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爱的时候那么死去活来,不爱的时候那么你死我活……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大多如此。
所以,有很多人跟我诉说着各种悔不当初,我也象征性地安慰:如果真的有回头路,就尽早回头;如果你已经无力改变一切,那就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很多人会表示自己不甘心!可是,你不甘心又能如何呢?比你更不甘心的人多得去了,他们又能如何呢?一饮一啄,皆为前定!当爱变成不爱,一切都难以言说。
![]()
今天要聊的人是曹操这一辈子最大的白月光与朱砂痣,没有他,曹操就是阿瞒,成不了后面的魏武帝,这个人就是荀彧。也就是后面被曹操送个空的食盒给逼死的第一功臣。
荀彧这个人,是整个汉末唯一一个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读懂荀彧这个人,就基本上能把握整个汉末历史的整体脉络了。
荀彧出自颍川荀氏。
颍三国时期的颍川郡,大致对应于现在的河南省中部地区。具体来说,颍川郡的范围包括以下现代的几个城市和地区: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区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县以北。
![]()
如上图所示,颍川是紧挨着东汉京畿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达,是当时妥妥的一线城市。它和它南部的南阳郡和汝南郡号称天下三大人才产出基地。
颍川当时有小士族众多,大士族好多个,最大的世家大族有四家,分别是:荀家、韩家、钟家和陈家。
颍川四大家族出了什么牛人呢?咱随便就可以给大家说几个在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大咖出来。荀家有荀彧、荀攸包括袁绍的主要谋士荀谌;韩家其实就是原冀州牧韩馥背后的家族;钟家有现在依然史书留名的大书法家钟繇,也是三公级别的政治大咖,他那个聪明的小儿子钟会差一点就接替刘备家成为了四川王;陈家则有曹丕称帝之前都不得不接受他“九品中正制”提议的陈群,名为接受建议,实为妥协。
关键是颍川这块神奇的土地,还不是被四大家族给垄断了文化市场。人家各大小家族也是人才辈出,比如大家都喜欢热捧的郭嘉,他也是颍川人;还有臭名昭著的司马家其实也是祖上当了颍川太守才进入了东汉文化圈的。辛毗、辛评、郭图等等其实都是颍川人。
![]()
当然,颍川最牛的家族还是荀彧他们家,他们号称是荀子的后代,这个咱们就不较真了。但他们家的底蕴确实非常深厚,早在东汉中期,他们家就是文坛领袖地位了。
比如荀彧的爷爷荀淑名震天下,被当时的士族尊称为“荀神君”,你们听听,一个人要牛到啥程度才会被人称为“神君”?
又比如荀淑生有八子,被称为“荀氏八龙”,人中龙凤,普通家庭出一个就不得了了,他们家批量生产,一搞就是八个,就问你们服不服?就好比老易的高中几十年难得出一个清华北大的,但是步入社会后却经常发现有些学校一个班级就能出好几个清华北大的,我不服也不行呀!
![]()
这里要跟大家多说一点,当年某当红女星大放厥词,说“我不需要嫁入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说实话,差点没把我肚子里的隔夜饭都都出来了。赚了几个子?飘成这样了!什么是豪门?真正的豪门是自己家代代出人才,能够一直稳定地在上层社会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家族!一个供人玩乐的戏子敢说自己就是豪门,岂不贻笑大方。
我不知道大家平时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什么,但我在孩子能够听懂人话的时候,就跟他说了,在保证自己不被饿死的前提下,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不是你有钱了、当官了,你就会受到社会尊重,而是你们家书香弥漫、人才辈出,别人不服你都不行。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思想是非常浮躁和浅薄的,眼里除了酒色财气那点玩意,就没有别的了。很多人甚至说什么“读书无用”,简直了,tu包子、暴发户会受人尊重吗?
![]()
荀家到荀彧这一辈的时候,依然很生猛,老牌豪门,产品质量非常有保障。比如南阳名士何颙,就是说曹操“清平奸贼乱世英雄”那位,见到荀彧时就惊呼:这是王佐之才呀!如今谁要见我儿子就惊呼,这是当总理的料子,我高低要去南岳衡山的大庙烧几根香!
也别说什么何颙这是拍荀家的马屁哈,一方面是何颙不是这样的人,人家是士族集团的知名评委,干不出这事来;另一方面荀家确实是没让人失望过,有实证的。比如荀彧那个比他年龄还大5岁的叔叔荀攸就是后面手下的第一谋士,比如荀彧的族弟荀谌也是袁绍帐下的首席谋士。
![]()
士族党锢被解禁之后,荀彧作为士族杰出青年被迅速举孝廉入仕了。但是没过几年,董卓乱政就开始了。荀彧果断辞官归乡,咱作为一个优秀文化人坚决不给黑社会大哥打工。
荀彧回到颍川之后,时任冀州牧立马派人去接荀彧去河北。啥意思呢?乱世即将开启,要保护好文人代表呗!别人不知道你荀彧有多牛,但同为颍川四大家族中出来的韩馥难道不知道荀彧和他背后的荀家有大影响力吗?
