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在还债,他在遛弯。别人在重组,他在看展。别人焦头烂额,他笑容满面。潘石屹,这个曾被骂“跑路”的地产商,如今活得最轻松。
![]()
你恨他“精明”,可你不得不承认:他看得最准。
从甘肃黄土高原走出来,靠石油系统起步,赶上改革开放的风口,潘石屹一路摸爬滚打,成了北京CBD的“地标制造者”。
银河SOHO、望京SOHO,这些充满设计感的建筑,不只是办公楼,更是他的“作品”。他不只想盖楼,还想改变城市的气质。
![]()
可就在房地产最疯狂的年代,他却开始“反向操作”,卖卖卖。
2014年起,他接连抛售SOHO中国的核心资产,上海、北京的黄金写字楼,一个接一个出手。当时多少人骂他“不看好中国”“要跑路”,可他不管,继续卖。价格卖在最高点,钱拿得干干净净。
现在回头看,这哪是“跑路”?这是“精准撤离”。
当别人还在用杠杆疯狂拿地,他已看透:这行,玩不下去了。地价高到离谱,政策越收越紧,城市不再需要更多高楼,普通人买不起房……暴利时代结束了,剩下的,只有风险。
![]()
他不是第一个做房地产的,却是第一个主动按下暂停键的。这需要的不是胆量,而是清醒。
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不会赚,而是不会停。赚惯了,就以为永远能赚;
膨胀了,就以为自己能对抗周期。
可经济有起有落,行业有生有死,再大的船,撞上冰山也得沉。潘石屹的高明,就在于他在船还没破时,就穿好了救生衣。
他没欠一屁股债,没拖垮供应商,没烂尾一个项目。他把资产合法卖掉,把钱拿走,体面退场。这不叫“不负责任”,这叫“专业收尾”。
![]()
在商言商,企业家的第一责任,是判断风险、保护资本,而不是陪着行业一起殉葬。
有人说他“没情怀”,可情怀能当饭吃吗?他建的楼还在,交的税还在,员工的工资也发了。他没偷没抢,没骗购房者,没让银行坏账。凭什么要求他必须“共患难”?
![]()
更讽刺的是,当年骂他“跑路”的人,现在看着那些深陷债务、四处求救的地产巨头,反而开始怀念潘石屹的“先见之明”。
他不是跑了,是提前毕业了。
如今,他在国外生活,参加艺术展、做慈善、晒太阳。有人酸他“享受资本主义”,可别忘了:那是他用自己赚的钱换来的自由。
他没靠关系,没吃国家饭,从底层拼到顶层,最后选择去过另一种生活,这不正是很多人梦想的“成功”吗?
我们总喜欢歌颂“坚守”,却很少尊重“退出”。好像企业家就必须战死沙场,不能全身而退。可真正的智慧,不是死扛,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手。
![]()
潘石屹赢在哪?
不在他赚了多少钱,而在他不贪。他知道钱不能一直赚,楼不能一直盖,风口不会永远吹。所以他赶在风暴前,把伞收了。
这不是冷血,是理性。不是逃避,是战略。
这个时代,能笑着退场的人太少。大多数人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被欲望吞噬。潘石屹不一样,他看清了周期,也掌控了人生。
![]()
别人看他“躺平”,其实他早就赢在了终点线前。他没赢在起点,也没赢在过程,而是赢在懂得何时按下停止键。
所以,别再骂他“跑路”了。
他不是逃兵,是唯一一个看清游戏规则后,主动走出牌局的人。剩下的,还在牌桌上的人,才是真正的风险承担者。
经济周期从不讲情面,但潘石屹,早就给自己买了保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