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肇庆大地,活力涌动。“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响彻岭南,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一群群回村创业的年轻人就是其中的执笔者——他们回到熟悉的乡土,在田垄阡陌间书画全新的青春答卷。
从本期起,我们将循着这些年轻人的足迹,走进肇庆的村村镇镇,记录他们如何用知识、技术和新思维,为古老的土地注入青春活力。在这里,乡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而是梦想的新起点。“百千万工程”已经擘画蓝图,让我们一起见证村里多了年轻人,共同见证青春笔墨为发展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时至十月,西江之畔的午阳依然火辣。肇庆市高要区高供乐丰南药贸易有限公司的晒场里,肉桂、佛手等南药植物在烈日炙烤下散发着特有的香气。
伍肇杰正仔细查看着抽检回来的一棵棵沉香,他用手指着树干上人工打孔后愈合的“伤疤”,自信地说:“看,这里已经开始结香了。6年过去,现在终于心里有底。”不远处,他的哥哥伍肇斌正在电商仓库里,与工人们一起将一箱箱打包好的佛手切片装上物流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这里是伍家兄弟的南药电商“指挥部”。键盘声、讲解声音,与肉桂、佛手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浓郁而朴实。伍家兄弟用15年的时间,让高要乐城的南药香飘向了全国。
走出去的年轻人,回来了
“阿公和阿爸都是做南药生意的,从小我们就要帮忙搬运和打包佛手、肉桂等,南药的味道仿佛已渗入我们的血液中。”伍肇杰回忆起童年时光,眼神里透着温暖。
他记得,小时候本地加工户常把肉桂拉到学校篮球场晾晒。放学后,孩子们会去捡地上碎的桂皮,攒到一斤能卖两三块钱,然后兴高采烈地去买零食。
这种与南药的情感纽带,早在少年时期就已悄然结下。
2006年,伍肇杰前往广州读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网络。实习期间,他做了一个汽车团购网站,效果不错。
城市的繁华没有羁绊住他回乡的脚步。2010年春节回家,看到家里堆积如山的优质药材,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拿起手机拍下佛手、巴戟、桂皮的照片,上传到网络,留下联系方式。
“做了第一次尝试,开年后就有人打电话来要货。”伍肇杰说,就是这通电话,坚定了他回家创业的信心。
2011年,伍肇斌也回到了乐城。当时村里人不理解:“出去读了那么多书,那么年轻回来干这个,觉得没什么前途。”
但兄弟俩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我很清楚做这个事情是有发展的。”伍肇杰语气坚定。
电商第一单与“创业根据地”
当被问及创业历程中最艰难的时刻,伍肇斌坦言:“一路走来,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挑战。我们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最初,他们连固定的烘晒场地都没有,加工好的药材常因天气原因受损,损失不小;后来,他们咬紧牙关投入八万多元,建起两座冷库和一间烘干房,却又面临产能跟不上的困境;再后来,场地扩大了,资金流转的压力又接踵而至。

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反正就是想办法。”站在乐城圩镇旧街8号——兄弟俩创业路上的第一个“根据地”——一家毫不起眼的二层民房,伍肇斌感慨地说道。
2011年,他们迎来了电商之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那年3月,他们刚成为阿里巴巴会员不久,就接到了江西一家知名药厂的订单——一吨巴戟天和佛手,价值八万多元。
“当时市场价每公斤大约68到70元,他们却给出了85元的高价。”伍肇杰记忆犹新,“这第一笔大订单,让我们信心大增,真正感受到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随后,他们开始“撒网式”宣传,在所能注册的所有电商平台发布产品信息。
订单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兄弟俩的南药生意,逐步迈上了正轨。
等“香”来的6年
2019年,公司的发展遭遇瓶颈,两兄弟开始寻找新的品种和品类。
通过茂名电白的亲戚,他们了解到奇楠沉香的价值,决定做乐城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时心里也没底。”伍肇斌站在沉香种植基地里,抚摸着一棵树的纹路,“大家都知道沉香价值高,但能不能结香是个问题。”
他们投入几十万元,买了8000棵种苗,每棵价格48元。
种植三年半到四年后,树干长到碗口大小,他们请来专业师傅打孔——这是促使沉香结香的关键步骤。
站在2025年的今天,伍肇斌心里有底了。“他们(收购商)来看过,每棵估价从300到1000元不等。”
如今,在他们的带动下,乐城镇的农户已经种下了近1000亩沉香,单是去年春天“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植树活动时,每个村就种了几千棵。
打通产业路,带富一方人
在伍肇杰看来,这几年感受最深刻的变化之一是乐城镇打通了200公里桂山路。

“桂皮和桂枝运下来更加便捷,节省了人力成本。”他说,“产品更有竞争力了。”
更重要的是,这条路让山上的桂枝从“废料”变成了宝贝。
“以前没有桂山路,很多桂枝烂在山上。现在村民可以开车上去拉下来卖给我们。”伍肇杰说。
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顺路上山扎一捆桂枝带回来,也能换点零花钱,“不用向子女要钱”。
回乡15年间,政府组织的学习交流为两兄弟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他们多次参加由政府组织的培训班,甚至走进清华大学课堂,学习电商运营、品牌建设和现代农业管理。
“在那里,我们第一次系统了解到农产品品牌化运营的思路。”伍肇斌感慨道,“那些看似遥远的知识,其实与我们每天打交道的南药息息相关。”
2021年,兄弟俩开始尝试佛手直播带货,开辟了新赛道。

“当时整个抖音卖佛手观赏果的不超过十家。”伍肇杰说,他们收购价提高到6-8元一斤,农户们从中看到了商机。
“每亩挑出500-1000斤做观赏果,就能保本了。剩下的不管卖什么价都是赚的。”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如今,佛手观赏果的电商已从不到十家发展到几百家,但乐城的农户早已抢占先机。
键盘敲响的未来
兄弟俩的性格迥异,却始终默契如一。伍肇杰这样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性格都比较随和,凡事有商有量。”哥哥伍肇斌十年如一日负责电商后台与客服,即便下班后也随时回应客户咨询;弟弟伍肇杰则主外,负责采购、销售与业务对接。谈起这些年的变化,弟弟笑说哥哥“还是那么专注”,哥哥则欣慰于弟弟“越来越独立”。
这种默契,也贯穿于他们对事业的共同谋划。公司近年来成绩显著——2020年种苗销售额突破300万元,2019年全年销售额达600万元,而到2024年,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元。然而在数字之外,兄弟俩更关注的是如何拓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深加工需要大投入,但我们已计划抽出部分资金用于研发,延伸产业链条。”伍肇斌说道。他们已成功开发出桂丝、烟桂等精加工产品,附加值比原材料提高5至10倍。“以前晒干的桂皮每斤只能多赚两毛,现在差价能达到一到两块。”
如今的生产基地与仓储中心坐落于思可村,他们与村集体签订了30年的租约。伍肇杰打趣说:“租期到时我也差不多该退休了。当初就想好了,不管挣不挣钱,到期就按约定归还土地。”这种恪守契约、不忘根本的态度,仿佛成为他们与家乡关系的缩影——尽己所能奋斗,最终一切回归土地。
“创业不必去远方,家乡一样铸辉煌”这句被写在办公室显眼处的口号,是兄弟俩安身立命的根本。夜幕降临,兄弟俩又各自回到岗位,键盘声清脆响起——这声音与十五年前创业时并无二致,却在岁月沉淀中,敲出了全新的未来。
来源:肇庆+AP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