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CAPItello-291最新亚组数据揭示不同治疗线数疗效表现,PIK3CA/AKT1/PTEN基因改变乳腺癌患者个性化精准诊疗前景可期。
2025年10月17-21日,全球瞩目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盛大召开,多项重磅研究成果集中发布,再次点燃乳腺癌领域的学术热潮。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HR+/HER2-乳腺癌正加速迈向精准诊疗时代。其中,PI3K/AKT/mTOR(PAM)通路是最常见的异常激活信号通路之一,约见于40%-60%的HR+/HER2-乳腺癌患者,不仅与预后不良相关,还参与内分泌治疗及CDK4/6抑制剂耐药过程[1-5]。因此,靶向该通路的药物成为突破耐药的重要方向。其中,卡匹色替(Capivasertib)在Ⅲ期CAPItello-291研究中取得关键突破,研究成果多次亮相国际会议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 [6] 。基于该研究的积极结果,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正式批准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治疗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HR+/HER2-且伴有一种或多种
PIK3CA/AKT1/PTEN改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奠定其在 HR+/HER2-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地位。
在本届ESMO大会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公布了CAPItello-291研究的最新亚组分析结果(摘要号:526P),聚焦不同内分泌治疗线别下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的疗效表现[7]。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一线还是二线内分泌治疗阶段,该方案均展现出稳健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为通路驱动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循证支撑。值此契机,医学界肿瘤频道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婷教授,围绕CAPItello-291研究的最新亚组分析结果与靶向PAM通路的乳腺癌精准诊疗前景发表见解。
CAPItello-291研究回顾:里程碑式探索开辟HR+/HER2-乳腺癌二线治疗新格局
CAPItello-291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所有患者均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其中约40%的患者携带
PIK3CA/AKT1/PTEN基因改变,近 70%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更贴近当前临床实践。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全人群及
PIK3CA/AKT1/PTEN改变亚组的 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及安全性。
![]()
图1 CAPItello-291研究设计
关键结果显示:在PIK3CA/AKT1/PTEN改变人群中,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组的中位PFS达7.3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3.1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0%(HR=0.50,95%CI,0.38-0.65,P<0.001)。在中国队列中,研究于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上公布的结果同样令人鼓舞。相较于氟维司群单药治疗,卡匹色替联合方案可将携带
PIK3CA/AKT1/PTEN基因改变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59%(HR=0.41),疗效与全球数据一致 [8] 。
安全性方面,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的安全性特征与预期靶点抑制相关毒性一致,且通过剂量调整可有效管理。
总体而言,CAPItello-291研究开辟了卡匹色替在携带
PIK3CA/AKT1/PTEN基因改变的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新格局,为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及CDK4/6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精准治疗选择。
2025 ESMO更新亮点:亚组分层再证精准诊疗新方向
在本次ESMO大会上公布的摘要数据显示,CAPItello-291研究团队进一步在携带
PIK3CA/AKT1/PTEN基因改变的患者中进行了按内分泌治疗线数的亚组分析,以评估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在不同治疗阶段的疗效表现。结果显示,该联合方案在一线及二线内分泌治疗人群中均展现出一致且具有临床意义的 PFS改善。
在一线内分泌治疗亚组(n=32)——即在(新)辅助AI治疗期间或结束后12个月内出现了疾病进展的患者中,卡匹色替+氟维司群的中位PFS达14.3个月,明显优于安慰剂组的3.7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7%(HR=0.43,95%CI:0.17–1.01)。尽管样本量有限,但仍提示出该联合方案在一线阶段的疾病控制潜力。
在二线内分泌治疗亚组(n=185)中,卡匹色替+氟维司群同样显著延长中位PFS(7.2个月 vs 3.1个月,HR=0.56,95%CI:0.40-0.77)。
此外,在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的患者(n=155)中,卡匹色替联合方案的疗效依旧稳健,为患者带来显著的PFS获益(中位PFS 7.0个月 vs 2.6个月,HR=0.50,95%CI:0.35-0.71),提示卡匹色替可有效克服CDK4/6抑制剂耐药。
![]()
图2 基于内分泌治疗线数的PFS分析
