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夜再长也有天亮的时候。
的确,黑夜再漫长,也总有天亮的时候。
等我们熬过去了,熬出头了,那么那一段的暗夜时光,就不会沦为你的心魔。
人生在世,那一段段的暗夜时光,就像是悬在我们头上的困境和失败,你越是不敢面对,就越无法战胜。
最终,活在了其中的阴影之下,把自己搞得鸡飞狗跳,甚至把这辈子都搞废掉了。
人在低谷,其实我们最怕的不是困难,而是自己先乱了阵脚。
越是在困难之际,在我们感到迷惑和痛苦的时候,越是渴望四处求助,不如学会静静蛰伏。
然后,借助安静的力量和智慧,把我们从苦难堆里彻底爬出来。
静,是稳住心气
人心静了,做什么事情都能稳得住,否则的话,那就容易把事情搞糟,搞砸。
比如说,人心一慌,那么自己就很容易犯下病急乱投医的毛病。
到头来,什么事都做不好,倒是麻烦一大堆出来了。
结果往往就是,自己的旧愁未解不说,还不断添新烦。
这样的局面就是,很容易把自己的心态都搞崩了。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曾被政敌曹爽排挤,剥夺了实权。
为了稳住心气,于是苟且隐忍的司马懿,选择称病在家。
这无疑是他仕途的低谷,但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一直佯装称病不出,暗中观察,静待时机。
而这一等,就是近十年的功夫。
最终,终于被他等来机会,一举成功。
思想家蒙田说:“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如何放松。”
人在低谷期,一定要静下来,这可不是懈怠。
如此,能稳住自己的心气,那就不会输。
始终都要给自己时间理清好头绪,稳住阵脚。
说白了,心气稳了,判断才不会出错。
静,是向内扎根
人在低谷期最珍贵的,是无人打扰的时光。
只有这样,我们才更大可能静得下来,向下扎根。
于是,靠自己在背地里安安静静的付出和努力。
然后,一步步把自己从低谷里拉出来。
实际上,人在低谷期,努力去做出安静的姿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教训。
如此,正好把向外张望的眼睛,转回自己身上。
那么,最终自己一定能从中得到不错的成长和进步。
明代大儒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时,可谓是身处蛮荒,前途尽毁。
不过就是在那种极度的静寂中,他日夜沉思,反复追问自己。
终于在一个深夜里,心足够平静的王阳明,悟得了“心即理”的真谛,创立了心学。
作家林清玄写道:“我们活着,要像一间在闹市中打烊的茶馆,外面喧嚣,里面清净。”
当你在低谷的时候,其实外界的繁华也是与你无关的。
我们在这个时候能做到的,正是修炼内心的最好时机。
然后,只管把根扎深,未来才能从此变得枝繁叶茂起来。
静,是默默蓄力
真正的转机,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在背后安安静静积蓄、准备而来的。
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默默积累,而且还要积累到一定时候,我们才能在机会来时牢牢抓住。
苏轼被贬黄州时,是他人生最失意的阶段,甚至可以说,这是他的人生至暗时刻。
但是他没有终日怨天尤人,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东坡开荒种地,与渔樵为友,静心读书创作。
最终,靠自己在那段沉寂的岁月里,经过一番默默无闻地积累和成长,反而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巅峰。
《菜根谭》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潜伏越久的鸟,飞得越高。在低谷期的所有默默努力,都是在为未来的起飞积蓄能量。
说到底,低谷期的“熬”,不是被动忍受,而是在安静中修复,在独处中成长。
当你学会与寂静为伴,与自己对谈,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成为你生命中最坚硬的骨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