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高血压的人家里都备有血压计,拿出来经常测一测,看到数字在正常范围内就安心了。但这里要说一个被不少人忽略的真相:偶尔测一次血压,就像看天气只看了中午的太阳,无法预知夜间的暴雨,不能准确评判血压控制的优劣,尤其是想预测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随便测测血压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
我们的血压在一天中是不断波动的,可以绘制成一条有规律的昼高夜低的变化曲线,在夜间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血压低谷,这有利于让心脏和血管在夜间得到更加充分休息;如果夜间血压不降反升,或者下降幅度不够,没有形成足够深的低谷,即使白天的血压看起来正常,实际上属于隐匿性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损害甚至会更大!
研究表明:不同时段的平均血压升高,对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
- 白天平均血压较控制目标每升高10 mmHg,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将增加 12%。
- 夜间平均血压较控制目标每升高10 mmHg,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将增加 21%。
- 24小时平均血压较控制目标每升高10 mmHg,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增加 19%。
看明白了吗?夜间血压超标的危害性是最大的! 它就像一个在你睡觉时依然在悄悄搞破坏的“隐形杀手”,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关系最为密切。这就提醒有高血压的人,日常检测血压是需要的,但只代表一个点的血压情况,相对于白天、夜间、全天的平均血压,对评判高血压防治效果提供的信息太单一,不能做更全面的评估,只可作为日常简单的监测。
![]()
那么,有高血压的人如何知道自己上述3个平均血压是多少呢?
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只需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通过随身佩戴一台可移动的血压计,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白天和夜间每半小时自动测量记录你的血压,并计算出这3个平均血压,平均血压控制良好的目标是:
- 白天平均血压< 135/85 mmHg
- 夜间平均血压< 120/70 mmHg
- 24小时平均血压< 130/80 mmHg
![]()
要知道这3个数值,是医生制定精准高血压治疗方案、评估未来心脑血管病风险最有价值的依据。所以有高血压的人应当定期比如每半年,至少每年都应当做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管理好血压,是守护好心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你明白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人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