综合来看,此次针对不同内分泌治疗线数预设亚组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处于内分泌治疗一线或二线阶段,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均展现出一致的PFS改善趋势,为临床医生在不同治疗阶段中精准应用该方案提供了直接循证依据。
专家点评:亚组数据解构全线获益,指引精准临床决策
PAM通路的异常激活:乳腺癌耐药的关键机制与治疗靶点
PAM通路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异常激活通路之一,PTEN功能缺失或PI3K、AKT1突变可持续激活下游信号,驱动细胞增殖、代谢和存活,这也是导致内分泌治疗和CDK4/6抑制剂耐药的重要机制。随着我们对PAM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深入认识,针对该通路进行阻断已成为近年来治疗探索的重要方向。
在这一信号网络中,AKT处于通路的中心节点,其活化依赖于三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和mTOR复合物2(mTORC2)的协同调控,可将上游致癌信号传递至下游多种效应蛋白,从而影响细胞增殖、代谢及耐药性等生物过程,这一核心位置使AKT能广泛响应PIK3CA突变、PTEN缺失、AKT1突变等多种异常改变。因此,抑制AKT能够实现对信号通路的更全面阻断,同时避免上游PI3K抑制引起的代谢毒性和下游mTOR抑制导致的负反馈激活[9]。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谱与西方人群存在差异,其中AKT1和PTEN基因改变频率显著高于欧美人群,可分别达7.7%和8.4%[10]。这些基因改变特征使得中国患者或能从PAM通路抑制策略中获得更显著的临床获益,也进一步强化了该通路作为治疗靶点的重要价值。
循证拓展:亚组分析再证稳健获益
在本届ESMO大会上公布的CAPItello-291研究亚组数据,聚焦于携带
PIK3CA/AKT1/PTEN基因改 变的患者群体,深入分析了这部分人群基于不同治疗线数的疗效结果,进一步细化了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方案在多线治疗阶段的临床价值 。
Post-CDK4/6抑制剂:破解耐药困局,重塑治疗格局
在155例既往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带来了显著的PFS获益(中位PFS 7.0个月 vs 2.6个月,HR=0.50),降低50%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在当前的诊疗实践中,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标准方案,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针对这类CDK4/6抑制剂耐药患者的后续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临床仍存在显著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CAPItello-291的最新结果无疑给予了临床更多的信心,卡匹色替联合策略有望部分逆转CDK4/6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的信号逃逸,并恢复肿瘤细胞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这不仅揭示了卡匹色替联合方案在“CDK4/6抑制剂经治”时代的精准治疗价值,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循证依据,有望重塑HR+/HER2-乳腺癌二线治疗格局。
二线内分泌治疗亚组:疗效稳健,精准检测价值凸显
在全部185例二线内分泌治疗患者中,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在不同既往治疗背景下均展现出一致且显著的疗效改善。无论患者是否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一旦携带PIK3CA、AKT1或PTEN等通路相关基因改变,均可从卡匹色替联合策略中获得持续且具有临床意义的PFS延长,中位PFS达到7.2个月(vs 3.1个月,HR=0.56)。这一结果不仅巩固了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在晚期HR+/HER2-乳腺癌二线治疗阶段的广泛适用性,也进一步凸显了精准识别
PIK3CA/AKT1/PTEN改 变人群对于优化治疗策略选择的重要意义。
一线内分泌治疗亚组:前瞻布局,指引前线新方向
在晚期一线治疗亚组中观察到的显著获益趋势(中位PFS:14.3个月 vs 3.7个月,HR=0.43),使卡匹色替的应用潜力进一步向前线拓展。对于在(新)辅助AI治疗期间或结束后12个月内出现了疾病进展的原发内分泌耐药患者,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展现出良好的疾病控制潜力。尽管样本量有限,这一令人鼓舞的信号仍为卡匹色替在早期耐药人群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积极信号和新的探索思路。
精准检测:助力个体化治疗决策升级
鉴于PAM通路异常激活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重要作用,PIK3CA、AKT1及PTEN基因检测已成为指导治疗决策的关键环节。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ESMO指南在系统治疗推荐更新中,首次将AKT1和PTEN变异与PIK3CA突变并列,纳入HR+/HER2-晚期乳腺癌的常规生物标志物检测(I,A推荐),明确强调了全面识别PAM通路异常对于精准治疗决策的核心价值[11]。
总结与展望:夯实循证基础,卡匹色替精准前行未来可期
CAPItello-291研究以坚实的循证证据,证实了卡匹色替在携带
PIK3CA/AKT1/PTEN改 变的 HR+/HER2 -晚期乳腺癌人群中的显著疗效,无论既往内分泌治疗线数或 CDK4/6抑制剂 治疗背景如何,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均展现出稳定且具有临床意义的生存获益。
鉴于PAM通路异常与内分泌治疗及CDK4/6抑制剂治疗密切相关,同时抑制AKT和CDK4/6通路有望通过恢复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基于此背景,Ⅲ期CAPItello-292研究应运而生,旨在评估卡匹色替联合CDK4/6抑制剂及内分泌治疗的三联方案能否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进一步延缓耐药、提升一线疗效[12]。
随着精准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化,对PAM通路相关突变的系统检测正逐渐成为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来,随着CAPItello系列研究的持续推进与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期待相关研究为伴有
