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受关注的武器装备消息,毫无疑问就是福建舰。
根据网上最新的报道,福建舰已经完成在南海的训练任务,并停靠在三亚港,随时都能进入服役状态。这意味着,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首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已经准备好正式加入战斗序列。
根据央视的消息,歼-15T、歼-35和空警-600这三种舰载机,已经在福建舰上完成了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说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和回收系统都已经达标,具备完全的航母作战能力。外界普遍预计,福建舰服役后将与山东舰一同部署在海南岛方向。这样,中国在南海的战略存在将进一步强化,远洋投射能力也会得到质的提升。
不过,高兴之余也要看到,目前我们中国的航母数量还不够。很早之前我们就分析过,从实际需求来看,中国至少需要六艘航母,才能确保两到三艘随时保持战备状态。这其实是一个“航母三三制”的概念。一艘长期执行远海巡航任务,一艘在港进行维护和升级,另一艘则负责训练和备勤。这样循环使用,海军才能保证持续的战斗力和全球投送能力。当然这只是我们平民的分析,相信国家一定有国家的发展规划。
![]()
现在说回到我们福建舰,它已经完成三种舰载机的起降训练,应该就快进入服役了,很多人自然会问:中国真的能实现六艘航母的目标吗?多久呢?我们假定六艘航母的配置,大致是北部战区一艘,南海方向一艘,远海巡游一艘,剩下的三艘用于维修、训练和备勤。按照目前的进度,中国已经有三艘航母。我们期望再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能达到六艘的规模,理论上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
当然,光有航母的舰体还不够,能不能形成战力,关键看三个方面。第一是舰载机。歼-15T、歼-35、空警-600这三款飞机,已经构成了福建舰的基本作战体系。未来可能还需要配套的加油机、运输机和无人机,才能把航母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第二是护卫力量。航母出海必须是完整的航母战斗群,包括数艘055大驱、052D、054B护卫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只有这些舰艇配合得当,航母才能在复杂环境下生存作战。第三,是作战指挥体系。航母可不是“漂在海上的机场”,它是一整套系统作战力量的核心。需要成熟的指挥体系、战术配合,以及多军种协同能力。今年6月,中国的双航母战斗群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进行联合演训。那其实就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术试验。解放军海军正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建立自己的航母战术体系。
![]()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航母发展路径与美国不太一样。之前的辽宁舰和山东舰采用的是俄式滑跃起飞模式,而福建舰用的则是电磁弹射。这不仅是技术的转变,更可能带来作战理念的转变。未来,电磁弹射几乎可以肯定会成为中国航母的主流。滑跃起飞的时代,大概率已经进入倒计时。未来中国海军的航迹,一定会出现在越来越远的地方。我们就期待着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