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这么多人对金钱没有概念?为什么越是底层的人,他的物欲反倒特别的强?甚至为什么明明收入垫底,但他们脑子里想的却是如何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
我们这里所说的物欲不仅仅是赚钱,它可能对吃、对性、对伴侣、对那种外在的面子、自尊心这些东西表现得特别强。其实,这都是一个原因,也就是精神上的极度贫穷。
一个人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他因为长期的物质贫穷而导致的精神上的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会像一个巨大的、永远填不满的黑洞,吞噬掉你所有的理智和未来,会让你对所有能带来短期快感的东西产生一种近乎生理性的、病态的渴求。
就比如在吃上,你会发现很多收入不高的人,反而特别热衷于吃那些高热量、高糖分的垃圾食品,热衷于暴饮暴食。因为食物,尤其是那些不健康的食物,是成本最低,也最容易获得的,能让你大脑分泌多巴胺的东西。他们不是在吃饭,而是在用食物来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而在性上更是如此,他们会沉迷于各种低级的、唾手可得的色情信息,沉迷于毫无感情的、短暂的肉体关系。因为一段健康的、需要付出和经营的情侣关系,对他来说太奢侈了,也太麻烦了。而简单的动物性的性欲满足,却能给他带来最直接、最廉价的快乐。
而最普遍的就是在消费上。为什么那些月薪3000的人用着最新款的手机,天天下午茶,活得比月薪3万的还精致?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一边在喊消费降级,一边又是全民负债?
因为对于一个内心匮乏的人来说,拥有是证明他存在的唯一方式。他的人生是建立在一个外部评价体系上的,他自己不相信自己有价值,所以他必须通过购买各种东西来向外界、也向自己证明“我还行”。
那辆他贷款买来的、根本养不起的车,不是交通工具,是他用来回村过年时跟发小炫耀的面子;那个他分期买来的名牌包,不是用来装东西的,是他用来发朋友圈、获得几个点赞来满足那点可怜虚荣心的道具。他们模仿的是富人的消费,却从来没学过富人的积累,他们把顺序搞反了。
而更可怕的是什么?整个商业社会都在为你这种病态的心理量身定做陷阱。花呗、借呗,各种消费贷、分期付款,他们不是在帮你,他们是在给你递绳子,让你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吊死在那棵叫“欲望”的歪脖子树上。他们用“精致穷”“生活要有仪式感”“对自己好一点”这些最动听的话,把你那点可怜的工资榨得干干净净。
你以为你在消费升级,但其实你只是在用你未来的自由去换取一个今天发朋友圈的点赞。他们把你驯化成了一头只会低头吃眼前草,而忘了抬头看路的驴。而你一旦背上了债务,你就被彻底地锁死在了这个社会的底层。你不敢辞职,不敢生病,不敢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你成了一个最听话,也最好管的螺丝钉。
那真正的富人,或者说那些正在摆脱贫穷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我告诉你,他们做的恰恰是所有让你不舒服的、反人性的事。
当你在追求及时满足的时候,他们在进行延迟满足。他们宁愿花200块钱去买一门能提升自己的课,忍受学习的枯燥,也不愿意花200块钱去吃一顿只能爽半小时的小龙虾。
当你在用消费来装点门面的时候,他们在进行资本积累。他们会把每一分钱都当成是能生钱的种子,他们会把钱投资在自己的大脑上,投资在自己的健康上,投资在那些真正能带来长期回报的事情上。
当你在关心面子的时候,他们在关心里子。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们只在乎自己手里的牌是不是又多了一张。
所以真正的积累一定是从能力的积累开始的。你必须先选对一个赛道,然后像一颗钉子一样狠狠的扎进去,把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磨练你的看家本领。当你把自己变成这个领域里一个很难被替代的人时,你的收入自然会拉上来。到那个时候,你才有资格去谈财富的积累。
所以一个人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他精神上的贫穷。因为物质上的穷,你还有可能翻身,而精神上的穷会让你心甘情愿地待在那个消费主义的陷阱里,还以为自己活得挺滋润。
记住,真正的富足不是你拥有多少东西,而是你不再需要用任何东西来证明你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