PIK3CA/AKT1/PTEN基因改变的 HR + /HER2 - 乳腺癌 患者带来更加 个体化、精准化 的治疗选择。
专家简介
![]()
罗婷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副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 CSCO BC)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 CBCS)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防筛专委会秘书长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 YBCSG)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乳腺肿瘤专委会主委
四川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四川省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分会副会长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乳腺疾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常委、青委主委
四川省肿瘤学会乳腺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第三届 “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乳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
参考文献:
[1]Browne IM, et al. Optimal targeting of PI3K-AKT and mTOR in advanced o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ncer. Lancet Oncol. 2024 Apr;25(4):e139-e151.
[2]Sobhani N, 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PI3K mutational status in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J Cell Biochem. 2018 Jun;119(6):4287-4292.
[3]Rudolph M, et al. AKT1 (E17K) mutation profiling in breast cancer: prevalence, concurrent oncogenic alterations, and blood-based detection. BMC Cancer. 2016 Aug 11;16:622.
[4]Li S, et al. Loss of PTEN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associ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ncotarget. 2017 May 9;8(19):32043-32054.
[5]Miller TW, et al.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antiestrogen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011 Nov 20;29(33):4452-61.
[6]Turner NC, et al; CAPItello-291 Study Group. Capivasertib in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3 Jun 1;388(22):2058-2070.
[7]Rugo HS, et al. Capivasertib plus fulvestrant as first and second-line endocrine-based therapy in PIK3CA/AKT1/PTEN-altered HR+/HER2- advanced breast cancer: Subgroup analysis from CAPItello-291.2025 ESMO. 526P.
[8]Hu XC, et al. Capivasertib + fulvestrant for patients with aromatase inhibitor resistant HR positive/HER2 nega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Phase 3 CAPItello 291 trial Chinese cohort. Annals of Oncology (2023) 34 (suppl_4): S1485-S1493.
[9]Zhu K, et al. PI3K/AKT/mTOR-Targeted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Cells. 2022 Aug 12;11(16):2508.
[10]Jiang YZ, et al. Integrated multiomic profiling of breast cancer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reveals patient stratification and therapeutic vulnerabilities. Nat Cancer. 2024 Apr;5(4):673-690.
[11]Trapani D, et al. Update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systemic treatment: from the ESMO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Living Guideline. Ann Oncol. 2025 Aug 12.
[12]Rugo HS, et al. CAPItello-292 Phase 3: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study of capivasertib, fulvestrant, and investigator’s choice of CDK4/6 inhibitor (palbociclib or ribociclib) in HR positive/HER2-nega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SABCS 2023. PO2-19-10.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