手臂上,靠手的力量提着那条没知觉的腿,一步一步挪动。他的汗水常常浸透病号服,躺倒后还要咬牙爬起来。

一年后,医生震惊地发现——这个本该终身卧床的男人,不但站了起来,还能缓慢行走,更令人动容的是,他要求恢复军籍,申请回到前线!

领导最初拒绝:“你这身体,怎么再扛枪?”但臧雷一封封申请信、一次次面谈,最终打动了组织。



铁血攻坚燃老山

1984年4月,老山战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与越南交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越军早已在山头修筑了碉堡、战壕,形成了层层防御的“钢铁堡垒”。

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蓄势待发,要一举攻克这座死守多年的敌军阵地。

这是一次正面硬攻,没有迂回空间,也没有援军支援的缓冲期。

敌人固守高地,火力强劲,而他手中能调配的兵力却大大缩水——本应一个营的兵力,只剩五个排。



面对这个难题,很多人都在犹豫是否要请示上级调整战术,但臧雷没有迟疑。

他望着身边那一双双年轻却坚定的眼睛,缓缓开口:“战斗已经来了,不能等命令,老山打不下来,我们一个都回不去。”

这五个排被他临时整编为一支连队,他亲自担任连长,副营长做副连长,带头冲锋。

26日夜,他们披星戴月,悄然向老山主峰集结。脚下是布满地雷的山路,头顶是越军随时可能察觉的岗哨,周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密林。



临战前夜,他带着战士们在山腰宿营,趴在潮湿的地面上,用树叶遮挡身体,连喘气都要掩着口鼻。

天色未亮,28日凌晨5点58分,攻坚战打响。

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山谷间轰然炸响,解放军的炮火如暴雨倾泻向老山顶端。

整个山体在爆炸中颤动,臧雷一声怒吼:“突击组上!目标——老山主峰!”

前方密林骤开,冲锋号还未吹响,士兵们已经悄然跃出掩体,像一道道流火冲向敌阵。

他们没有重武器掩护,也没有装甲车辆,仅凭手中的自动步枪和火箭筒,向越军阵地发起猛攻。



敌军的顽强远超预期,尤其在54号高地一线,越军死死守住阵地,重火力密集覆盖着通往主峰的要道。

我军冲锋小组多次受阻,数十名士兵倒在弹雨之中。

此时的臧雷,顾不得个人安危,冲到最前线。

他身形不高,却像一面旗帜一样引导士兵突进。

“九连部队向左插出去!”“八连从正七方向穿插!”“火箭兵上!掩护侦察组前移!”

他不是在指挥一场战斗,而是在带领一群战士,拼命撕开敌人用鲜血筑起的防线。



一次次冲锋失败、一次次重组再上。

他亲眼看见八连的火箭投手贾云科倒下,那还是一个未满17岁的少年,眼神清澈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他记得贾云科卧倒时,火箭筒还搭在肩上,只差一秒就能完成射击,却被子弹贯穿了头颅。

鲜血染红了泥土,也染红了臧雷的记忆。

面对伤亡不断上升、战士心志动摇的危局,臧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重新调整进攻方向,命令部分部队绕至敌军防守薄弱的北侧——那是雷区,几乎无人敢涉足



但他凭借丰富的战场直觉判断:此前的炮火打击已经摧毁了大部分地雷,这里或许是一条生路。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战士们在臧雷带领下,小心翼翼地穿越雷区。

这一战术突破,成为攻克老山主峰的关键一步,敌军主力未预料到这边会被突破,一时间阵脚大乱。

我军抓住战机,集中火力猛攻,成功摧毁了54号高地,并一举攻下老山主峰。

全程耗时5小时56分钟,比预计时间提前四个小时!



当最后一个越军阵地被清除、我军旗帜插上主峰时,臧雷仍未松懈。

顶着黑眼圈在指挥所发出指令:“不许放松!原地转入防御,防止敌人反扑。”直到接替部队到来,他才在后撤路上,第一次坐下。

回到指挥部时,他一屁股倒在木板床上,整个人几乎脱力,脸上写满了疲惫,却没有一丝懊悔。

他闭上眼前的最后一念,是那句挂在嘴边的话:“我的兵还在山上,我得守着。”

烽烟散尽心仍热

1984年深秋的某天,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的讲台上,一位走路略显吃力、面带伤痕的中年男子正举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老山战役”。



那笔画刚劲有力,和他蹒跚的步伐形成了鲜明对比,讲台下,数十名军校学员正屏息凝神,不愿错过这位亲历者的每一个字。

这名讲课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曾在老山攻坚战中担任主攻营长的臧雷。

战争结束后,他从战场退下来,暂别前线,调入国防科技大学任教,但他带来的,并不只是战术理论,更是一段用鲜血铸就的历史。

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常常将战场实景搬入课堂。

讲到老山的地形,他会铺开泛黄的地图,用粗糙的手指点出每一处曾经被血染红的高地;



讲到战友牺牲,他会顿住数秒,掏出一张早已边角破损的黑白照片,说:“他叫贾云科,不到17岁,是我们八连的火箭手。”

每讲一次,他的眼眶就红一次。

可这些,仍远远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痛,他无法忘记战场上的每一个名字,更无法释怀,那些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如今长眠地下,却无人为他们守墓、送终。