![]()
荀彧没有矫情,因为他也看出了乱世迹象了,但临走之前,还是主动点破了一些尚且稀里糊涂的父老乡亲,说天下马上不太平了,颍川又是四战之地,将来会沦为重灾区的,大家如果有条件,该搬家就赶紧搬家吧。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所以没怎么搭理荀彧,最后只有荀彧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后来牛辅派李催等西凉恶魔将颍川祸祸成了修罗场,颍川郡被杀的“所过无复遗类”,唯有荀家因为荀彧的眼光得到了保全。
![]()
荀彧到了冀州之后,冀州之主就变成袁绍了。荀彧一下就变得相当尴尬了,原来的冀州牧是自己的老乡韩馥,而且韩馥对自己的照顾之情是有目共睹的,自己该怎么去选择对袁绍的态度呢?更为甚者,帮助袁绍吓唬韩馥的头号战将就是自己的同族弟弟荀谌,颍川老乡辛评、郭图等圈内小伙伴也纷纷跟袁绍签约入职,荀彧多少有点里外不是人的感觉。这都是一些什么事呢?自己的老弟和一帮颍川老乡把另一个对自己整个家族有恩有情的颍川老乡给忽悠了。
随后就发生了非常耐人寻味的一幕,荀彧他离开冀州去东郡找曹操了。史书上给荀彧这一选择的合理解释是“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意思是荀彧有先见之明,别看袁绍现在风生水起,最后注定会成为最大的背景帝。但事实上真的有这么邪乎吗?
![]()
咱们摆事实、讲道理哈!当时的袁绍名满天下、意气风发,是当仁不让的士族领袖,你荀彧从哪一点看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呢?当时的曹操还在竭尽全力地在东郡给袁绍打辅助,你荀彧又从哪一点看出曹操才是未来的北方霸主呢?你荀彧是厉害,但也不能未卜先知,提前开挂打开上帝视角吧?
咱一直很尊重咱们的荀彧荀令公,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这事是后世文人给荀彧立了一个大大牌坊。荀彧之所以离开袁绍,其实主要是下面几个原因:
![]()
第一,当时是界桥之战的前夕,在普遍看衰袁绍的大形势下,荀彧想到了以后,袁绍这个士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大概率会被东北战狼公孙瓒打死,而公孙瓒很黄很暴力,跟董卓、孙坚是一类人,他要是赢了,大概率是不会给士族集团好脸子看的。所以,荀彧想提前跳出冀州的这个圈子了。
第二,即便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了,挺过来了,那也没啥问题。颍川荀家在袁绍这里的根基依然牢不可破,荀彧的族弟荀谌是袁绍的首功之臣、心腹元老,荀彧的侄儿荀攸也在为袁绍效力,荀家稳赚不赔。
第三,荀彧这个人跟诸葛亮一样,他是有远大抱负的,是不愿意过将就的人生的。当时袁绍麾下已经谋士如云了,袁绍能贤彧,而不能尽彧。荀彧的弟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进了袁绍的核心圈子了,再加上袁绍集团还有南阳、河北等一大堆的士族高门在幕僚班子中。袁绍不得综合考虑一下,怎么能把你荀彧当成唯一的真爱呢?同志们会有意见的!
![]()
第四,荀彧在个人情感上是过不了韩馥那一关的,人家韩馥这么在乎你,结果韩馥被袁绍给挤走了,你随即跟袁绍卿卿我我,这种事永远是好说不好听的哈。
第五,袁绍之前和韩馥阴谋另立刘虞为帝,给了荀彧嫌弃袁绍的政治理由。我是要当大汉忠臣的,是要走文艺路线的,结果你袁绍变成了一个三级片导演,你让一向清纯的我拿什么去爱你呢?
第六,曹操前半生的瞎打猛撞歪打正着地进入了收获期,他是个爱国热血青年,敢跟宦官集团叫板;他是真的热血男儿,群雄讨董的时候就他一个人敢于亮剑;他能力强干,在东郡击溃黑山诸贼……尤为关键的是,他身边只有一群宗族武夫,并无士族干部,去了就是顶梁柱!
![]()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人性。荀彧舍袁绍而投曹操,背后其实没那么纯洁!
