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意大利媒体报道,奋斗在意大利综合编译: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于10月19日发生震惊全球的盗窃案——八件拿破仑三世时期的珍贵珠宝被盗,总估价高达8800万欧元。警方已出动约百名警员全力侦办,而案件也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引发真假难辨的网络风暴。
在TikTok、Instagram与X上,用户的动态页面几乎被关于“卢浮宫珠宝案”的视频淹没。其中大量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真假难分:有“监控画面”显示蒙面盗贼潜入展厅,也有“目击者”与“网红”评论视频,然而这些人物和影像大多系AI伪造。视频中没有明显的标签或提示,令观众难以辨别真伪。
![]()
(资料图:卢浮宫被盗展品与网上流传的视频)
最离奇的传言之一,是有人声称在二手交易平台Vinted上发现被盗珠宝的“出售信息”。多张图片显示精美的金饰与宝石标注着低价——从2万到3万欧元不等,附有“紧急出售”字样。尽管几乎可以肯定这些图片是合成或玩笑,但其传播速度极快,许多用户误以为真,引发嘲讽与阴谋论。
警方与博物馆方面均未证实这些网络传闻。卢浮宫馆长Laurence Des Cars已在法国参议院作证,称调查重点是确定盗贼身份及被盗物的下落。专家指出,珠宝极可能被拆解熔化后分散出售,以掩盖来源,价值远低于原件的整体收藏意义。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AI生成视频数量激增。随着文本生成视频工具Sora的普及,这类伪造内容变得愈发逼真。一段“蒙娜丽莎从画中走出、戴上王冠再回到画框”的视频虽明显是恶搞,但仍获得数百万次播放。一些账号甚至假扮“博物馆内部人士”,声称掌握独家监控画面,引发进一步混乱。
分析人士指出,这起“卢浮宫珠宝案”不仅暴露了文物安全的漏洞,更揭示了AI内容失控的社会风险。过去网络谣言多以文字或PS图片为主,如今随着AI视频的真实感激增,公众对事实与虚构的界限正被不断模糊。正如法国媒体评论所言:“这不仅是世纪大盗案,更是一场关于真相与幻象的时代考验。”(奋斗在意大利网站独家编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奋斗在意大利
您的每一个在看+赞,都是对我们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