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关于印尼将大规模采购中国武器装备的消息开始在业内流传。到10月25日,这一计划正式公开。
![]()
印尼海军高层透露,中方提出的方案覆盖了从设计、建造到运维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这种类似乐高积木的模块化集成方案,能够根据印尼1.7万个岛屿、4.8万公里海岸线的复杂地理特点,灵活组合形成定制化防御体系。对 archipelago国家而言,传统防御手段难以覆盖如此分散的海域,而中国的方案正好解决了这一根本痛点。
印尼此次采购的装备构成了多层次防御体系。内层防御由10艘022型隐身导弹快艇组成,这些排水量220吨的小型舰艇最高航速可达50节,能搭载8枚鹰击-83反舰导弹。中层作战力量包括7艘升级后的护卫舰,主要是053H3型与054型的混合编队。值得注意的是,054型护卫舰配备了垂直发射系统,为印尼海军首次提供稳定的区域防空能力。单舰作战效能约为现役主力舰的六倍,而采购成本仅为欧美同类舰艇的三分之一。外层威慑则由3艘039型AIP潜艇和42架歼-10B战机共同构建。这些潜艇具备20天水下续航能力,配合射程近300公里的CM-302超音速反舰导弹,可对马六甲海峡等关键海上通道形成有效控制。
促成这一历史性交易的转折点,是2025年5月的印巴空战。那场战斗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机和霹雳-15导弹,在8分钟内击落8架印度战机,创下8:0的战绩。尤为关键的是,被击落的包括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这种单价高达2.8亿美元的战机在实战中表现令人失望。这一结果直接动摇了印尼对西方装备的信心。
印尼副防长道凡托明确表示,歼-10在印巴冲突中的表现,是印尼认真考虑该机型的重要原因。这种战场验证的效果,让中国装备从“性价比之选”升级为“战略级选项”。考虑到印尼2025年国防预算仅为149亿美元,2026年还将下调至113亿美元,中国装备的成本优势显得更具吸引力。
协议规定,中国将转让潜艇建造工艺、导弹制导系统生产线技术,允许印尼本地企业参与60%以上舰艇零部件生产。中方还承诺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保障,在印尼设立备件中心和派驻技术团队。针对歼-10B战机,中国将在印尼建立专用维护基地和飞行员训练设施,计划培训多达2000名本土工程技术人员。
根据协议,印尼可以用棕榈油、镍矿等战略资源抵付三成货款。
过去,中国武器出口以单个装备为主,而现在开始向“整体方案输出”迈进。正如业内人士形容,这不是简单地卖手机,而是连同操作系统、云服务和售后保障一起打包。印尼军队长期以来装备混杂,既有美制F-16、俄制苏-30,还有法国的“阵风”和韩国的FA-50。这种“万国牌”装备导致后勤维护成本高昂、作战效率低下。
这笔交易之所以被称为“第二个巴铁”,不仅因为其规模可能超过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军贸总额,更因为它所体现的战略互信。正如巴基斯坦在历史上多次站在中国一边,印尼此次的大规模采购也预示着两国关系将进入全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