所以说,各人有各命!袁绍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曹操那种好命。他要是能留住荀彧,甚至把荀彧给杀了或者拘禁了,或者这个时代压根就没有荀彧这么一号人物,他的阿瞒弟弟就百分百翻不了天了。
![]()
191年底,29岁的荀彧离袁绍投奔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兴奋得跟个单身几十年的男人突然得到女神的垂青一样,舔狗姿态立马到位,说荀彧是“吾之子房”。子房是谋圣张良的字,没有张良,就凭刘邦那点小聪明,估计会从头错到尾。搁曹操这也是一个意思,没有荀彧,曹操就会是一个顶配版的没有得到诸葛亮以前的刘备。
别疑惑我为什么把荀彧捧得这么高?因为他配!整个汉末,真正的“王佐之才”其实就他和诸葛亮,其他人都差点意思。荀彧和诸葛亮,其实都是汉初萧何和张良的结合体,除领军作战外(诸葛亮在这方面其实也是顶级水平),其余是360°无能力短板。
![]()
先笼统地介绍一下,荀彧对曹魏集团来讲有以下三个意义:一,在曹操未来所有的人生转折中给出了最正确的建议;二承担了繁重的治郡乃至后来的治国任务,也就是行政、财务、后勤等一肩挑了;三,荀彧其实还是曹魏集团的第一人力资源经理,没有荀彧这块金字招牌,很多士族大咖都不会给曹操效力的。咱们后面讲到司马懿那一家子时,大家就会知道司马懿其实是走荀彧的路线上位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荀彧是自带成熟操作系统和技术团队的那个男人,曹老板你把公司的半壁江山交给我就完了,保证不让你多操半点心。
![]()
又要聊到曹操这个有大运的男人了。其实大家仔细去对比一下,曹操最后成为汉末最高成就奖的获得者,真的是因为他在个人能力上比袁绍优秀很多吗?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的队伍结构从一开始就比其他人纯净,谯县家族集团成为了他的武力支撑,颍川士族集团成为了曹魏腾飞的治国担当。这种干净的团队结构,使得曹操集团没有袁绍、孙权、刘备他们那样的各种内部党争。
所以,我们搞企业的朋友一定要记住,大而粗的企业有它的难处,小而精的企业也有它的好处,并不是企业规模越搞越大就越好。企业规模上去了,员工多了,派系就多了,人心就复杂了,内卷就严重了,矛盾就尖锐了……最后,大家互相使绊子,把企业搞垮之后,大家一拍两散。
但是曹操你也不要高兴太早,有些事情是躲不过去的,你袁大哥生前经历和承受的一切,你去世后,你的子孙也得挨个尝一遍哈。你躲得过历史必然规律吗?
![]()
荀彧投身曹操麾下之后,曹操开始正式起飞了,跟被开光了似的。为啥呢?荀攸(第一谋主)、郭嘉(关东首席心理咨询师)、钟繇(关中总督兼和平大使),枣祗(曹魏袁隆平,屯田制的首倡者)、赵俨(金牌政委督军)等等颍川大才都因荀彧而到曹操这里集合了。
最后,咱们要借这件事跟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地域文化问题。
很多朋友跟我说,刘邦发迹于沛县,所以沛县出人才;刘秀老家在南阳,所以南阳是东汉的天下第一郡;曹操出生在谯郡,所以谯郡多名将……这是为什么呢?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事情,英雄带领家乡人发财致富,家乡人支持英雄做大做强嘛。
![]()
但事情的核心和本质真的是这个吗?比如刘邦,萧何、反馈、曹参、夏侯渊、灌婴这帮丰沛兄弟确实给力,但张良、韩信、彭越、英布这些人总不是出自丰沛吧?比如刘秀,他的功臣集团确实是南阳老乡邓禹领先,但是大家去看看“云台二十八将”,河北籍比南阳人少吗?所以,有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大家所理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么简单。
打个比方,袁绍入主冀州后,难道他不想全用汝南、南阳、颍川的家乡人或者附近人吗?可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冀州是你袁绍的客场呀,当地地头蛇的利益你要不要照顾呢?而且人家河北的人才质量与数量也并不见得就比颍川、南阳、汝南差多少,沮授、田丰这帮河北本土派难道就很差劲吗?
![]()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后面袁绍集团中,河北派、颍川派和南阳派(注意哈,没有汝南派哈)差点没把狗脑子打出来,同一个事情,你建议我就反对,你反对我就赞成,反正交给袁绍的是一大堆矛盾,袁绍还怎么选都是错,你认为河南派说得对,河北人就骂你忘恩负义,心里只有家乡人;你要是支持河北派,颍川派和南阳派的人就骂你数典忘祖,胳膊肘子往外拐……反正就是没法弄,袁绍全凭个人威望和个人魅力在撑着。
荀彧呀荀彧,你可能不知道你这么一个选择悄然之间就扇动了蝴蝶的翅膀吧!如果你早知道曹操其实比袁绍好不到哪里去,你会怎么选呢?相爱总是那么简单,相别却总让人伤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