于是,臧雷做了一个决定:要为牺牲的战友尽最后一份责任——即使不能再并肩作战,也要并肩守望。



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撰写书籍,总结战役经验,也讲述英烈事迹。

他的书不是为了出版而写,更像是一本厚重的“英魂簿”,一页页地记载着那些被历史遗漏却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他拿出自己有限的稿费和退役金,资助了数十户烈士家庭。

有的父母年迈无依,他就定期邮寄生活费;有的烈士孩子无力上学,他就想尽办法联系学校帮忙落户、申请助学金;还有的战士至死都未被寻回,他带着照片走村串户,一一辨认,只为给他们一个归宿。



他的事迹逐渐传开,不少人主动加入他的行动中。

在他的带动下,一支由退伍军人、普通市民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理解万岁”行动团队成立了。

他们走进学校、社区、企业,举办展览、演讲、座谈会,向全社会讲述“老山精神”。

每年4月28日,老山战役纪念日的前夕,臧雷都会风雨无阻地回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他把这一天称为“回营日”,因为只有在那片山坡上,他才能感觉自己仍身处连队,战友还在身边。

陵园里,成千上万块墓碑静静伫立,他会沿着墓碑一排一排走过去,像在点名,每到一个名字前,轻轻俯身、脱帽、敬礼。



有人问他:“你年年都来,不觉得累吗?”他只说:“累?他们死了都没说累,我活着凭什么喊?”

即使年岁渐长,腿伤加重,他依旧不肯错过一次纪念日,哪怕走得再慢、哪怕只扶着拐杖移动几步,他也要站到墓碑前,为战友守岁。

他总说:“我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比他们多活几年。”

可正是这“多活的几年”,他用来燃尽余生,只为一句承诺——不让英烈被遗忘,不让牺牲变无声。

在新时代的和平阳光下,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那个硝烟滚滚的春天?又有多少人知道,今天的山河无恙,是因为有人曾为我们挡住子弹,献出生命?



臧雷不希望被纪念,但他希望烈士们能被记住,他说:“他们没有后代,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他们的后代。”

岁月更迭,墓碑依旧,臧雷的身影也逐渐佝偻。

但只要他还走得动,他就还会来,只为在每一年的春风中,对沉睡的战友们说一句——“我还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内蒙古黑老大易连峰,酒店调戏游玩女子,不料惹到大人物就此覆灭

内蒙古黑老大易连峰,酒店调戏游玩女子,不料惹到大人物就此覆灭

青青会讲故事
2024-10-10 17:09:30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小豫讲故事
2025-10-27 11:50:08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2 14:40:50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封面新闻
2025-11-02 12:57:02
男单决赛对阵!奥运亚军4:1晋级决赛,战胜过王楚钦,与日本争冠

男单决赛对阵!奥运亚军4:1晋级决赛,战胜过王楚钦,与日本争冠

国乒二三事
2025-11-02 21:29:16
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良工说
2025-09-04 00:53:34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詹姆斯祝贺!道奇4-3蓝鸟夺世界大赛第9冠 日本山本由伸MVP

詹姆斯祝贺!道奇4-3蓝鸟夺世界大赛第9冠 日本山本由伸MVP

醉卧浮生
2025-11-02 13:17:10
世体:恩德里克本赛季首次为皇马出战,但仍将在冬窗租借离队

世体:恩德里克本赛季首次为皇马出战,但仍将在冬窗租借离队

懂球帝
2025-11-02 22:55:03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大峰
2025-11-02 10:27:19
饶漱石在华野没有职务,淮海战前,为何被称作“华野全军政委”?

饶漱石在华野没有职务,淮海战前,为何被称作“华野全军政委”?

春秋砚
2025-11-02 18:00:03
耳光大赛中被KO+陷入昏迷!中国武术大师颧骨骨裂缝5针 还要打5场

耳光大赛中被KO+陷入昏迷!中国武术大师颧骨骨裂缝5针 还要打5场

风过乡
2025-11-02 09:37:26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0-27 00:26:08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2 01:10:37
看哭了!舅舅18岁开始抚养三个外甥,九年时间感动全网!

看哭了!舅舅18岁开始抚养三个外甥,九年时间感动全网!

晓踏就是我
2025-11-02 16:55:18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怀疑探索者
2025-11-02 21:29:01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一字之差,从总指挥长到指挥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字之差,从总指挥长到指挥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发生了哪些变化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1 14:44:54
俄乌冲突迎来大结局?最大罪人已浮现,泽连斯基终于等来美方信号

俄乌冲突迎来大结局?最大罪人已浮现,泽连斯基终于等来美方信号

健身狂人
2025-10-31 14:55:35
市监局办公室副主任周日值班当天猝死不予认定工伤,家属起诉人社局、县政府 法院判了

市监局办公室副主任周日值班当天猝死不予认定工伤,家属起诉人社局、县政府 法院判了

红星新闻
2025-10-07 21:50:15
2025-11-03 00:27:00
抽象派大师
抽象派大师
开心每一天
775文章数 1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亲子要闻

宝蓝跟爸爸赛玩 “卖冰淇淋”,看谁卖得更多~

旅游要闻

“诗和远方”并不远!青海·海西生态旅游宣传推介会走进广州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