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王自如因为欠债被限高,出差只能坐绿皮火车的新闻,真的是一声叹息。现在的年轻朋友知道他,基本上都是因为跟董大姐的那次合作。其实王自如出名很早,是第一代的手机数码博主。
他还在上学的时候,大概是2010年左右,就已经是数码圈顶流的评测自媒体了。那时候人家才二十一二岁,人称“小刘翔”,精神干练,可不是现在这个发福的中年人。
后来他做了自己的品牌“ZEALER”,非常成功,一度是青年创业者的代表人物。他的事业拐点出现在2014年,就是那场著名的直播辩论,惨败后,最核心的数码评测业务一蹶不振,相关的其他业务,比如手机维修之类的,也就跟着不行了。
“ZEALER”在早期融资的时候,跟投资方是签了对赌协议的。后来业务不行了,没完成对赌目标,就触发了协议中的股权回购条款。他没钱回购,就变成了欠债人。
后来他去了董大姐那儿,采访里说自己从来不看工资条,我当时还以为这是在凡尔赛,现在才明白,他确实是没必要看工资条,得还债。
我跟王自如年纪差不多,经历了基本相同的时代:电商扩张、手机、移动互联网、短视频。看着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创业领袖,到中年负债,拿着原来收入几分之一的薪资去给人打工,还要在镜头面前给老板捧哏,甚至说出很多辣眼睛的话,到现在只能坐绿皮火车出差,镜头前已经是一个疲惫发福的中年人了。
他这15年的整个职场生涯,不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典型缩影吗?其实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人生的起伏其实大部分都是时代给的。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都有自己的周期:波峰的时候,光宗耀祖;波谷的时候,欠债限高。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是时代的尘埃,不是尘埃的时代。
来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除了极少数特别顶尖的,是不是都差不多的流程:从一个心怀梦想,认为一切皆有可能的愣头青,到暮气沉沉、大幅偏安,已经没有什么斗志的中年人。这跟我们所处的经济周期基本是吻合的,包括当年跟王自如辩论的老罗,那样一个天生的斗士、猛男,过了50岁也差不多缴械了。还完债之后,也不再执着要去改变世界,开始去做15年前大家认为他最应该做的事了。
王自如现在的公众形象虽然不太好,但人家一直没放弃,一直在往前走,想各种办法还债。单就这一点,作为同龄人的我们,就应该表达一些敬意。一个中年人没认输,就已经维护住了基本的体面。
我们也得加油啊!许三多20年前那句话,到今天为止还有用:不抛弃,不放弃。你现在创业的第一目标是什么?还钱。为什么接受这几台车?我想记录一下这个阶段的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